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究竟有多发达?

君临汇 2023-03-03 08:03

美加澳新,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四个移民目的地。

经济发达,福利好,教育和医疗完善,人口多元,讲英语,融入门槛低,风景也漂亮,气候好,宜居城市多。

以世界宜居城市排名为例,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珀斯,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新西兰的奥克兰,常年霸榜前十。

当然,也有人会看不上这些地方:

比如美国福利差,看病太贵了,加拿大冬天漫长,不适合老人,新西兰太寂寞了,容易得自闭症,澳大利亚则有排外倾向……

事实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国家,关键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追求的是什么?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对移民来讲,四国都有其独特的定位,用一句话形容就是——

“美国是奋斗者的天堂,新西兰是躺平者的圣地,

加拿大是技术移民的理想跳板,澳大利亚是投资移民的最佳去处。”

首先美国,市场广阔、赚钱上限高,对于有技术、有能力,愿意奋斗的人来说,那是天堂。

但美国也有另一面,福利少,社会问题严重,税率相对高,并不适合养老,也不适合缺乏技能的普罗大众。

因此赚到了钱,去其它地方养老,才是最佳选择。

新西兰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风景美、环保佳,同时物价低、文化多元包容,对低收入阶层很友好。

另外在失业率方面,新西兰低于美加,法定最低起薪又高于美加一大截,堪称躺平者的圣地。

更重要的是,新西兰是四大移民国中,技术移民难度最低的国家,非常适合普通蓝领、低技术阶层的移民。

如果你是个性格内向,有社交恐惧症的宅男宅女,那更是完美配对。

当然,新西兰也有它的问题。

远离主流市场,是这个星球上最孤独的发达国家,导致它的职业天花板较低,也是精神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因此新西兰的精英人群,都喜欢往澳大利亚跑。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国居中,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国土面积都很大,人口少,导致人均矿产量极为丰富。

因此医疗福利等各方面都比美国好,除了职业上限不如美国,其它方面吊打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国家。

两国也有几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科技和服务业发达,无论是技术移民还是养老,都合适。

相对而言,澳大利亚更适合养老和投资移民。

第一是气候环境,加拿大偏冷,风景以雪山、湖泊、瀑布和极光为主,更适合年轻人的探险。

澳大利亚偏暖,一年四季都有阳光与海滩,在黄金海岸游泳,在大堡礁潜水,都是世界级的度假选择。

第二是福利,澳大利亚政府太有钱了,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先进程度,连加拿大都要自愧不如。

第三是税率更低,以中等收入群体的平均税负率来计算,加拿大28%,美国27.6%,澳大利亚23.6%。

澳大利亚明显比加拿大要低一档。

因此综合来看,如果你是个有钱人,澳大利亚会是个理想的投资移民和养老目的地。

当然,澳大利亚哪里都好,唯一不好的是跟美国佬类似的白人至上主义,对华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

不过这个问题,未来也是可以改变的。

由于其人口基数少,只有2600万,离亚洲又近,近年来亚裔占比提升的速度很快,多元文化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相比起来,在文化的多元包容上,加拿大走在了澳大利亚的前面,温哥华更是几乎成为了华人为主的城市。

这里的重要区别在于,澳大利亚二战前的移民几乎全部来自英国;

而加拿大,是法国人先殖民的,早在1608年就建立了法国的第一个魁北克殖民政府。

直到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签订《巴黎和约》,加拿大才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基于这段历史和政治现实,加拿大采取了英法双国语政策,1988年通过了《多元文化法》,多元化从此成为了主流。

根据近几年的人口统计,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华裔人口占比都在5%左右。

不过,澳大利亚华裔是第二大移民,仅次于英国裔;

加拿大华裔却是第四大移民,排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族裔的后面。

另外,加拿大的科技产业更发达,就业机会面更广,门槛相对低,可以借此跳转到美国,都是受技术移民欢迎的点。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除了资源行业以外,制造业和科技产业都很发达。

在GDP中,加拿大非资源相关行业的贡献度在85%以上,在货物出口中,加拿大非资源商品的占比为60%。

在汽车、航天、化工、药品、软件等行业上,加拿大都是澳大利亚仰望的存在。

下面,我们对加拿大的资源和非资源产业,逐一扫描:

先讲资源产业。

农林牧渔方面,加拿大的草原不如澳大利亚,因此畜牧业是比不过的,但其它方面都更强。

加拿大的农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6.9%,是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拥有世界第三大森林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巴西),拥有世界三大渔场之一,是第七大渔业出口国。

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油菜籽和菜籽油、木材和新闻纸、猪肉、海鲜(龙虾、螃蟹)。

矿产资源方面,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国。

最有价值的矿产包括:世界第一的钾矿,可采储量42亿吨;还有世界第三的铀矿、第六的铁矿、第九的黄金。

在金属矿产方面,加拿大是比不过澳大利亚的,不过油气资源要更丰富。

加拿大的原油储量1677亿桶,世界第三,仅次于委内瑞拉和沙特,不过98%以油砂形式存在,提炼成本高,环保问题较大。

由于加拿大的环保法规严格,导致它的油气资源都是挖出来直接运输到美国去加工。

这就导致加拿大资源类上市公司独特的生态:

加拿大有很多能源类上市公司,其中市值最大的两家都是做能源运输的,即安桥能源、TC能源。

它们通过建设数千公里长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将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油气运送到美国各地的炼油厂。

加拿大也有很多矿产类上市公司,不过TOP4都是从事贵金属黄金业务的,包括巴克里黄金、弗兰科-内华达、Wheaton Precious Metals、Agnico Eagle Mines。

矿产类市值第五的是Nutrien,世界最大的钾肥公司,占全球钾肥产量的20%。

加拿大的水资源也极为丰富,拥有世界淡水资源的7%,水力发电量位居全球第二,水电占了总发电量的60%。

高污染的油气资源卖给美国赚钱,自己家里用廉价又环保的水电,实在太会过日子了!

