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部分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准备买进白酒

贫民窟的大富翁 2023-05-11 07:48

说几个重点事情。


第一个、关于利率下行。


财联社5月10日电,近日,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对于通知存款利率,国有大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1个百分点,其他银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22年9月,银行业对主要期限存款挂牌利率一轮调整以来的又一次调整。


当前多数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三年、五年存款挂牌利率已降低至3%以下。


昨天分析长江电力的时候提到一个点,22年公司直接融资成本不到2.9%。


现在银行资产端,贷款出去的钱,收取的利率已经非常低了,四大行遇到利率优惠的时候经营贷利率大概在3.7%左右,极限可以做到3.45%。


如果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是3%,经营成本算一个点,4%,再加上坏账计提,银行其实已经是亏本经营了,或者说,亏本经营的风险很高。


但是现在银行的钱很多,贷款的企业很少,资金供大于求,话语权在借贷方,银行没办法,政策也不允许其提高贷款利率。再23年一季报我们就能看出来,银行的息差已经非常薄了,如果息差被击穿,因为规模大的现实,银行有可能盈利大幅度减少,甚至亏损。如果银行部赚钱,那么出于监管指标的要求,就无法继续提供贷款,银行失去了向实体供血的能力,会经济崩溃。


所以必须保证银行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这样我们金融和实体的通道才能保持畅通。那就只能强行降低存款利率,我们前些年推动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就暂时行不通了,而且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都是经济中的基础利率,基础利率降低后,大概率是要通胀的。


但是会不会真的通胀,也不一定,只能说大概率。


利率全面走低后,理论上对于高股息的股票是利好,而对于投资稳健类资产的经营模式则是利空,比如保险公司。


打个比方说,在预定利率3.5%的时代,很多保险公司的增额终身寿长期内部收益率在3.48%、3.49%左右,如果经营成本1个点,渠道费用1个点,那么实际资金成本5.5%左右,而且这可能是持续几十年的资金成本,保险公司在投资端可以几十年保持这么高的收益率吗?(备注:渠道费用率不可能只有0.01%)


作死的企业扩大规模冲动+垫脚尖效应,导致全行业的非理性经营,最后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危机,所以银保监会要求下调预定利率。


如果预定利率调整为3%,在扣除一部分的渠道费用后,我预计实际的内部收益率大概是2.7%、2.8%左右,算是大幅度减小了利差损的风险。


这个时间节点买储蓄险是非常划算的,毕竟可以锁定3.5%的利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2、 卖出一部分纳斯达克


其实昨天就卖出了,因为是场外基金,所以明天才会到账。


昨天没有实盘公布,一个是因为不是长期实盘账户,没有必要公布,一个是因为昨天晚上给咨询保险的粉丝讲保险方案,加上讲了一个课程,没时间。


有点惭愧,当初在支付宝上面买了A类基金,是打算长期持有的,盈利也确实不错,短短四个月有20%了,现在卖出,是准备做一个仓位的置换,想搞点白酒了,就是小建仓。


说实话,我觉得白酒的估值尽管有了巨大的回调,但还是高位,还是贵,而且我一直怀疑,今年的业绩会不会个位数增长,甚至负增长,那么市场怎么给估值?


所以当前我计划是把资金准备好,买不买再说,要买也是一点点,可能就是100股,表达一下关切,哈哈。


晚上美国公布了几个核心数据,美国4月CPI同比上升4.9%,预估为5.0%,前值为5.0%。美国4月CPI环比上升0.4%,预估为0.4%,前值为0.1%。


从数据看,美联储初步控制住了通胀上涨的势头,加息可以缓一缓了,后面数据继续改善,甚至有可能放点水。


美国4月CPI同比上升4.9%,预估为5.0%,前值为5.0%。美国4月CPI环比上升0.4%,预估为0.4%,前值为0.1%。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美国的经济影响还是蛮大的。


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美国的科技优势本身这几年没有任何改变,在唯一的利空因素消失了,说不定纳斯达克就要起飞一点点了。


回到15000点以上问题不大,现在12000点出头,25%是利润空间。我在22天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套利30%,你要吗?》说明了我的观点,从当时买进,持有到24年年底,大概率是有30%以上的收益,目前看,这个判断正在逐步接近实现。有兴趣的,能看得上这个收益率的可以去看看原文,当然,这是一个判断,仅供参考,我经常判断错的。



3、最后分享几个投资的理念问题


【提问者:】您好像不喜欢买太多的股票?


【费雪:】我有4只核心的股票,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它们代表了我的投资组合。另外,我还会用少量的钱去买一些有潜力进入核心股票池的股票,通常是5只。目前,我不太确定,如果要我现在买,我会只买其中的2只股票,而放弃其他3只。每隔10年我都会这样做,从30年代的2只股票开始,我总共发现过14只核心股票,这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但是,这么多年里它们为我赚了很多钱,其中最少的都有7倍的投资回报,最多的收益甚至能达到几千倍


我还买过50~60只其他股票,它们都让我赚了钱。当然,我也亏过钱,有两次投资缩水过50%,还有很多次损失10%的经历,这其实就是做投资生意的成本。


然而,大多数的情况是,一只股票温和地下跌后,我会买入更多,最后它还是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但是,这些例子和那14只赚大钱的股票相比起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持有它们的周期都很长,最短的都有8~9年,最长的有30年

我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到赚许多次小钱上面,我需要的是巨大的回报,为此我愿意等待。


【提问者:】那什么样的股票,才是您提到的核心股票呢?


【费雪:】它们应该都是低成本的生产商,在行业中应该是世界级的领导者,或者是完全符合我的其他标准,它们现在应该拥有有前途的新产品,而且有超越平均的管理水平


我的兴趣主要是在制造业,因为他们总能通过对运用自然科学的发现来拓展市场。其他领域,比如零售和金融,它们都是极好的机会,但是我并不擅长。我觉得,很多人投资的缺陷就在于他们希望什么交易都涉及,但是一个都不精通。


【提问者:】作为投资者,您在职业生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费雪:】你紧张地想着今天买入,明天就卖出,这是最为糟糕的情况。这是一种“小赢”的策略倾向。如果你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那么你的收益实际上会大得多。


我曾经的一个早期客户说,“没有人会因为收获盈利而破产”,这句话是对的,但同时也非常不现实。你收获盈利的确是不会破产,可是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你做的每件事都能盈利,而在投资这门生意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迟早会犯错。


有意思的是,我看到很多人自认为他们是长期投资者,但是却依然在他们最喜欢的股票上,做着买进卖出的游戏而浑然不觉


最后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你有多长时间没有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