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集团绿档之谜:暴增的少数股东权益、行业第二大规模的ABS

白丁财说 2021-09-17 00:01

2021年,绝对称得上是房企的“爆雷之年”。

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爆雷”事件,不仅数量多、频次高,“爆雷”房企的级别也是越来越高。

不过,众多房企之中,有“差生”,也有“优等生”。

比如龙湖集团,竟然可以做到连续5年处于“三道红线”的绿档房企阵营。

房地产生意,说到底就是一场资本游戏。而“三道红线”,管得正是房企融资这档子事儿。

龙湖集团连续5年绿档,最直接的好处,正是体现在其融资成本方面。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身为民营企业的龙湖集团,其平均融资成本只有4.21%,与央企中海、保利处在同一水平。

如此低的融资成本,绝对能够羡慕煞一种房企。

不过,龙湖集团的绿档身份,也不是完全无可挑剔。一个疑点,是激增的少数股东权益;另一个,是较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少数股东权益:5年暴涨11倍


截至2021年6月末,龙湖集团的净负债率46.0%,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8.3%,现金短债比达到5.48倍,“三道红线”保持绿档水平。

我们知道,“三道红线”指标,跟房企的所有者权益有直接关系。

比如,净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为:(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净资产,这里的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

那么,想要把净负债率压低,一个操作就是做大所有者权益,也就是做大净资产这个分母。

而龙湖集团显然深谙此道,具体操作正是迅速做大少数股东权益。

数据显示,在2014年末,龙湖集团的少数股东权益占净资产比例仅为4%。而此后,其少数股东权益出现激增,使得占净资产比例也大幅上升。

2015年末到2020年末,龙湖集团的少数股东权益从73.4亿元增长至900亿元左右,5年暴涨了11倍多。

而在同一时期,龙湖集团的归母股东权益从551.3亿元增长至1083.4亿,5年仅增长了0.96倍。

在此背景之下,截至2021年6月末,龙湖集团2006.5亿元的净资产中,归母股东权益达1097.0亿元,少数股东权益909.5亿元,后者占净资产比例为已经高达45.3%。

可以说,龙湖集团少数股东权益的大幅增长,是其负债率5年来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少数股东权益的激增,使得龙湖集团的少数股东损益也同时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龙湖集团的少数股东损益从7.8亿元增长至88亿元,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比例也从7.8%提升至31.0%。

而在同一时期,龙湖集团的归母净利润从91.5亿元到200亿元,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少数股东损益。

也就是说,龙湖集团少数股东权益的增加,使得其少数股东损益同步快速增长,这就大幅挤压了龙湖集团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空间。

不过,虽然龙湖集团的少数股东损益大幅增加,但其占净利润31%的比例,仍明显低于少数股东权益占净资产45.3%的比例。

这也意味着,龙湖集团同样存在“明股实债”的嫌疑,只是程度略轻罢了。



ABS:可不计入有息负债的“隐性负债”


再回到净负债率的计算公式:(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净资产,要想把这个数据压低,还有一招,就是把有息负债做低。

要想做低有息负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少借钱。

但是,作为头部房企,龙湖集团是要做大规模的,不借钱是不可能的。

从拿地方面来看,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共获取53幅新地,权益金额高达389亿元。而这些钱,不可能都是龙湖集团的自有资金,肯定一大部分都是借的。

那么,龙湖集团就得想别的招数了。从数据来看,资产证券化产品,成了龙湖集团的“香饽饽”。

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龙湖集团的供应链ABS和CMBS高达357.75亿元,总规模在所有房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万科。

所谓资产证券化(ABS),实际上就是一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项目融资方式。它是将低流动性资产,打包为高流动性的证券,以此获得融资。

比如供应链ABS,就是以房企应付账款为基础资产,以应收账款的债权,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CMBS,是以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商业地产为底层标的物业,以标的物业抵押贷款债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说到底,供应链ABS和CMBS,都是房企的变相融资,也就是负债。

但是,在会计操作上,供应链ABS通常会计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经营性负债科目下;而CMBS通常会被计入“长期应付款”或“其他非流动资产”等科目。

此类科目在统计时容易遗漏,也就使得有息债务的账面数值,低于其真实的债务水平。

也就是说,供应链ABS和CMBS,都会通过会计手段,变为“隐性负债”。那么,我们也可以说,龙湖集团357.75亿元的供应链ABS和CMBS,部分甚至于全部,未计入有息负债科目下。这就降低了龙湖集团的净负债率水平。

这也是龙湖集团可以实现绿档的真实原因之一。

不过,ABS名头虽然花哨,但融资既意味着债务的产生,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龙湖集团通过ABS,可以形成不计入有息负债的“隐性负债”。但是,在房地产行业调控趋严的大背景之下,房企都必须承担起降低高杠杆的责任。龙湖集团作为房企“优等生”,更不应该耍手段、秀“财技”。

此外,房地产行业整体融资环境正在加速收紧。伴随着此类产品的受限,之前吸收大量经营性融资的房企将面临更大的短期债务压力。

也就是说,对ABS融资较为依赖的龙湖集团,以后的日子或许不好过了。

相关证券:
  • 龙湖集团(00960)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