再讲非资源产业。

相比澳大利亚,加拿大的人口更多、跟美国一体化的市场、工资成本相对美国较低、工业化受美国辐射,等等这些优势都是澳大利亚所无法比拟的。

也因此,加拿大的工业和科技产业都要更发达一些。

澳大利亚的工业化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开始,加拿大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

尤其是加拿大国父、第一任总理约翰·麦克唐纳任内(1867-1873,1879-1896),推出了西部大开发、修建横贯东西的铁路、保护关税三大国策。

跨大陆铁路的修建意义非凡,一方面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人们愿意移居到西部,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本土重工业的需求,再加上适当的关税保护、廉价的本土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加拿大的工业化发展很快。

到一战的时候,加拿大已经建成了5.5万公里的世界第二大铁路网,成为一个先进的发达国家。

当时的加拿大人曾自豪的宣称:“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加拿大的世纪。”

当然,我们都知道,由于人口规模的限制,20世纪并未成为加拿大的世纪,但加拿大仍然享有了世界第一流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1960年,加拿大人均GDP仅次于美国、新西兰,排名世界第三。

到今天,在加拿大的资本市场里,加拿大国家铁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仍然是市值排在前列的两家巨无霸型公司。

而在加拿大的制造业中,目前规模最大的是汽车业,汽车是加拿大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出口商品。

主要原因在于,加拿大劳动力相对美国便宜,运输便利,因此美国三大和日本两大汽车企业都在加拿大建了工厂。

一些本地汽车零配件企业也逐渐成长了起来,麦格纳如今是世界第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仅次于德国博世和日本电装。

麦格纳号称是汽车界的代工之王,每年为别人代工生产数十万辆的Jeep大切诺基、奔驰M级、宝马X3,以及阿斯顿・马丁Rapide等汽车。

除此之外,它的业务包括动力总成、电子系统、座椅、车身、底盘……除了没有自己的品牌,汽车任何一个部件甚至全部,它都在做。

你很难想象,这个汽车界的劳模,是一家模具厂Multimatic从获得通用汽车的一个遮阳板金属支架的小订单开始的。

自1960年起步,到1969年的金融危机中抄底并购美国军工企业麦格纳电子,随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麦格纳国际”,这家加拿大的模具厂从此走上了逆向扩张的金光大道。

其中最重要的是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对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的收购,其旗下的奥地利格拉茨工厂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柔性汽车生产线,这也是麦格纳“代工之王”的来源。

加拿大的科技产业,享有优势的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航空航天产业。

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飞机生产国,庞巴迪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支线飞机制造商,CAE是世界最大的飞行模拟器软件供应商。

第二是软件互联网产业。

加拿大和美国的教育、科研人才交流密切,因此在TMT(科技、通信、媒体)产业上高度发达。

目前加拿大排名第一的软件公司是电商云端平台Shopify,市值600亿美元,2021年疫情泡沫时曾高达2200亿美元。

Shopify的创始人Tobi Lutke是加拿大2022年富豪榜的十大首富之一。

在这个榜单上,十大首富中有三位来自软件行业。

除了第十的Tobi Lutke,还有第七的Mark Scheinberg,他是世界最大的在线扑克牌公司PokerStars的创始人。

2014年的时候,他卖掉了公司,转身成为房地产店投资人,在2017年的牛市高位买了大量的旅游资产。

包括多伦多市中心的汤普森精品酒店、西班牙马德里的商业地产项目Centro Canalejas、哥斯达黎加的一个豪华度假村,以及一堆豪华游艇。

另一位富豪是排名第一的华裔赵长鹏,他是世界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的创始人。

这几年里,他的财富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几年前还在业界毫无名气,2022年已挤进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前20名。

加拿大有非常多扎根于细分领域的软件龙头:

比如世界第五大IT外包企业CGI Group,元宇宙游戏第一股Roblox,微内核操作系统龙头QNX;

设计排版软件龙头CorelDRAW,三维特效软件龙头Houdini,数学和工程计算软件龙头Maple;

电力软件龙头CYME,石油工业软件龙头CMG;

电磁场仿真软件龙头Infolytica,地质勘探软件龙头Geosoft,卫星遥感分析软件龙头PCI Geomatics,海洋测绘软件龙头CARIS,岩土环境仿真软件龙头GeoSlope……

可以看到,加拿大在工业和矿业软件领域尤其发达,产品体系相当完善。

在加拿大众多的软件龙头中,有一家堪称是软件届的投资大师,靠着收购策略一路壮大为市值500亿美元的巨头。

这便是星座软件(Constellation Software),仅次于Shopify的加拿大第二大科技公司。

这家公司在2006年上市,当时已经累计收购了45家公司,总收入1.65亿美元,市值约2.75亿美元。

17年后的2022年,它的收购数量增加到800家公司,年营收超过50亿美元,市值增长到了500亿美元。

平均每年收购30-50家公司,营收增长了30倍,市值增长了180倍!

