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互联网反弹到此为止了?#港股互联网的反弹才刚刚开始

唯一真实 2022-11-13 07:47

港股市场上,大型互联网公司有腾讯控股、京东、阿里巴巴、网易、美团、百度等。

例举出的这些公司,体量和知名度都具有高度代表性,并且总体而言财务状况良好,其中以腾讯为首,业绩增长趋势强劲,2013年至2021年营收和毛利润增长约9倍,截至21年报告期末,毛利率为43.91%,净利率为40.67%,毛利率逐年稳中略降的同时净利率却有提升。

腾讯控股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游戏、影视、通信及社交、软件服务、投资、金融科技、云及其他企业服务等,拥有大量家喻户晓的全民级产品如QQ、微信等,在疫情中腾讯会议软件也成为了教学、办公等场合的主流选择之一。

腾讯约半数的收入来源于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与网络广告,这些业务直接助力并得益于整体经济活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为腾讯带来收入增长机会。

今年第二季期间,腾讯主动退出非核心业务,收紧营销开支,削减运营费用,在收入承压的情况下实现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环比增长。

近年来,国内在游戏、影视、文娱等方面的审查方面对包括腾讯在内的相关从业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腾讯控股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拥有充足的项目积累,用户人数及流水皆十分可观,完全能够顺利渡过娱乐业的成长寒冬。近期,腾讯亦发布了数款备受欢迎的新游戏,国际市场游戏随着玩家恢复线下活动,正在消化后疫情时代的影响,腾讯公司的战略举措正稳步推进。

腾讯无疑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成功的典型,展示出了互联网行业一种经典的生财之道,通过培养巨大的用户群,借由巨大的流量和知名度不断铺展业务范围,探索新模式,实现多点开花。

只不过,近年来互联网企业陷入低迷之声渐起,股票市场上相关公司股价跌势不止,近期终于迎来反弹。难道互联网市场真的接近饱和了吗?

互联网业务确实日益成熟,市场竞争加剧,但是互联网无可取代,早已深入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用户黏性,必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市场。

尽管目前一些公司转入消极防守策略,但这只是暂时应对宏观局势的权宜之策,而且未必是一件坏事。当前的缩减开支、暂缓扩张,不仅可以避免在成熟饱和市场内无序竞争,也能给企业提供寻找新方向的喘息机会,为进军新兴市场积蓄力量。

互联网公司的利润增量,不止来源于付费用户数量的增长,也来源于付费用户的付费项目的增长,前者更依赖于大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需要宏观经济的支持,而后者则可以通过从业公司的开拓创新主动争取。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头部公司而言,手头掌握的大量资源已经大有可为,不仅可以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甚至还能主动为市场制造出增量,例如前身为知名网络平台Facebook,如今改名为META的美国互联网公司便通过进军元宇宙带动了相关软、硬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先行示范。

经典的互联网盈利模式,需要公司沉淀已有业务,提升服务质量,应对市场竞争,而新时代的互联网模式,在云服务、物联网、元宇宙、互联网医疗、web3.0等领域依然有着良好的成长空间。

港股中,多数为国内的一些老牌互联网公司,面向巨大的消费市场,用户圈具有独一无二的潜力,而且自身体量巨大,掌握丰富渠道和资源,相比新进公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抱着创新精神和服务精神不断进取,必能再创辉煌。

因此,港股互联网上市公司的盈利稳定性和成长性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在谈论增长瓶颈还为时过早。

目前港股市场来到了十几年来的低位,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估值吸引力,整体估值难以继续下跌,并且大盘指数有望随汇率一同迎来反弹,而且市场对于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体现出悲观预期的估值实际已显著低估,互联网板块估值也将水涨船高。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腾讯、阿里等多年稳定盈利的互联网公司,美团、快手等不能稳定盈利的公司的交易逻辑有所不同,市场对这些亏损企业的预期建立在其营收和经营情况之上,并与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进行比较,投资者需要保持高度关注,也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区别对待,暂时规避或选择在实现盈利后右侧交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