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亿的银行、保险、理财资金,都在哪里下单买基金?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3-05-05 07:57

节前,资管行业比较惹人注目的,来自且慢创始人孟岩且慢之间的文明“撕逼”(链接)。

         

且慢是三方代销机构盈米旗下负责个人基金代销、基金投顾的子平台,盈米还有另外两个平台,分别是:

蜂鸟,做同业客户基金代销平台(也就是银行、理财子、保险、财务公司、私募这种机构客户在上面买卖基金);

以及啓明,官网上叫做“一站式投顾服务平台”,按官网的解释,应该是帮理财子卖理财、基金公司卖基金、银行卖基金,提供一些综合咨询类服务,比如出策略、做品宣、做账户管理等等。这个业务模式听起来比较理想主义,估计还比较难产生稳定的营收现金流,但是如果真做的好,还是蛮有意思的,毕竟资管行业未来一定是营销驱动的,而很多机构处于有销售(Sales),没有营销(Marketing)的阶段,甚至像理财子,连外拓的Sales都严重不足。

         

当然,我们对撕逼毫无兴趣,都是商业行为,只要合法合规就行,只不过这事,需要提醒各家机构,要把握一下自媒体账户的运营权限问题,这事儿其实就是微博运营小编,嘴上没个门引发的。

         

表舅比较有兴趣的,是「孟岩」提到的一段话:

“我是一个对原则有极致要求的人。”

“硬币的另一面是,我对自己坚持的原则并不妥协。”

“我认为盈米的三块业务(蜂鸟、启明和且慢)也许各有价值,但长期混在一起会有很大的问题。”

“一方面是各自团队的激励;其二是 2B 业务和 2C 业务(特别是且慢这样的品牌)的文化很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机构业务和个人业务特别是投顾业务放在一起,无法保证「站在用户一边」。”

         

主要是这句,“2B 业务和 2C 业务的文化很不一样”

如果你仔细看下盈米的官网,会发现,点击且慢后跳转到了单独的域名,而点击其他两块业务都继续留在盈米的主域名。

         

基金代销里,2B(同业代销),和2C(个人代销),有什么文化不同?我觉得本质上就是一句话:

对2C(个人代销)而言,有时候慢就是快,讲究长期主义、客户粘性;

对2B(同业代销)而言,就是时间不等人,竞争残酷,必须尽快攻城略地、抢占份额,甭管用什么办法。

         

由此,我们谈谈一季度末,中基协公布的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的排名

         

首先,插播个事,农行,根据中基协的数据,去年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末,股混基金保有掉了725亿(从1806到1081亿),然后一季度又增长了687亿(从1081亿到1768亿),这显然就是机构,把数报错了,这种事其实不少见,比如你看很多券商每个季度的保有、排名上蹿下跳的,就是ETF有时候算进去、有时候又不算进去造成的(有些可能是故意的,三季度不报,年底报,看起来四季度就有巨额的环比、同比增幅,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好看)。有人分析是有机构资金在农行卖出债基、买入股基,属于只看数字、不看逻辑,并且,农行,没有同业代销平台。


言归正传。

         

这回一季度的基金保有数据,最值得关注的,我觉得是一个趋势

各家主做同业代销的三方代销平台(汇成、基煜、盈米),增速继续放缓,甚至继续负增长,下图。

其中,业务比较单一,基本只有同业代销的基煜,非货和股混都是负增长;个人代销占比比较大的盈米,还有小幅正增长;有保险资金作为自留地的汇成,因为一季度保险保费巨幅增加,投资扩张,也有小幅正增长。

         

而去年四季度,相较于去年三季度,汇成、基煜、盈米,三家非货的环比增速,分别是:-34%、-39%、-6%

与之前动辄百分之几十的增速相比,如果说去年四季度,还有债市巨幅调整的因素影响,那么一季度的增速,反映的则是三方平台的同业代销,普遍遭遇瓶颈期的问题。

         

这个现象,可以拆解为三个问题,依次讨论一下。         


1、为什么会有同业代销平台的需求?核心还是机构业务是一个买方主导的市场,公募直销自身无法实现闭环,引发价值在产业链上的二次分配

26万亿公募基金的总蛋糕中,机构资金在12.2万亿左右,其中合计10万亿的货基+债基,基本都是15年银行委外潮之后带来的,对这部分资金而言,公募的吸引力大头在于税收,投研能力非主导;

剩下有1万亿的股票型基金,基本都是指数产品,彼此之间没有差异

还有1万亿的混合型基金,随着近年来产品、基金经理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你很难找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产品、或不可替代风格的基金经理了。

以上想说明的是,机构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没有「非要买谁」的说法(除了资金宽松的时候,很多货币基金可以对不跨季不跨月的傲娇一下),所以主导权、议价能力完全在买方。


对于买方而言,我现在买1亿的基金,通过直销买,我能和基金公司要的资源回报可能是有限且单一的;但如果我通过同业代销平台买,不仅可以找基金公司继续要资源,还能找同业代销平台或其股东方要资源

那么,原来通过直销业务,可以获得100%管理费的基金公司,就不得不把这100%的价值,按比如70%、30%的比例,完成二次分配


有不少基金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比较抗拒接入同业代销平台。

但作为基金公司,应该站在买方的角度考虑一下,我凭什么要在直销平台上耗着?