这家公司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仅业绩增长强劲,年化收益回报率在30%左右,而且业绩非常稳定,很少导致股价的大起大落!

看看星座软件的股价K线图,再对照Shopify,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更愿意安心持有星座吧。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星座软件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专注于垂直市场收购整合的软件公司。

所谓垂直市场,是相当于横向市场而言的——

在软件行业,横向市场软件是诸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之类的通用型软件,可用于各种行业。

垂直市场软件(VMS),则是针对某个细分行业的特定需求而开发和定制的。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横向市场软件的需求巨大、利润丰厚,是孕育巨无霸型企业的汪洋大海,因此竞争也很激烈。

而垂直市场软件,市场需求要小得多,很多行业软件的客户量是有限的,天花板很低。

这就造成一个结果: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很快就遭遇了天花板,如果不能拓展其它业务的话,就永远只能成为一家小而美的企业。

每年的利润和现金流都不错,但缺乏增长前景。

于是大玩家和大资本对这些领域都缺乏兴趣,VMS企业们也抱持着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岁月静好。

星座软件的创始人马克·伦纳德(Mark Leonard)曾是一名风险投资人,在风投公司Ventures West工作。

1980年代软件行业兴起的时候,他主导投资了一系列创业型软件公司,当时对这些革命性的软件技术抱以极大的热情和想象力。

但是当风口过去,资本退潮,一切并未如想象般理想。

软件行业确实孕育出了像微软、甲骨文等数千亿美元的龙头大公司,但更多的,是多如牛毛的遇到了种种发展瓶颈的小公司。

全世界的行业成千上万,几乎每一个都需要通过软件管理来提升效率:

比如高等教育、图书馆、旅行社、汽车俱乐部、纺织品和服装、矿产、医院、时装零售、警务、养老院、酒店、餐饮、汽车经销商、码头港口、水疗会所、健身室……等等。

伦纳德统计了一下,发现在垂直软件市场,年销售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的小公司竟然有数万家之多!

绝大部分都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公司。

其中现金流良好,业绩稳定,在行业中处于第一或第二名,具有整合潜力的企业至少有10000家。

当数据统计完后,一个伟大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渐渐形成。

那些年,伦纳德一直在读巴菲特的书,深受巴菲特思想的影响,他认为——

这些小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增长前景有限,但是拥有着巴菲特思想中所提到的强大护城河。

垂直软件是一门成熟稳定的生意,进入壁垒很高:

第一,这些产品的开发周期很长,想做出体验好的产品,要不断基于客户需求去改进迭代;

第二,现有客户对软件的依赖性很强,切换成本高且耗时,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更换。

这就导致在许多细分行业,通常都是被两三款软件垄断着整个市场。

许多细分行业的客户,使用软件的期限都是伴随终生的,粘性极其强大。

因此,垂直软件的毛利率通常都很高。

这么好的生意模式,仅仅因为缺乏增长潜力,就被资本市场打入了冷宫,估值极为低廉。

这就是当下的局势:极为分散的市场+好公司+好价格——

如果能创建一家控股公司,专注于对它们的收购整合,从而不断扩大在整个软件行业的市场地位,那么随着行业想象力的打开,估值也将获得大幅提升。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啊!

越想越兴奋的伦纳德马上辞职,从一个跳槽到安大略省养老基金OMERS的老同事那里,募到了2500万加元的创业资金,去实现他打造软件帝国的梦想。

那是1995年,第一年他收购了一家名为Trapeze的小公司,这是个为北美公交部门提供路线调度软件的供应商。

第一笔收购,让星座软件获得了700万美元的年收入。

就这样,一家接着一家的谈收购,然后将它们纳入自己越来越庞大的产品系列中,同时削减冗余成本,提高资金效率。

他的经营策略是:只买,不卖,长期持有。

所有买入的软件资产,都会被分门别类的归入相似的板块中,由六个业务部门来运营:Volaris、Harris、Jonas、Vela、Perseus和Topicus。

每个业务部门,本质上都是由数十家以上的小软件公司组成的控股企业,就像一个微型星座;

管理是相对松散的,灵活度很大,总部从不插手下面的具体运营,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行业的市场变化。

顶端则是总部,犹如银河系的内核,主要负责收购战略和人事调整。

绝大部分的收购资金都来自自由现金流,毕竟软件公司的利润都很好,因此几乎从不融资,也没有负债。

即使在2006年IPO上市的时候,星座软件也没有融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早期投资者能获得一个方便退出的机会。

就这样,从第一年的营收700万美元开始,不断滚雪球,到2021年已高达51亿美元。

据业内报告分析,这些营收增长中70%来自收购,20%来自新增订单,10%来自价格上涨。

绝大部分的收购标的,收入在100-500万美元之间。

收购交易的规模中值为330万美元,历史最大一笔交易也仅为7亿美元,第二、第三大交易的规模也不过2亿美元量级。

由于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近年来的收购数量越来越多,2020年为90家,2022年是134家。

