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化盛宴

君临汇 2021-12-21 00:02

民以食为天,中国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庞大的人口基础,孕育着数万亿的消费市场。

在过去,由于中国饮食口味多、制作环节多,造成了单店天花板低、异地扩张难的困境,但连锁化经营后,餐饮业困局得到破解,一批龙头破笼而出。

像海底捞,上市后,市值一度达到4、5千亿。

中国连锁餐饮仍在推进,国内餐饮连锁化率从2018年的12.8%,提升到2020年年底的15%。

万店以上规模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占比从2018年的0.7%增长至2020年的1.4%,仅三年时间占比翻倍。

这样子看,往乐观方面去想的话,中国或许不久的将来,也可以诞生餐饮连锁巨头,像麦当劳一样,达到万亿市值以上。

而现在,绝味食品也成为卤制品行业内首先达到万店规模的企业,将鸭脖行业连锁化推向了高潮。

No.1

好赛道

卤制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成品都是熟食,可以直接食用,产品口感丰富,风味独特。过去主要是佐餐食品,现在作为休闲食品,不断成长。

卤制品主要消费场景及主要特点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目前我国卤制食品相关的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 亿元,休闲卤味和佐餐卤味,市场规模均超千亿规模,分别约为1235 亿元、1798亿元。

休闲卤制品成长性突出,根据国元证券数据,15-20年,休闲卤制品和佐餐卤制品CAGR为18.8%、3.9%,休闲卤制品份额占比从10年21%上升至20年41%。

市场对休闲卤制品未来发展仍然乐观。据食品工业协会预计,未来五年我国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CAGR 约为13%。

休闲卤制品快速发展,离不开居民收入增长后,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城镇化后,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不断得到释放,向城里人消费靠拢。

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63.89%,比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低了16.11%,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提高为休闲卤制品提供长期的增长需求。

卤制食品保质期短,存在运输半径的限制,但在生鲜电商和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后,也是进一步打破制约卤制品发展的物理瓶颈。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品牌连锁食品企业的推动。

休闲卤制品属于冲动型消费,产品本身标准化制作、口味普适性较强,品牌连锁企业通过网点布局的加密,可以让消费者随时触达、激发购买。

根据大众点评数据(截至2021 年2 月底),国内泛卤味市场门店数大约为24.66 万家,夫妻店及小品牌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品牌连锁企业扩张和整合的空间非常广阔。

分品牌看,卤味市场前三大品牌绝味、紫燕、煌上煌门店数占比仅5.4%、1.9%、1.6%。绝味食品为第一梯队,也是唯一达到万店的品牌;

紫燕和煌上煌以4000+家门店位居第二梯队,久久丫和周黑鸭以1000+家门店位居第三梯队。

紫燕为佐餐卤制品的龙头,撇除这个的话,休闲卤制品的主要龙头为绝味、煌上煌、久久丫和周黑鸭。

No.2

商业模式之争:

休闲卤制品在扩张过程中,两种商业模式一直左右品牌连锁食品企业。

一种是以绝味的“加盟连锁+分布式产能”模式,另外一种是周黑鸭“直营连锁+集中式产能”模式。

16年以前,周黑鸭的商业模式更受市场欢迎。

周黑鸭通过直营店,占据了高铁、机场、商业综合体等高势能店,品牌也占据了高端地位,盈利成长更为市场所重视。

但此直营门店,为重资产模式,扩张速度会明显慢于连锁加盟店的轻资产模式,17年后,这种劣势就逐步体现出来。

由于连锁加盟的还是占多数,包括绝味、煌上煌等,他们开店密度不断增多,慢慢对高势能店的分流就明显起来;

一方面,高势能店的抢夺也是越发激烈,周黑鸭单店营收开始出现了问题。周黑鸭面临自2006年回购加盟店以来最大的经营挑战。

新冠疫情更是给予了周黑鸭致命一击。

周黑鸭自武汉和湖北发家,并以此成为休闲卤制品区域霸主。

2020 年,公司华中地区贡献了总收入的52.5%,其次才是华南地区,收入占比为19.5%,华东和华北贡献较小,约11%左右。

新冠疫情爆发正好在周黑鸭的“后院”,虽然周黑鸭后来缓过来,但新冠疫情后遗症却继续影响公司。

主要是防疫常态化,导致高势能店的人流大不如前。经过2018-2020 年的折腾,公司关闭低效能门店约500 家,扩张受挫。

与此同时,绝味扩张反而加快了。

2020 年末,绝味门店数量达到了12399 家,周黑鸭仅有1755 家,煌上煌门店数也有4627 家。

2020 年绝味净增加门店1445 家,周黑鸭仅增加454 家,煌上煌新开门店921 家,绝味开店速度大幅领先。

绝味食品“一个区域市场、一个生产基地,一条冷链配送 ”的加盟经营模式,不仅实现了稳步扩张,而且给门店统一配送货源,保证了风味的统一和质量。

在绝味食品绝对优势面前,周黑鸭已经是无路可走,放开加盟成为唯一选项,从此,周黑鸭的加盟模式也开始加速发展。

No.3

各龙头的“小算盘”

