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方又大跌!指增连续负超额,公募会不会更好?

i资管工厂 2021-12-29 00:01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百亿量化私募已经接近30家,这其中绝大部分机构擅长高频策略,但由于高频量价策略容量有限,不少量化私募也在开发基本面因子。这让一些投资人转而思考如果私募也用基本面因子为主,很多高频策略转向了中低频。想想私募管理费高,还有后端carry,如果都是做中低频,是不是选公募更好呢?我们用数据说话。

公募、私募指增产品的策略区别

上周,幻方的指增超额又一次出现了-4%+的情况,一些投资人直接炸锅,表示看见幻方某高管的名字就想打人。

幻方的高管昨晚也在朋友圈化身段子手,表示投资人骂可以,千万别动手,他们在抓紧时间搞研发。

由于9月中旬以来市场成交量高位回落以及行业轮动加剧,最近几个月头部量化私募普遍做不出超额,只是幻方的业绩比较离谱罢了。

反观公募的部分优秀量化500指增产品,年内收益已经不太落后私募量化的产品,如果超额这么难做,那是不是选不提后端carry的量化公募更好呢?

公募的指增产品以基本面量化为主的策略居多,而私募更多则是业绩导向,以高频量价策略为主。

在散户居多的A股市场,过去几年高频量价策略如鱼得水,所以业绩往往都超基本面策略为主的公募很多。

相较于量化私募的灵活性,量化公募有着诸多限制。

比如不能日内反向;不能纯程序化交易;高佣金;选股池约束等等。

但目前头部高频量化私募规模越来越大,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忧策略容量问题,毕竟明汯、幻方珠玉在前,其他量化私募策略迭代也可能跟不上规模的扩张。

而公募指增,基本面量化为主,换手率较低,容量也会大很多。

最近星球里也有投资人向厂长反映,今年几家公募指增业绩不错,还不收超额,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公募指增替代私募指增?

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厂长今天挟一众数据而来,来跟大家好好聊聊公募量化和私募量化的情况。

300、500指增公私募业绩对比

近三年,从指数层面来看,中证500的年化波动率在24%左右,换手率约300%;沪深300分别是22%和100%左右。

这个数据的意思就是沪深300的韭菜难割,私募在500指增这块的优势会比较明显。

事实是这样吗?

就拿星球里朋友提问的这只华夏的500指增产品来看,考虑到私募指增要扣除20%的业绩报酬,确实从成立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这只公募500指增的回报并不逊色

于头部量化私募。

但咱们对比还是得拉长时间线,一年多的业绩说服力肯定不太够。

如果从4-5年的维度来看,即便是量化公募这几年的佼佼者西部利得的500指增产品,它的长期业绩比起最近接连扑街的幻方500指增代表作,依然差了130%+。

西部利得的量化明星基金经理盛丰衍在6月也曾公开表示自己离顶级量化私募还是有显著差距。

500指增看完了以后,咱们再来看看300指增的业绩情况。

按照此前的逻辑,在300指增的领域,公募和私募之间的差距应该会小一点。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厂长招了一只这几年表现拔尖的300指增基金和一众头部私募的产品对比了下,在同区间接近2年的时间里,公募这只产品虽然也大幅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数,但普遍落后了私募300指增差不多30%+的收益。

之前在和一位百亿量化合伙人的沟通过,他表示如果是300指增,更推荐大家配置公募;也有百亿私募人给厂长分析,为什么300指增,私募还是有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法,目前厂长自己,还是选私募的300指增的,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扣除超额的carry部分,量化公募也很难跑赢量化私募。

其实看下换手率也明白,量化公募每年换手最高也就差不多10倍左右,私募即便是规模大了以后换手低,也能有50-70倍。

最近成交量一般加上波动低一些,所以超额难做,但长期来看市场的成交量以及波动率还是会上去,毕竟增量资金是一直有的。

至于A股的机构化,至少还有个3-5年的时间,虽然超额递减是大趋势,但接下来的几年里,每年做出10%-15%的超额依然问题不大。

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最重要

不少量化私募指增产品跟踪指数的仓位基本在5成以下,自由度非常高,在500和1000的增强产品里也会适当做些风格暴露去博取更高的超额收益。

主要是这两个指数里的中小盘股多,相对波动大,韭菜多,高频量价策略“收割”起来,基本就是EASY模式。

由于大盘股较多,300指数的波动相对较小,所以超额也会难做点,公募的300指增产品相对劣势会小点,当然拉长时间线来看,差距可能还是会越来越大。

不过公、私募产品的投资需求不同,其对位的客户群体也不同,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具体而言,公募指增适合资金量不高、投资期限相对灵活的中短期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上还需辅以定投这样的“额外策略”。

而私募指增的面向人群更为专业,它们能牺牲更多的流动性,从而换取更好的长期回报。

实在对指数没有概念,又能承受大点的波动,不妨多考虑下量化的全市场选股产品,长期来看,这类产品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最近一段时间量化不好做,更多还是因为市场环境问题,没有永远躺赢的策略,但多给点耐心,大家的胜率可能就会更高一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