至今,星座软件累计收购的公司已有800家,而伦纳德的拟收购数据库中还有一万多家公司在等着呢,这是一片值得仰望遐想的灿烂星空。

伦纳德是个低调的人,早年生活鲜为人知。

只知道他在1970年代就读于安大略省一所普通公立大学,半工半读完成的学业,曾经做过市政公园管理员、保安、家具搬运工、仓库员工和泥瓦匠助手。

因为要花很多时间去兼职赚钱,导致经常休学,他的大学学位花了7年才获得。

虽然穷,但他志向远大,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仅仅商业历史和传记方面的书籍就阅读了400多本,他认为阅读是对他帮助最大的技能。

在所有的商业英雄中,罗伊·汤姆森是他最大的偶像。

罗伊·汤姆森是加拿大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40岁前曾经历了三次公开的失败,随后通过不断的抄底购买,把他的家庭变成了加拿大最富有的家族。

罗伊·汤姆森关注的是媒体行业,一生买入了200多份报纸,被誉为加拿大的“默多克”。

伦纳德30多岁开始创业,渴望着能够像汤姆森般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那是他孜孜不倦地去奋斗的最大动力。

经历了二十年的滚雪球,帝国雏形渐显,如今的伦纳德留着一把甘道夫式的胡子,仙风道骨。

伦纳德虽然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但他在2008-2017年间写了十年的《致股东的一封信》。

这些股东信在西方企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很容易让人想起巴菲特、贝佐斯两位投资大师流传在世上的那些信件。

如果你认真读过这些信,会发现他们的观点是极其接近的。

在2008年的第一封信中,伦纳德便写道:

“我经常被问到为什么星座软件会买入其他软件上市公司的少量股票。

答案很简单:价值。

我们直接收购了70多家私人软件公司。然而,我们也曾10次买入软件上市公司的少数股份。

通常,这些少数股份的购买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每股价格也远低于我们为整个业务支付的价格。

当我们购买一家企业的一部分时,我们的目标与100%购买时相同,即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吸引力的资产的永久所有者。

如果我们被允许加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我们愿意签署一份协议,限制我们主动提出收购要约的能力。”

收购,跟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本质是一样的,因此星座软件既从事收购,也会炒股。

关键是:是否存在低估的买入机会。

“我们专注于收购那些拥有两位数增长和良好利润记录的公司。当我们能够找到一家具有这些特征和良好管理的行业领先公司时,我们将支付高达1.25倍的现金收入。如果没有这些特征,我们会打折”。

最高1.25倍市销率,这就是伦纳德的买入标准。

在寻常年份的股市中,这样的价格是很少见的,但据业内分析师的估计,该公司的平均买入价格仅为0.8倍市销率。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耐心的等待。

星座软件有一个庞大的标的数据库,如前文所述有1万多家公司,定期跟它们沟通交流,了解它们的近况,并表达了购买意愿。

这些公司中,有许多是创始人经营了一辈子的企业,含辛茹苦的将企业带大,拥有成熟的团队、产品体系和业务关系。

创始人老了,想退休享受生活,但却缺乏可以托付的继承人。

要么没有儿女,要么儿女们志向不在此,或缺乏经营才能,或对职业经理人不放心……

种种问题,导致他们难以找到一个理想的接盘者。

星座软件这时候介入,告诉他们,我们会继续壮大你的生意,将它做大做强,我们会继续让原有的团队来管理,不会大幅裁员,不会出售,不会毁了你一生的事业。

你也可以继续持有我们的股份,获得资本增值的机会,这是个双赢的好事。

这种情况下,创始人们往往愿意以优惠的价格退出。

由于这个市场缺乏竞争对手的加价刺激,星座软件可以耐心的等待,尤其是行业周期性低谷出现的时候,估值价格更是会便宜到让人睡觉都想笑醒。

另一种情况是,大公司在牛市时跨界收购的非理性资产,最后发现既没有协同效应,文化冲突也激烈,于是在行业低谷时,被迫选择资产剥离。

“对我们来说,最有利可图的收购是不良资产。”

“我们从企业供应商那里最具吸引力的收购,似乎发生在经济衰退期间。”

伦纳德在股东信中,多次反复强调。

牛市高潮,价格昂贵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伦纳德是如此回答的:

“(2017年)一切都很昂贵,而且我们可以投入一些美元的规模似乎都很高。

我认为我看到的一个数据点是,平均垂直市场软件公司的收入是3.8倍,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估值往往相当高。”

"你显然希望耐心等待机会,问题是,如果现金闲置不动,就不能为股东带来回报,你可以把它还给他们,让他们投资。

我之前将其归类为董事会愿意忍受的尴尬程度,因为我们坐拥现金,人们开始吵着要通过股息或股票回购来分配。

我想你知道我对大多数股票回购的看法。所以我的首选是持有现金。"

伦纳德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读者,伟大的公司并不总是伟大的投资,高倍数和市场狂热可以消除最佳公司的安全边际。

“当公司开始以每股收入的5至6倍的价格交易时,是时候担心了。”

