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成市值跌超50%,估值被错杀还是力不足?18A Biotech浮沉相

E药经理人 2023-05-15 07:48

39家港股18A Biotech中,竟然有23家跌幅超50%,最高跌幅为92.85%。历经生物医药的野蛮生长,靶点扎堆、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药繁荣的泡沫被刺穿,市场开始回归理性,Biotech们纷纷砍管线、砍商业化团队,节衣缩食渡“寒冬”。本文从6家代表性Biotech出发,描述了市场对23家Biotech的思考到底是什么?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困顿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一家Biotech内部已经砍掉了商业化团队,砍掉了PD-1后期管线,重新调整了业务。”接近这家Biotech的相关人士向E药经理人透露。要知道这家创新药企的PD-1已经上市,并且有多个适应证在后期。

“这样的Biotech不在少数。”关注创新药赛道的陈程进一步佐证上述问题的真实性。为何要将已经在收获阶段的管线砍掉,还裁撤了整个商业化团队?

E药经理人近日统计了港股18A新政出台以来,39家Biotech(不包括医疗器械)公司市值涨跌幅的情况,数据显示,只有7家企业实现正增长,23家企业跌幅超50%,最高跌幅92.85%,这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生物医药赛道残酷的现实。

18A Biotech们浮浮沉沉,在股价腰斩的Biotech中,那些“啃研发的硬骨头”,比如加科思、科济药业,资本市场为何也不买单?FIC/BIC的技术能力要验证,商业化也正在被验证。对于生产高值药品或罕见病药物的药企,比如药明巨诺和北海康成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今也身陷市值大跌的泥淖。而站在时代的浪尖上,靠License in迅速实现产品管线搭建和临床进展推进的企业,同样面临着商业化和选品的考验,以及何以为继的研发,诸如云顶新耀和基石药业。“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靠着新冠红利,三叶草们“大捞一笔”后,如今它们还好吗?

正值“18A”新规出台五周年之际,它们骨感故事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成长逻辑?

硬核派:估值被错杀还是力不足?

股价腰斩的Biotech中,有一类公司活得几乎完美,但投资人就是不买账。他们从不扎堆,只是“啃研发的硬骨头”,管线中非同类首创(FIC)即同类最佳(BIC)潜力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资本市场的“错杀”还是大家看不懂、看不透?

只做全球前三的加科思已经沉寂一年多了。自去年6月底它发公告,业务发展及运营一切正常,董事长兼CEO王印祥及其配偶沈竹自愿作出禁售承诺。这段期间,加科思的股价跌了66%。

除了受资本“寒冬”影响,加科思被“错杀”低估了吗?近日,投研会联合创始人程绍辉给了一个答案,被严重低估。在他的测算中,仅凭借KRAS G12C(格来雷塞)这一款产品,就能给到54亿~90亿元的保守估值区间,现在约为59亿港元。

要知道KRAS G12C仅仅是加科思丰富管线中的一款。众所周知,KRAS是40多年来的“不可成药”靶点,安进于2021年5月成功打破,上市了全球首款KRAS G12C抑制剂(国内由百济神州代理),而后一年半多Mirati又将第二款KRAS G12C(国内由再鼎医药代理)推向上市。加科思的格来雷塞国内进度一二。

在KRAS方向,加科思同时研发了KRAS G12D、KRASmulti,若能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探索胰腺癌的疗效,则市场空间巨大。据了解,95%的胰腺癌患者带有KRAS相关的基因突变,其中KRAS G12D、KRAS G12V突变的胰腺癌患者比例分别为45%和35%。

而KRAS也仅仅是加科思管线中进展较快的一个靶点。其余还有曾经以近10亿美元授权给艾伯维的SHP2抑制剂,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的同类产品,目前于PD-1的联合疗法已进入IIa期临床。再加上Aurora A抑制剂、GUE抑制剂等等,管线的创新毋庸置疑。

但价值为何不被港股投资人发掘?原因或许有几点,首先加科思仍未有一款商业化的产品,众所周知很栽在商业化这道坎上的Biotech是多数派,因为商业化逻辑与研发逻辑截然不同,而要做Biopharma的加科思真的能顺风顺水成功转型吗?投资人信心是不足的,尤其在寒冬下,大多数后来的Biotech们都接连转变战略聚焦研发并交出商业化的背景下。第二,加科思构建产品的逻辑是Biotech的逻辑,用Biotech的逻辑去做Biopharma的运营,并获得Biopharma的估值水平也存在不确定性。

无独有偶,立志用CAR-T攻克实体瘤的科济药业,也是一身“铁骨”,但股价自上市至4月28日跌去一半。

话本似乎都差不多。科济药业的核心产品CT041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到确证性Ⅱ期临床试验的,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细胞候选产品;也是全球唯一获得IND的全球潜在同类首创Claudin18.2 CAR-T。管线中,还有全球潜在同类首创的GPC3 CAR-T。该公司还入围了全球CAR-T专利TOP20,且是榜单中唯一一家中国药企。