最终行业可能无法阻挡这一「趋势」:当投资者发现,通过代销平台买A基金公司的产品,虽然A只拿了70%的管理费,但是愿意交换的资源,和通过直销平台买B基金公司的产品,是一样的时候,资金就会持续向前者倾斜,然后坚守直销平台的B基金公司,最后只能就范,和行业拉平,除非你说你的货基、债基、股基收益永远比别人高。

         

另外,比较多人吐槽的是:

公募基金直销柜台,10多年里基本没有流程创新和简化,像理财子这样资管新规后,要求产品独立建账、独立开户的,不得不为开基金直销户,单独成立一个团队,专门做开户等工作,然后就被代销平台用一站式开户等完成了降维打击。


2、蛋糕持续在扩大,为什么三方平台获得的比例越来越小?核心是买方选择代销平台过程中,越来越追求资源对价的对等性

只要税收政策不调整,机构的各类公募投资需求肯定还会持续扩大,通过同业代销平台参与的份额也会持续提升。

但对于三方平台而言,份额和规模,都面临着很大挑战

核心是其他机构的进场,包括银行的三方平台蚂蚁和天天这种强势的电商平台。


看哪些银行在做同业基金代销平台,只要看非货公募和股混的剪刀差就行,轧差之后就是债券型公募的规模,这块个人客户参与的很少,主要就是机构在买,目前规模比较大的包括兴业(1271亿)、招行(1372亿)、平安(781亿)、宁波(576亿)。


第一点讲到,买方选择同业代销平台,越来越看中的是资源对价,其实最终看谁给的资源更多

「理财子」为例。

传统的三方平台,利用一双腿(销售跑)、一张嘴(帮机构客户约基金经理的集中调研)、一个屏(帮机构客户做投资组合的投后跟踪分析),营销理财子的投资经理们。

但对银行的同业代销平台而言,只需要一个条件:我们行卖了贵司理财以后,你们理财子买基金,尽量都从我的同业平台走(和保险资管谈,也可以用这招)。


你说作为现在缺规模、缺销量的理财子,会选谁?一双腿、一张嘴、一个屏,都没有不可替代性,而销售渠道销售意愿才是最珍贵的。

对于蚂蚁、天天也是一样的,未来理财子重新上线电商平台后,你说理财子会优先把资源往谁地方倾斜?对基金公司而言也一样,蚂蚁、天天一定会要求基金公司自己的FOF、专户等组合,通过自己的平台申购,实现闭环

         

「银行自营」而言,更是如此,相比银行互相之间的存款、存单、一级承分销等资源互换,传统三方平台基本没法抗衡。

         

所以,对传统的三方平台而言,国内资管行业销售主导的生态环境,以及自身资源禀赋的劣势,让这块的商业模式会变得越来越难。

         

3、未来会怎样?让个人的归个人,同业的归同业;头部的归头部,尾部的归尾部。

从未来看,2B的业务其实最终拼的还是资源,如果银行同业平台和蚂蚁天天这种大头部想做、好好做(人力、系统、内部资源整合),其实其他机构基本就没什么机会了。

真正的机会,一是C端的客群,比如盈米在做的且慢平台这类主打基金投顾的,二是私募这种长尾的、主流机构不覆盖的B端客户。


另外,越往后看,可能每个季度的基金保有数据,对每家银行、券商的财富管理能力判断的准确性会越低。

对银行而言,同业代销这块的量叠加之后,很多银行的数据其实就已经失真了(现阶段只是债基,后面相信股混的量也会越来越大);

对券商而言,ETF在总基金保有的占比越来越大,其实很多是体现着券商机构部、做市部门前期的工作。


多说一句,今天银行股大涨,“连”民生竟然都涨停了,一方面可能是预期存款利率下调后,净息差收入能好转;另一方面,一季报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卖基金、卖理财、卖保险的收入)实在太差了,有几家股份行同比-40%,有一家头部城商行直接腰斩,是不是该触底反弹了?

明天首发新基中,包括招商的陆文凯,和广发的张雪,都属于前期业绩口碑比较炸的,可以关注下,4月下旬销量回暖后,5月基金销量是不是会继续好转,如果还是不温不火的,那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可能还得继续同比负增长。


全文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