1.周黑鸭:转型加盟

虽然说放开了加盟,但周黑鸭还是想兼顾原有的优势,发展自己特色的“直营+加盟”模式。

由于绝味散装冷卤基本保质期在2-5 天之间,配合分布式产能和物流配送的话,天生就有全国化扩张的冲动。

而周黑鸭产品主要采用MAP 包装,保质期较长(5-7 天),加上集中式产能的影响,做大范围的区域配送比较合适。

所以周黑鸭更倾向于原有区域门店密度加大,从而运输效率提升,物流成本相应下降,逐步体现规模经济。

这一模式,周黑鸭摸索了很久,其实从19年开始,周黑鸭放开了加盟,但为了不至于“一放就乱”,当时给的加盟条件就比较苛刻。

三种模式特许

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经纪整理

不算其他条件,公司要求加盟商要有500万以上的资金实力,因此刚开始,门店拓展较慢。

后来周黑鸭摸索出“单店特许模式”,资金门槛大幅降低至20-25万,与现有市场区域配套,加盟扩张才大幅提速。

2020底,公司特许经营门店数达598间,门店总数合计达1755间。截至2021 年5月,公司已收到超过34000 份的特许申请。

门店高增长预期已形成,公司近3 年计划每年新开800-1000 家门店,2023 年公司整体门店规模达到4000-5000 家。

2.煌上煌;跟随策略

煌上煌在12年就上市,当时被誉为“中国酱卤第一股”,主要采取了加盟模式,形成了江西、广东两个优势市场。

截止到2020年底,公司合计门店数量4627家,其中江西、广东门店数量分别达到了1400、914家。

煌上煌未来扩张同样激进。

公司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千城万店”战略布局,即在全国千座以上城市开设经营10000家以上连锁专卖店。

特别是山东、浙江、江苏、海南、河南等新市场,成为公司拓展的重点;高势能店,公司也是不惜血本争取。

3.绝味食品:扩大原有优势

绝味食品目前的环境是“前有去路,后有追兵”。休闲卤制品正处于成长阶段,行业集中度也不高,绝味食品仍有全国化的空间可走

根据券商们的测算,绝味开店的天花板大概在2万家左右,目前大概还有7千家左右的扩张空间。

未来绝味计划保持每年1000-1500家的开店速度,继续全国化之路。

相应地,公司制定了股权激励计划,未来三年收入要求增速同比不低于+25%、+20%、+20%,远高于18-20年11%的平均水平。

2020年绝味总产能约为16.9万吨,这些年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成以上。而到了2025年,公司总产能预计达到41.1万吨。

相比起竞争对手,绝味在“加盟+分布式产能”的商业优势仍然领先,竞争对手一时不会赶上。

一个是绝味的开店门槛更低,可以更快抢占低线市场。

对于加盟费用,周黑鸭要求约30万的初始资金,煌上煌加盟商开店费用在20-40 万之间,绝味的加盟门槛是15 万元左右。

绝味门店在低线城市下沉已比较成功,门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达35.71%,而周黑鸭和煌上煌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均未达到30%。

绝味主要为社区店,在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高势能区域仍有待发力。

门店数量优势下,公司销售费用率明显较低。

2020 年绝味管理费用率为6.33%,周黑鸭为10.42%,煌上煌则为6.20%。绝味和煌上煌管理费用率较低,主要是无需承担大量的门店租金及店员工资。

覆盖全国的门店网络也为公司提供了绝佳的广告效应,2020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仅为6.15%,周黑鸭则高达41.85%,煌上煌销售费用率为15.6%。

在分布式产能下,绝味供应链的优势也是明显。

2020 年绝味平均每吨产品运费仅为1188 元,而周黑鸭为2187 元,煌上煌则为1388 元;绝味存货周转率为4.6,周黑鸭为3.2,煌上煌为2.1。

绝味食品与煌上煌、周黑鸭的竞争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上面了。

休闲卤制品发展多年,已经走过几个发展阶段。最基本的层次,就是部分公司开始建立品牌,形成区域影响力;

后来区域龙头跃跃欲试,进行全国化扩张;再后来,先发企业切入卤味其他细分品类市场,进行横向扩张;终极,则会是部分公司形成平台生态化。

目前绝味食品已经向第三阶段发展了,而煌上煌和周黑鸭还是处于第二发展阶段。

由于卤味行业空间广阔,产品口味、消费场景、渠道结构等差异性较大,龙头企业多品牌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目前绝味已经投资了廖记(佐餐)、盛香亭(热卤)、阿满(佐餐)、精武(包装卤味)等企业及品牌。

绝味“深耕鸭脖主业、构建美食生态”战略越走越远。

2020 年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达15.58 亿元,占总资产的26.3%,主要是通过深圳网聚在卤味、轻餐饮、调味品、供应链四个赛道上进行股权投资,实现生态圈共享采购、共享仓储、共享产能、共同配送、共享营销体系、共享智力资源。

No.4

市场的担心

休闲卤制品行业虽然发展确定性高,但市场似乎是“长期看多,中短期谨慎”。

截至12月2日,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股价先后调整了40-60%。

制约卤制品龙头发展,主要还是疫情下,大家对餐饮业投资信心不足。疫情总是阶段的爆发,整体餐饮业的规模仍然处于19年的水平。

高势能店的人流恢复较慢一些,像绝味食品,交通枢纽店单店营收仅恢复至疫情前约九成。

绝味对餐饮投资较多,也造成了阶段性的损失。 2019年,公司投资收益为0.48亿,20年倒亏一亿,今年亏损还没有止血,上半年还净亏接近4百万。

原材料成本上升也是一方面影响因素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休闲卤制品,原材料占成本的多数,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不利。

今年1-10月份,种蛋、鸭苗、肉鸭均价分别为1.69元/枚、2.39元/羽、4.40元/斤,同比涨幅分别为34.13%、51.27%、20.88%。

所以,休闲卤制品正处于“牛长熊短”的阶段,一旦疫情及成本短期影响因素消除,高速扩张的品牌连锁化食品企业“双击”的投资机遇将再次降临。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