“如果我们找不到符合最低利率的替代品,我们应该乐于持有现金。”

对于使用杠杆,伦纳德是很谨慎的。

他认为虽然一些债务工具在纸面上便宜且“长期”时很有吸引力,但在最糟糕的时候,它们复杂的契约可能会导致技术性违约。

这种结果将是投资者的末日,应该远远避开。

只有唯一一种情况,即当经济放缓、信贷枯竭和资本外逃带来的熊市,导致买家稀缺,价格极度便宜,同时债务是长期的、不可赎回的,并且可以选择暂时推迟利息支付的,他才不会反对债务融资。

当被问及牛市高估值的合理性时,伦纳德表示:

区分价值和动量是有帮助的。虽然后者是一种可行的策略,但它更多地取决于情绪,而非逻辑。

“你不可能是正常的,并期待不一样的结果。”

当你持有的是跟市场主流共识一样的观点时,你不应该期待获得超出大部分人的收益。

唯有勇于跟市场主流对抗,坚守逆向投资的原则,才能跑赢市场。

星座软件犯过的最大错误是什么呢?

第一个,他提到了在星座软件早期时筹集过多资本的错误,这导致了现有管理团队股份的严重稀释。

第二个,是在收购某家软件公司后不久,又卖掉了。虽然他们喜欢这家公司的生意和团队,但在早期对自己的能力不太自信,选择了速战速胜。

这是他们唯一一次出售,有损于他们长期持有的定位和理念,以后再也没有过类似的行为了。

最疯狂的交易是什么?

他们收购了一家位于北美的公司,结束交易一天后,所有创始人和员工都离开了。

那些人创办了一家新公司,并联系了所有客户,让他们转投新公司。

事实上,收购交易市场有着很多的坑,比单纯的股票投资要复杂得多,但伦纳德一直在全力以赴,以打造他梦想中的软件帝国。

这个帝国在日渐的壮大,但伦纳德在加拿大的富豪榜中排名并不靠前。

主要原因是,作为公司创始人,伦纳德仅仅持有150万股股份,占比很低,几十年来也不领取薪水,没有绩效报酬,两袖清风。

在2022年的福布斯十大富豪中,加拿大靠投资赚到数百亿资产的,有三个人。

第一位,是排名第四的David Cheriton。

他是谷歌的天使投资人,在早期向谷歌投资了10万美元,然后一路躺赚,目前资产超过了一百亿美元。

他的人生非常简单。

1950年代出生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中产家庭,一路读书,最后在滑铁卢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

1981年去了斯坦福大学当老师,十几年后的1995年,参与创建了一个叫做 Granite Systems 的公司。

那时候正是美国互联网革命的高潮,雅虎、AOL等创业公司如星火燎原之势兴起,资本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到处都是拿钱进场抢风口的机构。

14个月之后,Cheriton的创业项目以2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思科。

他继续回到学校当教授,后来他跟人回忆起那段经历:

“在我做教授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完全没有什么钱可以用来投资。

好像是一夜之间,我从需要担心怎么还房屋贷款,到还清贷款,再也不用想贷款的事。”

从那时开始,就有斯坦福学生来找Cheriton教授,请他投资他们的公司,或者就是简单地请他给些意见。

1998年,还在斯坦福上学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位谷歌创始人)找到Cheriton,在他家里展示了他们的创业项目。

Cheriton教授当场开出了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支持这家还没有走出宿舍的小公司。

不过,直到今天,他从未变现过在谷歌的投资,持有时间已经长达25年。

他的生活非常低调和朴素,日复一日的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

日常穿着牛仔裤,骑自行车上班,住在一个老房子里,30年从未搬过家,出远门会开一辆老式本田车。

虽然身在科技革命的中心,但Facebook、Twitter、LinkedIn这些潮流产品,他一个都不用。

他甚至坚持自己理发,理由是自己动手比较简单,可以节约一些时间。

他曾表示,“我觉得在投资方面我非常幸运,但在花钱这个问题上,我的思维方式跟乞丐没什么两样。”

加拿大首富榜上的第二位投资人,是排名第三的Jim Pattison。

他是加拿大最大私营企业吉姆·帕蒂森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兼唯一所有者,净资产122亿美元。

他的公司旗下资产包罗万有,涉及25个行业:包装、食品、林业、渔业、港口、煤炭、广告、主题公园、汽车经销商……相当丰富。

这些资产几乎都是抄底买入的,因此人送外号:“加拿大巴菲特 ”。

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Pattison和巴菲特的合照,上面有巴菲特的签名,以及潦草写下的一句话:

“致一个像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ne’s)一样有意思的创业者。”

今年已经96岁的Pattison,出生于大萧条前的1928年。

他跟巴菲特是同时代的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比如都当过送报员、挨家挨户推销报纸。