它市值下跌的答案是什么?一方面,细胞疗法是资本“寒冬”下首当其冲的赛道,曾经的蜜糖如今的砒霜,整个赛道被淹科济哪有置身其外?另一方面,与加科思相似,科济药业也没有商业化的产品,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且即便上市,CAR-T的商业化难题至今仍没有答案。再者科济药业的他山之石是传奇生物,在传奇生物成功的过程中强生公司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科济药业如何打开自己将产品授权给合适的公司,也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成果派:商业化难自证

时间,在验证一切。

除了对原始创新能力的验证外,更多药企的商业化也正在被验证。尤其对于生产高值药品或罕见病药物的药企来说,挑战则相对更大。

目前,一方面国内罕见病药物或高值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起步并不算久;另一方面相比常见病用药而言,国际上对于其的研发也算是凤毛麟角。罕见病药物研发可借鉴的经验及难度显而易见。

更甚的是,由于价高、人群受限、使用周期较长等诸多因素,不少相关公司商业化迟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港股18A上市的药明巨诺和北海康成便身陷其中。

其中,药明巨诺是CAR-T赛道上的主要选手之一,成立于2016年2月。2020年11月,药明巨诺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24.35港元/股开盘,较发行价上涨2.31%。但股价最终报收于22港元/股,下跌7.56%,彼时总市值82.76亿港元。

不仅上市首日便股价下跌,两年多过去,药明巨诺市值暴跌超80%,目前已不到15亿港元,还曾被剔除出“港股通”。除却资本寒冬的影响,此番下跌程度也在一众港股18A药企中名列前茅,令人唏嘘。

从产品管线来看,药明巨诺核心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倍诺达)是目前唯一一款商业化产品,于2021年9月上市。正由于市场价格高昂,支付成本、商业化难题待解,创新支付探索才刚刚开始,其在销售方面一直无法快速起量。“百万一针”的CAR-T似乎也走向了一个天花板。

商业化模式难以短期内得到验证,是药明巨诺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无独有偶,成立于2012年的罕见病药企北海康成也面临着类似困境。海康成于2021年12月10日登陆港交所,但首日便破发,重挫超20%。上市至今,它的市值都不算高,至今市值更是下跌超50%。

这对北海康成来说,些微有些尴尬。目前,北海康成拥有14个具有可观市场潜力的药物资产组合,其中包括三种已获批上市产品和11个在研药物。这些产品均针对一些较普遍的罕见疾病和罕见肿瘤适应症,比如亨特综合征和其他溶酶体贮积症、补体介导的疾病、血友病A、代谢紊乱、罕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神经肌肉疾病以及胶质母细胞瘤。

有意思的是,北海康成已上市的三款产品全部依赖于license in,其中口腔含漱液康普舒™引进自英国EUSA制药公司;乳腺癌药物贺俪安引进自美国Puma生物技术公司;罕见病用药治疗亨特综合征的海芮思,则是引进自韩国GC制药。这三款产品自上市后,产品的商业化几乎可以定义为“失败”,2021~2022年收入分别为3116万元、7897万元。

由于资本市场对企业预期价值兑现的不确定性,或许这也是北海康成难讨二级市场的欢心原因之一。

模式派:License in模式面临“大考”

创新药赛道内卷下,License in模式让Biotech们快速成长。

2017年,云顶新耀由康桥资本孵化成立。2020年10月,云顶新耀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每股55港元,上市首日总市值206.38亿港元。截止今年4月28日,该公司市值只有44.51亿市值,跌幅为78.43%。

从成立到上市,云顶新耀仅用了三年。成立之初,云顶新耀主要用“License-in”的模式购买临床药物。截至目前,云顶新耀管线中有12款在研药物,其中有7款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后期阶段,且都是License in。

在跌幅超过50%的名单中,基石药业也赫然在列。成立于2015年底,它专注于肿瘤免疫及精准治疗领域,目前拥有15项创新产品,其中10款通过License in的模式获得。基石药业是港交所18A出台后第6家成功IPO的Biotech。2019年2月26日,其上市首日总市值126.55亿港元。截至今年4月28日,公司总市值42.62亿港元,跌幅为66.32%。

License-in就是用钱买已经做好的数据,提高成功的几率,增加确定性。经历资本寒冬,靠License in快速成长起来的Biotech也正在经历“大考”。目前,中国Biotech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开始回归理性。对于以License in模式为主的Biotech来说,提高自研产品的“造血”能力,要两条腿走路。

云顶新耀除了License in模式外,也在强调自研能力。2021年4月,公司挖来强生的杨炜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官,目前公司早期研发团队中高层岗已经就位,自研团队规模超过60人。

与此同时,基石药业也一直强调“自主研发+外部引入”双轨并行路线。虽然,该公司目前获批的4款创新药物中,3款都是由国际市场引入。但通过差异化设计,基石药业的择捷美是国内第12个进入临床阶段的PD-(L)1。

当前经济环境下 ,License-in的方式极度考验Biotech的选品能力。这一次的Biotech资本寒冬也揭示出行业发展的本质:只有找到差异化,实现真正的创新才能活下去。Biotech的成长形态各有千秋,谁又能凭借效率和硬实力突围?

(文中陈程为化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