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拒绝主动指数基金?

贫民窟的大富翁 2023-05-25 07:50

这几天股市持续下跌,很多人都被跌傻了,这很正常,因为股市持续上涨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涨傻了。



今天继续买进,大概十万左右。


我前面讲过一段话:很多人在行情低迷的时候拒绝学习,说心情不好,在行情高涨的时候也拒绝学习,说情绪激动。我的建议是行情低迷的时候是学习的好时间,只需要多寻找机会,买进即可,行情高涨的时候也是学习的好时间,只需要多注意风险,卖出即可。


一天的学习不算什么,一年的学习也不算什么,但是持续下去,慢慢的就有了认知的提高,就有了自己的能力圈,然后相比较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竞争者,就有了优势。这种优势不是信息知道的多少,而是自律。


我很喜欢的一个理论叫做“黑暗球场效应”,黑暗球场效应说的是如果我们练习投篮,即便是没有专业的人指导,我们自己对着球框反复练习,时间久了投篮成功率总能提高一些。可是,如果在一个黑暗的球场中或者蒙住双眼练习呢?什么都看不见,投出去的球,自己也不知道进没进,或者离篮筐有多远,因为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每次出手后没有一个即时的反馈,你就没办法知道自己应该改善什么?是力量大了,还是角度不对,就算练上几年,也很难进步。


股市无法给我们每个投资决策一个正确的反馈,导致我们虽然很努力,但一直在不断试错,有的人最终顿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有的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最终黯然离场。


错误的行为短期内完全可能收获不错的业绩,市场总是会犒赏莽撞者,以鼓励他们在以后的投资中慷慨赴死。而当你明白的时候一切都完了,要不没有了时间,要没有了本金。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绝对的无知,相对的有知状态,所以投资的时间越长,保持成功就越难,因为总是有你认为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


所以我经常说,未来是绝对的未知,相对的可知。


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一个逻辑明确,精密运转的模型,更多的时候是混沌的,大量的事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众多的因导致一个果,一个果背后有无数种可能的因,甚至互为因果。事物的发展并不是量变,更多时候是奇变,甚至是跳跃性发展,随机性发展。


我们这个世界经常是不讲理的,甚至是反常的,这才是它的真正面貌。


对于投资人来说,能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能不能知行合一?能不能一直知行合一?能不能随着事物的发展修正自己的认知?其实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会总结成功的经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成功的经验就会成为失败的墓志铭。


所以我其实一直认为形成自己的能力圈很难,投资很难,认为自己了解基金经理,甚至了解自己也很难。我对人性有深深地不信任。


对具体的投资,面对市场震荡起伏,适应市场,顺势而为,还是坚持自己,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没人给你保证,你这样做就一定能成功,也没人给你保证这次成功了,下次这样干同样能成功。


正是因为这样的三观,才让我在自己的投资实践中越来越重视指数基金的作用,而对主动基金则保持极高的警惕。


在我看来,主动基金存在以下几个致命点:


第一、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投资能力的,追涨杀跌才是人性。基民往往在一个基金经理最辉煌的时候蜂拥而来,而在面对市场考验的时候转身离去,尤其是回本的时候,那叫一个走的彻底。


基金经理是靠规模吃饭的,基民是靠收益吃饭的,两者利益的不一致,对基金经理的心态和行为影响极大。


第二、规模影响收益。每种投资方法都有可容纳资金的瓶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上限,如果一个基金经理业绩好了,那么资金会不断追加,直到击溃收益率。


第三、个人投资风格的漂移。


张坤曾经在基金财报中,利用自己的生物学专业知识讨论人类大脑的结构,他说:在经历了上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后,我们的大脑形成了最有利于生存的特点,但其中某些特性却是对投资不利的,例如,相比于大脑中最原始的部分——感觉和情绪系统(杏仁核和脑岛等)的强大力量,理性分析的部分(大脑皮层)要弱小许多……我想,坦然接受这些特性可能是保持心态平和的前提,然后才能避免投资受到这些特性的伤害。


这段话的本质是说投资需要反人性,这点经过专业、理性的训练或许有可能做到,但是如果投资有时候真假难辨呢,有时候需要反自己呢,或者反反反,然后再反反反的时候,极难保持连续的正确。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看起来确实有道理,但是“做点什么”、“让收益率更好”又是一种人性了。


所以我不选择主动基金,并不是我对那个人有意见,而是我认为世界是混沌的,基金机制是有缺陷的,人性是不可靠的。


很多人认识我,关注我是因为股票,很多人知道我写了一本书叫做《理性的投资者》,但是极少有人知道我还写了另一本书《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


古人说,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穷忙穷忙,越忙越穷,富人在意的从来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长远发展战略。或许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是,谋略并不都是有效的,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并为之做出应对,那么我们策略的有效性会大大加强。


一个人一旦认识到自己是傻瓜,并做出措施应对自己的愚蠢,他就不再是傻瓜了。


想了很多,我觉得自己未来的投资还是:


持股方面,做好分散,买行业龙头、较高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股息率的公司,同时注意市场明显的错位投资机会。


更加重视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更加重视指数基金在权益类资产配置的地位。


在我以往的投资中,股票和基金混在一起,虽然从账户整体上看收益率没有问题,但是我也好奇如果我有一个账户只做指数基金,我的收益率会是什么样的?


在股票百万实盘近三年后,我忽然想认真搞个指数基金的盘子来玩玩了。

喜欢基金投资逻辑的可以关注关注,我们一起来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