但他的起点要更低。

1930年代时,加拿大的失业率超过32%,生活极为艰难,父母的工作时有时无。

Pattison从小就在狭小的阁楼里长大,年纪轻轻便承担起家庭的责任,7岁上学的同时开始送报,在学校停车场卖甜甜圈。

中学期间,他在罐头厂、包装厂打零工,当过在山上架桥的工人,在铁路担任餐车服务员,在加油站洗车等各种各样的工作。

1949年,他去了一家通用汽车经销商负责卖车,将卖车赚到的钱用来支持自己的大学学业。

他最终在那家汽车经销店工作了十几年,非常热爱这份工作。

当1961年他听说附近另一家经销店遭遇经营困境,被迫要出售的时候——

Pattison将自己的房产和人寿保险单作为抵押,向加拿大皇家银行贷款了4万美元,买下那家汽车经销店。

那一年他33岁,这是他建立庞大企业帝国的第一步。

当他买入时,恰是北美大陆一次典型的熊市底部,这轮衰退从1960年4月开始,持续至1961年2月见底。

当时美国的失业率高达7.1%,加拿大1961年的人均GDP从2259美元下跌至2240美元。

随后,肯尼迪总统在美国推出了刺激性财政政策,经济回暖,加拿大经济也在1962年实现了7.43%的GDP罕见增速。

繁荣迅速回来了。

1962年,他赚了2.9万美元,到1968年40岁时,他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

借助这第一桶金,他逐步开始了抄底收购之路:

1965年,买下了温哥华一家小型广播电台CJOR,这有助于他投放汽车销售广告。

1967年,熊市再次来袭,当年GDP从1960年代平均6.5%的增速大幅下跌至3.09%,逆风之下他全力出击,将一家户外广告公司Seaboard advertising收入囊中。

在整个1970年代,尤其是石油危机期间,他都将抄底的重心放在了汽车经销商网络和户外广告媒体上。

两块业务形成了协同效应,户外广告牌既可以对外出租,也可以在无人投放广告时打自己的汽车销售广告,由此便建立起流量-转化的闭环,提升了经营效率。

逐渐的,他发展成为了加拿大西部最大的汽车经销商,经销品牌包括通用、丰田、雷克萨斯、斯巴鲁、大众、沃尔沃、奥迪等十几个,甚至还在卖约翰迪尔的拖拉机。

他的户外广告公司发展的甚至更好,目前运营着加拿大40%以上的广告牌、公交线路板和商场灯箱。

Pattison对媒体生意非常看重,除了户外广告外,还累计收购了43个广播电台、3个电视台,以及一大堆的杂志。

毕竟媒体是流量之源,拥有了流量,才可以和更多下游资产形成1+1>2的效应。

进入1980年代初,加拿大经济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1982年甚至出现了战后第一次GDP负增长:-3.19%。

摆在Pattison面前的,是遍地的金子。

他的收购也变得更为多元化,连锁杂货店、鱼罐头厂、饮料制造商,不一而足。

1985年,他动用了全部现金储备,进行了至今影响力最大的一笔收购:Ripley国际。

这是一家颇有影响力的娱乐公司,旗下资产包括由“Ripley信不信由你”IP延伸出来的13家博物馆和水族馆,一年接待游客1500万,还有年销量数百万册的小说、漫画,和棋盘游戏等其它衍生品。

Pattison当时的收购价很便宜,只有1700万加元。

后来他又买进了大灰狼水上乐园度假酒店、《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家游艇公司,将这些资产统统放到了旗下娱乐业务部门。

1990年代,他的目光转向了食品和包装资产,连续收购了Coroplast、Montebello、Buy Low Foods等多家包装和食品企业,年销售额增加到数十亿美元。

到今天,吉姆·帕蒂森集团已收购了200多家公司,组成了8个部门:

广告和媒体;汽车和农业设备;娱乐;食品饮料和药店;森林产品和港口服务;包装;杂志和书籍批发;品牌设计和标识制作。

这些资产,按现代投资理论来看,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生意。

比如汽车经销店、户外广告、包装、标识制作,都是护城河很浅的生意;

森林产品、港口、杂志和书籍批发,更是典型的夕阳行业,增长前景非常有限。

Pattison买入的主要理由,就是便宜。

他曾对媒体说:

“任何商品都会上涨,也会下跌。

我们参与了Slocan(森林产品),当时,它经历了一些艰难时期,股价相当低。

我们开始买入一些Slocan的股票,然后又买了一些Canfor的股票。”

后来,他干脆将Canfor和Slocan两家森工企业都买了下来,加上温哥华煤炭港口Westshore Terminals,整合成森林产品和港口服务部门。

一旦买下来,他便会强势的推进削减成本的措施。

在收购了Westar的控制权后,Pattison关闭了总部,并将那里的高管层几乎全部裁掉,只保留了一个人。

到今天,在这个数万名员工、年营收数百亿美元的企业帝国,总部也只有十几个高管。

当然,Pattison的投资也并非全部成功。

在1969年的时候,他的一家控股公司Neonex曾试图收购多伦多枫叶磨坊公司,但未获成功。

收购导致了一系列诉讼,历时13年才得以解决。

这个过程中,Neonex的股价从45加元的高点下跌了80%,连带让Pattison的信誉受损,银行断贷,一度陷入破产危机。

或许是这番经历让他受伤太深了,导致其最终私有化了旗下的大部分资产,低调经营。

如今年近百岁的Pattison仍然每天都在工作,包括周末。

他有时候会一个人驾驶着皮卡,驰骋数千公里,去巡视他遍布在加拿大广袤国土上的汽车经销店、食品店或博物馆。

更多时候,则是坐在总部大厦十八楼的办公室里,俯瞰温哥华的海港和连绵的森林。

举目所见,都是他的资产。

当彭博社记者问他是否休假时,Pattison回答:

