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基金经理】2022年,港股还能找到好公司吗?

中欧基金 2022-02-28 23:46

2021年港股震荡下行,港股投资成为不少投资者2021年的“老大难”。2022年以来,港股虽有翻身之意,但仍在持续震荡中,2022年的港股还值得期待吗?今年应如何在港股中找到好公司呢?

小欧邀请中欧港股投资专家罗佳明,为大家解读新一年港股投资机会。

2022开年行情,该如何解读?

开年以来的市场表现对每位投资者都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新能源军工等去年表现不错的赛道,近期出现了较大的回撤,金融、地产、基建等资产表现突出。但其实结合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开年的行情和全年的行情,往往不会是一致的。从开年两三周的表现要去预测全年的市场风格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此,我的方法还是回到公司盈利的增长、质地和当前的估值上。

近期回调幅度比较大的一些新兴行业公司,对于我们价值投资来说,我们坚信这些公司的质地是非常高的,且盈利增速稳定,景气度持续向好发展。这一波下跌反而促成了它的估值回到相对合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得益于今年“稳增长”的预期,随着节后它的进一步落地,一些传统经济公司在今年可能也会迎来机会。

当下市场估值状态,如何解读?

其实从几年前开始,整个权益市场都是结构分化很明显的行情。市场在反映的其实就是大家对于未来景气度的预期、未来行业和公司的盈利增长和它们带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需要一些宏观思维。从最近的边际变化来看,全球货币是在紧缩的,利率在上升,对成长股的估值会造成相对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单从DCF模型来看,未来的现金流对折现利率会更加敏感,而成长股最为鲜明的特点便是其庞大的未来现金流。

另一方面,因为有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很多行业包括细分领域的公司的成长在持续加速,景气度持续向好。这对于估值的准确性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整体而言,对于估值的理解,在价值投资的今天,已经不能刻板地从PE、PB的分界线来区分价值,而是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环境因素,和公司的未来作匹配。

如何挑选好公司?

我从入行开始就在港股市场做投资,所以我的投资风格很大程度上是专门针对港股的市场风格。港股市场的流动性相较于A股市场不太充裕,估值不太会有太大波动。

经过了许多年的摸索,我总结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买好公司。在我的框架里,我永远把公司的质地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去兼顾估值和景气度。景气度会影响估值,但景气度不一定会影响质量。一个公司的质地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量的,我们去挑选一个看得懂的好的生意,然后再去判断景气度,根据景气度去选择入场时候的估值。

所谓的好公司,首先它的存在一定是对整个社会有益的、会对整个社会的效率起到提升。所以我在做投资的时候,会首先问自己这家公司会给客户和社会创造什么价值?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社会的效率?

但另一方面,身为投资者,我们还是要回到持有这家公司的股权,关注它能不能给我们带来长期的好的回报。很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世界进步创造价值的公司,对投资者来说或许不一定是友好的。比如有些公司承担很多的社会责任,额外付出了许多成本而无法反映到它的利润上。所以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要关注能创造价值的公司,更在其中关注一批能带来好的财务表现的公司。我希望找到上述两方面的结合点,所以在挑选好公司时,在考虑它们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之后,还再去关注它们的经营效率、成本控制、公司治理等等。

在挑选公司、调研公司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过去十年的投资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判断出错的情况。我把它归结为三类。

如果是我自己决策的失误,我会把它趁早卖掉,这是纠错最快的方法,可能也是代价最小的办法。

如果是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我一般会在组合上做一些均衡来降低组合的波动。

如果是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作为基金经理其实很难在个股层面去做风险的规避。

我们也希望在后面的组合管理能够更好地去规避这类大的系统性风险。

后续港股市场,如何布局?

我觉得目前整个港股市场还是处于一个底部的区域。相对A股市场,2021年港股的表现可能还稍微强了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力求在其中找一些好的公司,因为港股存在的意义,其实是对A股市场做了很好的补充,像一些互联网的公司、硬科技公司、新兴消费公司,还有一些各行业里面的细分龙头,比如体育用品等等。

港股一直都是非常有特点的市场。它会在景气下行的时候,有可能杀到一个比较低的估值。过去一直在一个这样的估值上面,也不会有什么扩张。这样的话,每年我们选好的公司,也不用频繁地去更换,就一直能分享到这个公司的增长。虽然现在估值波动变大了,但是港股公司也不会逃脱出一个公司的规律。有景气下行的时候,也一定会有景气上行的时候,只要它是一个优秀的企业,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就很正常。

一旦进入到上行的周期的时候,在很低的估值起点上,其实它的空间往往是很好的。去年可能是一些服务业的资产在估值相对比较高,并且受到了各种政策的压力,在港股消化估值,但港股另外一批制造业周期类的公司,普遍在去年有好的表现。而且A股这类的资产,在去年表现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港股比它们更好,就是因为它们的估值起点更低。在上行的周期的时候,不仅有业绩的增长,还有估值一定的修复的空间。所以其实每一年港股都有结构性的机会。

目前,无论是制造业的这类资产还是服务业一些特别有竞争力的资产,现在又都回到了一个比较偏低的估值水平上。无论我们看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比如就看两三年,每个行业都有景气上行下行的过程。一旦进入到上行的周期,其实和历史上也一样,也可能会重新迎来比较好的表现。至少我们在这样的估值水平之上,获得每年业绩的增长的收益,是可以期待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港股,在不同的行业都有很多很好的机会可供我们选择,需要的可能更多是投资者的耐心。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信批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井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井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本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具体风险烦请查阅基金招募说明书中的“风险揭示”章节的具体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