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新增资金的市场陷入内卷,进入1月后新基金发行遇冷

盈在投资 2022-01-22 23:58

今年1月以来,市场新发行基金个数和规模大幅减少。新成立的基金中,规模较大的也仅有兴证全球公司的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A(混合型),规模为59.84亿;排名第二的是中欧基金的中欧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混合型),规模仅有25.58亿。

与2021年基金火爆的时候,“百亿基”、“日光基”频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市场为何会出现新基金发行遇冷呢?它对市场走势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月新基金发行情况

新基金个数方面,股票型基金1月至今成立14只,而去年同月为32只、上一个月为67只;混合型基金1月至今成立17只,而去年同月为72只、上一个月为86只。

募集金额方面,股票型基金1月至今发行份额61亿,而去年同月为606亿、上一个月为306亿;混合型基金1月至今发行份额182亿,而去年同月为3846亿、上一个月为931亿。


基金的申请和批准,同样大幅下滑。尤其是基金批准方面,一月以来仅批准个位数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基金发行依旧会维持在“冰点”。

基金发行遇冷的原因

基金发行遇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无疑是来源于市场回报层面。

根据申万风格指数走势,今年至今三个交易周,维持正向收益的风格为低市净率风格和低市盈率风格,收益分别为3.99%和3.12%。高价、高市盈率、高市净率则成为亏损主力,今年至今亏损分别为8.11%、8.99%、9.05%。

也就是说,最近风格切换到大家并不待见的大盘和传统行业;同时导致个股、主题的赚钱效应变差。个股赚钱效应好的时候,基金盈利也好,市场情绪高涨,新发行基金才变得容易。

新基金发行“冰点”的影响

当增量资金源源不断的时候,市场就容易“百花齐放”;当增量资金流入有限的时候,市场容易进入存量博弈模式,也可以说是存量资金“内卷”。

“内卷”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较大的题材难以为继,市场以推动较小的题材快速炒作为主,光伏、新能、芯片等大型题材12月以来出现回调;

二是日内此起彼伏的轮动明显,波动性较大,但难以走出趋势性行情,宽基指数震荡加剧。

这种时候,基金投资者也容易陷入“情绪低谷”,倾向于“用脚投票”。但如果冷静思考,这种时候明显是更好地参与的阶段;比起在高点的时候比谁更乐观,现在基金的潜在收益明显更高了。

本篇完,喜欢的点个关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