“嗯,我一年有365天的假日。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那就不是工作。”

加拿大首富榜上的第三位投资人,是排名第二的大卫·汤姆森和他的家族。

汤姆森家族在世界上享有巨大的名声,数十年来一直被列为加拿大最富有的家族,也是世界十大首富家族之一。

2022年,这个家族的资产为492亿美元,主要来自财经媒体龙头汤森路透、加拿大贝尔电信的股份,以及《环球邮报》等媒体资产。

因此,这个家族也被称为“加拿大的默多克家族”。

不过跟默多克归于平庸的后代相比,汤姆森家族三代兴旺、代代精英的传承,才是真正的厉害。

我们从家族的第一代说起。

汤姆森家族的祖上是从苏格兰移民来的,直到1930年代才开始经商,创始人名叫罗伊·汤姆森。

没错,这位罗伊,正是星座软件伦纳德的投资偶像。

罗伊1894年出生于多伦多,早年经历坎坷:

最开始打算去当兵,但因为视力不好,被拒绝了;

接着打算租个农场当农民,结果也失败了;

最后走投无路,转行成为一名收音机推销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年也没有卖出几台收音机。

这便是罗伊在40岁之前著名的“人生三败”,鼓舞了无数的加拿大创业后辈,包括伦纳德。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罗伊决定去安大略省北部的偏僻乡村作最后一搏。

没想到,那些地方由于人烟稀少,根本没有同行的推销者竞争,导致他的收音机一下子卖出了不少。

这让罗伊意识到了商业的本质:跟市场主流逆向而行,去人烟稀少的地方,才能挖到属于你的那些金子。

随后,由于安大略省北部偏僻荒凉,能收到的电台很少——

1931年,为了卖收音机,他自己动手,花掉200加元购买了一套无线电发射装置,搭建了一个小型广播电台CFCH。

汤姆森媒体帝国的第一块砖石,便这样建立起来了。

他对媒体行业的兴趣日渐浓厚,在1934年的大萧条时期抄底购买了一份地方报纸《 Timmins日报》。

如此抄底上瘾,一路并购下去,到1950年代已经拥有了数十份报纸,并担任加拿大日报出版商协会主席。

1954年,罗伊搬到了英国,开始大量收购英国的核心资产,1957年买下苏格兰电视台,1959年买下《泰晤士日报》。

就这样,到1960年代的时候,罗伊手里已经拥有了200份报纸、160本杂志、28家电台和电视台,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媒体帝国。

到他的生涯晚年,收购的目标进一步扩大:

1965年进入航空领域,收购了大不列颠航空,1971年进入油气领域,参与北海油气开发……

1976年罗伊离世时,他的商业帝国已拥有5亿美元的资产。

这些资产的继承人,名叫肯尼斯·汤姆森。

1923年,他出生在多伦多,二战期间应征当兵,成为一名空军战士(完成了父亲未实现的梦想)。

战后,他被送往剑桥大学读书,1947年硕士毕业,然后回到加拿大,从一名报社记者开始锻炼,逐步上位接管了整个集团。

但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是,这位被创始人精心打磨的接班人,一上台就开始了与创始人完全不同的逆向操作。

他竟然将老爸积累了半个世纪的资产,疯狂变卖。

1981年,他将家族金字招牌《泰晤士报》以及相关报纸一股脑儿全卖给了默多克;

1995年,又将旗下的19份报纸卖给了霍林格公司;

2002年,再将加拿大和美国的130份报纸全部出售。

不仅如此,肯尼斯还将老爸职业生涯后期买入的石油、天然气、旅游和零售等资产一一变卖,全部清空。

这个富二代到底想干什么?

说实话,从投资的角度而言,肯尼斯卖出的时间点并不好,几次三番卖在了周期低点。

这是他投资上的一个败笔。

或许是因为年轻,又或者从小富养,对价格并没有太纠结,但这个接班人绝不是败家子。

他是有着自己的野心和思考的。

相对于好价格,他更看重的是资产的质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商业精英,他不愿意将资产固守在日渐衰落的报纸媒体上。

也不愿意,持有一大堆庞杂、却毫无相关性的能源或航空资产。

他决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

1985年,收购Gale信息公司;

1987年,收购Sweet & Maxwell、Carswell、The Law Book Company等法律出版公司;

1992年,收购Micromedex数据库、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SCI科学引文索引的发布单位);

1994年,收购Information Access Company、The Medstat Group;

2000年,收购Greenhaven Press、Lucent Books、La Ley、Primark、Carson Group、lOB、Didog、Prometric……

这些资产,全部都是各种专业出版社、电子信息供应商,足足有数百家之多。

很明显,他要将自己的帝国版图从面向大众的纸媒,转向专业门槛更高、护城河更深的科学出版社和数据信息领域。

到2003年,这个帝国逐渐被搭建完成,由4个部分组成:

法律信息和出版部门,2003年营收31亿美元,占40%,规模最大;

