德信中国“水分”销量大幅下滑,融资遇阻偿债压力大

白丁财说 2021-12-10 23:47


浙系房企德信中国三年跨入“千亿阵营”的目标,肯定是达成无望了。

数据显示,1-11月,德信中国全口径销售额681.1亿元,即便是距离其年初制定的800亿元的销售目标,还差了近120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德信中国为了追求规模增长,频频拉入项目合作方联合开发,使得其权益占比很低。据悉,今年前11个月,其权益销售额占比仅44.89%,排名倒数。

也就是说,德信中国仅六成的销售额,都是硬凑上来的。

这样的后果就是,极大了削弱了德信中国的盈利能力。

而销售不佳且权益占比低、盈利能力不足,势必将影响德信中国的偿债能力。

如此看来,德信中国压力不小。




销量、业绩均下滑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德信中国全口径销售额681.1亿元。

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德信中国还称可售货值接近1300亿元,“有信心完成今年800亿元的销售目标”。

如今,2021年仅剩一个月时间,德信中国要想完成仅120亿元的销售额,显然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自下半年以来,德信中国的月销售额持续在低位波动,即便是在销售表现最佳的11月,也只有5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96%。

事实上,早在2019年2月德信中国港交所上市之际,获得融资的德信中国喊出豪言,要用三年时间跨入“千亿阵营”,随后更是开启了激进的扩张之旅。

然而,三年之约即将到期,不只是德信中国的千亿目标达成无望,连今年的800亿元这个“小目标”也够呛了。

销量不行,德信中国在业绩方面的表现也差强人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信中国实现营收130.7亿元,同比增长68.51%;净利润13.78亿元,仅同比微增2.64%,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上半年德信中国的各项利润指标均出现了下滑,其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下滑18.28%、39.0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更是同比下滑23.39%。

而德信中国的盈利能力下降,或是为此前高溢价拿地“买单”。

权益销售占比低,利润分配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1月,德信中国的权益销售额为305.8亿元,权益销售占比仅为44.89%。

也就是说,即便是680亿元的销售额,其中375亿元根本不属于德信中国。

近年来,房企为了扩大规模,都热衷于拉合作方入伙。结果,销售数据是上去了,但是水分也足了。

而销售权益占比,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德信中国的土地储备中权益占比偏低。

2021年上半年,德信中国加大了合作拿地力度,获得27宗地块。拿地不少,钱也花了不少,其权益土储并不多,占比低至31.03%。

据德信中国半年报数据显示,其获得的温州市平阳昆阳镇AB地块,权益占比为37.1%,南京市溧水城南地块权益占比29%,佛山市的南海区大沥镇地块权益占比27.4%,广州的黄埔知识城E2地块权益占比25%,杭州的北干西项目权益占比为20%、十字天幕西地块权益占比20%。

这就跟上文提到的高溢价拿地联系起来了,为了高速扩张,德信中国拉来合作方一起拿地,反正自己只占“小头”,就算是拿地贵了也没关系。

不过,权益占比低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一个是今后几年,德信中国的权益销售额肯定会继续下滑。另外,其利润分配势必也会很少。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德信中国的控股股东权益只有59.60亿元,占所有者权益比例仅30%左右,而少数股东权益却高达140.9亿元,占比70%。

在利润分配方面,少数股东损益为7.482亿元,虽然占比只有54%,与少数股东权益占比还有16%的差距,但是也比归母净利润多了1亿多。

辛辛苦苦干了半年,大部分利润,都装到少数股东腰包了。



短债规模大,偿债压力不小


销量下滑以及权益占比低,势必会影响到德信中国的销售回款;而利润指标的下滑以及利润分配的影响,又弱化到德信中国的盈利能力。

正因为此,德信中国的债务压力肯定不小。

半年报显示,今年以来德信中国负债率上升明显,其负债总额达938.7亿元,同比增长42.22%;流动负债740.8亿元,同比增长43.85%;非流动负债合计197.9亿元,同比增长36.45%。

其中,德信中国的短期借款猛增116.74%,达129.9亿元。而在现金流方面,虽然其账上无限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6.3亿元,可以覆盖短债,但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现金处于合资项目公司层面,会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

标普在11月就曾下调德信中国的评级,原因即“在艰难的经营环境下,销售放缓可能会影响该公司的杠杆率改善工作,并在未来12个月减少其流动性缓冲”。

简言之就是,销售不畅、现金生成能力下降,使得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减弱。

一般来说,德信中国可见凭借再融资来“借新还旧”,但是,就当下情况而言,其再融资窗口可能继续中断。

即便是没有这波融资环境的恶化,德信中国借钱的能力也不怎么样。

数据显示,德信中国主要靠银行借款来融资,而在美元债和信托融资方面,德信中国分别只有3笔美元债和一笔信托信托产品,数量有限、规模不大。

这也说明,德信中国的融资结构本身就单一,而且渠道有限。

销量下行、融资遇阻,德信中国的偿债压力肯定不小。

相关证券:
  • 德信中国(02019)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