教科书和电子学习产品占27%;金融信息占20%;科学和医疗卫生部门占10%。

从交易的时点来看,基本上是毫无规律的,既有周期高点的买入,也有周期低点的买入。

就像是一个普通投资者的定投计划,只要有了现金,有了合适的标的,随机定投,通过优质资产的成长性来抚平周期波动。

如此从1976年接班,到2006年撒手西去,30年时间资产水涨船高,为家族第三代留下了一个更辉煌的帝国。

这个帝国紧紧围绕着律师、银行家、科学家等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他们无法离开的生产力工具体系,由此享有了更高的利润率。

2006年,按福布斯统计,汤姆森家族拥有196亿美元资产,排名世界第九位。

在他前面的第八位,是“中东巴菲特”阿瓦里德王子,在他后面的第十位,是“香港巴菲特”李嘉诚。

在2006年汤姆森集团的年报上,家族第三代接班人大卫·汤姆森写道:

“父亲留给公司的遗产是发现新机遇的决断力,以及抓住机遇的勇气”。

“世界在改变,环境在改变,企业在改变,我们自己也在改变。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只有这一点永恒不变”。

其实早在2002年,二代肯尼斯就已经逐渐将生活重心转向了艺术品收藏,而将庞大的家族企业交给儿子大卫打理。

作为富三代,大卫有着和肯尼斯类似的培养计划,21岁就被安排到基层轮岗,熟悉业务,循序渐进的打磨。

大卫上任后的作风,和年轻时的肯尼斯简直是一模一样。

他也将老爸积累的资产大肆甩卖:

2006年,宣布将专营教科书和电子学习产品的第二大业务部门的出售计划;

2007年5月11日,以77.5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英国私营企业Apax Partners Worldwide和加拿大养老基金OMERS Capital Partners Inc.

当时正处于牛市高潮,因此卖出了个不错的价格。

现金到手没几天,同一月,汤姆森集团再次宣布,已达成对英国路透集团的收购交易,以177亿美元的成本务求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供应商。

年轻人总是那么的心急,缺乏耐心。

但年轻精英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对资产质量有着更挑剔的眼光。

路透社显然是比教科书出版社更优质的核心资产,它拥有一个强大的品牌,在财经资讯领域已经耕耘了160多年,享誉国际。

路透社的创始人叫保罗·路透,早在电报出现之前就靠一支由45只信鸽构成的传输队,打造了一个新闻信息组织,被认为是现代传播史上的第一人。

如今,路透社在全球128个国家设有营运点,提供19种语言的新闻,是几乎所有主要新闻媒体的上游信息源。

如此强大的资讯地位,称之为新闻行业“皇冠上的明珠”都不为过。

更值得欣赏的是,百年老牌的路透社仍在努力跟进时代的浪潮,在1960年代与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向市场提供银行债券、股票价格、外汇数据等金融信息服务。

到2000年代,大众新闻业务在路透集团的营收占比已经下降到10%了,另外90%都来自利润更丰厚的金融信息服务。

当然,老牌巨头在新开辟的战线上也有强劲的对手——

由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1981年创立的彭博社,青春生猛,并且更熟悉华尔街的专业需求,因此逐渐在竞争中赢得了上风。

市场份额的流失,加上2001年纳斯达克崩盘后的需求萎缩,直接导致了路透集团2002年2.6亿美元的巨亏。

这一年上台的大卫,认真研究起了路透社。

汤姆森集团也有金融信息业务,业务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彭博和路透。

但三家的竞争是存在区隔的,彭博和汤姆森都以证券、基金、投行为主要客户,强在IT技术,竞争更为直接;

路透的发展虽然相对缓慢,但在银行为主要客户对象的交易产品上具有独特优势。

如果路透的银行产品+新闻资源优势+汤姆森的证券基金产品合并,匹配度很高,绝对能发挥1+1>2的综合优势,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于是在接下来的五年,大卫一边在私底下联系路透集团,打听是否有卖身想法,另一边着手筹集资金,甚至不惜卖掉集团旗下的第二大业务。

如此在2007年,合并计划最终达成,一个涵盖股票、债券、外汇等市场数据,研究和分析服务,横跨电脑、手机平台的金融信息帝国组建成立。

按当年数据,合并后的汤森路透在全球金融信息市场份额高达34%,略微超过了彭博社33%的份额。

汤森路透还有“隐形冠军”——专业信息服务,由法律、税务和财务、科技和医疗卫生构成。

相比起二代肯尼斯时期,汤森路透舍弃了增速较慢、钱景有限的教育部门,围绕着利润率和成长性更好的金融、财务、科技、律师和医生客户群重点投入,打造了一个含金量更高的核心资产池。

随后十几年,在三代大卫的带领下,汤森路透实现完美整合,业绩和股价比翼双飞,最新市值已高达580亿美元。

作为加拿大最富有的家族,汤姆森最近两代人都以低调、节俭、自律、爱好艺术品而闻名。

二代肯尼斯更是优质精英的代表,他不抽烟,不喝酒,常坐飞机经济舱,喜欢在乡间散步,孤独的思考人生。

事实上,加拿大人普遍给外界这么一种观感:

不争不吵,内敛、有教养,默默的赚钱,即使家里有矿,也从不以矿为荣,而更愿意通过知识和技能赚到广阔世界的钱。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