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小讲|分化行情下,量化基金可能是个新选择

霍霍小哥 2021-12-25 00:04

Image

1、分化的2021年

盘点2021年行情,分化绝对是关键词。喝酒吃药,昔日A股的主旋律,到了2021年不再是香饽饽,直接演变成基民心中的痛。港股,年初都想着夺取定价权,然后直接被锤的失去信仰,一路跌一路加仓却不知转折点在何方。

2021年如果重仓了医药互联网、教育等行业,基本一年就属于白折腾,所谓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收益不如货币基金

但实际上,基金的赚钱效应还是存在,哪怕是今年这样的行情,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也有9%(数据来源:ifind,截止12.17),真没有所谓的“跌惨了”那么糟糕。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借助主动基金破解“即要超额收益、又要回撤小,还要逻辑简单”新投资不可能三角难题就成了重要课题。

2、量化名将曲径

关注我的小伙伴会发现平时文章主要都是以基础科普、新品介绍、定量分析等为主,很少提及主动基金。也是觉得除了定性分析外,很难对主动基金去提炼一个成熟的体系,直到听了中欧量化思路的介绍。

最近中欧基金搞了一场2022年度权益投资策略会,基本上中欧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都亮相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可谓干货满满。其中听了曲径关于量化基金的分析后,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非常对我这种理工科的投资思路。虽然前面对量化基金也有些了解,但总觉得比较玄乎和高大上,听了曲径的分享,则是一下子被吸粉。

通过公开材料对曲径有个比较大概的了解:卡内基梅隆大学金融硕士,拥有14年证券投资经历,6年基金管理经验,从业经历包括美国千禧基金投资经理、中信证券从业经历非常丰富。

2015年4月加入中欧基金,现在是中欧基金量化策略组投资总监,以及中欧数据挖掘、中欧量化驱动、中欧互通精选,中欧睿诚基金经理。

擅长量化投资,基于数据搭建科学化数学模型,擅于把握非理性价格偏差,获取无风险套利收益,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精选优质股票,并运用优化模型,严控风险。

3、中欧量化思路的独特之处

下面就是曲径经理在策略会上的分享干货,当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了提炼,提炼了中欧量化思路的三个独特之处,也对我自己后续挑选主动基金有很大的启发。

分享中提到的产品是中欧量化驱动混合(001980)。

1)采用指数增强的手段玩主动基金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不管是主动基金还是被动基金,能赚到钱的都是好基金,所以不应该割裂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更应该发挥两者的长处。

我们知道按照历史数据统计,偏股主动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还是不错的,而且是优于沪深300中证500的表现的。

我们平时自己瞎折腾的效果未必就比偏股主动基金的好,所以如果能有一个策略的目的是能跟上偏股混合的业绩,那就很好了。

中欧量化驱动混合(001980)就是对标全市场的权益投资公募基金,采用指数增强的手段,对全市场的公募基金进行指数增强(来源:中欧基金2022年权益投资策略会直播)。

用指数增强的思路来玩主动基金,既能力争贝塔收益,又能比较明确的争取阿尔法收益,简直就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玩法。

2)分散投资,行业均衡

我们买主动基金除了希望追求超越偏股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外,还希望可以拥有更好的持有体验,不然跟直接买行业主题基金或者指数基金有啥区别。

这就需要基金可以控制好回撤,主要的办法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要分散投资,不光是持股要分散,更需要的是行业要分散。

Image

我们来看下中欧量化驱动混合的重仓股情况,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净资产占比仅为8.55%,年内前十大重仓股净资产占比低于20%(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总结起来就是“持股分散”,特别符合量化的特点。

再回到行业分布上,在周期上游(采掘、农林牧渔、有色金属)、周期中游(钢铁、公用事业、化工、交通运输)、周期下游(电气设备、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建筑装饰、汽车、建筑材料)、消费、TMT等行业等都有分布,总结起来就是“行业均衡”,行业分布均匀,不重仓任何一个行业。

3)更聪明的量化——基本面量化

通过分享,可以了解中欧量化的整体思路。

先是通过不断的专家访谈、上门路演、研究团队资源整合来抽象提取不同行业 的基本面核心逻辑,然后用数理方法实现特定行业模型的构建。

比如汽车行业就会用到专属的汽车数据去建模,钢铁行业会用到特定的高炉开工率等指标建模,养殖行业会用猪存栏量、出栏量、价格等指标建模。

这一套流程下来,相当于用机器训练了一个资深研究员,特定行业系统搭建完成后,这个研究员就能根据行业情况及时做出投资决策建议。

为什么说这是更聪明的领量化,这是因为基本面量化基金,结合了“基本面投资”和“量化投资”的优势,跟传统基本面策略相比,覆盖的行业更广,包括了金融、周期、消费等大多数行业,跟传统多因子量化投资相比,更注重行业/公司基本面投资逻辑,实现阿尔法的胜率更高。

为什么会说听完之后一下子被吸粉,一来对标全市场的权益投资公募进行增强可以争取实现超额收益,同时量化的做法可以分散投资减少回撤,再者整个的量化思路非常清晰。

4、借道量化布局2021

总结2021年的投资经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些经验。2022年,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相信分化会愈演愈烈,这就是意味着指数大牛可能很难,通过布局行业或者自下而上的择股可能将是2022年收益的主要来源。

对于大家来着,借助量化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回顾中欧量化驱动混合的表现,会发现基金成立后经历了无风格、大盘蓝筹、大盘成长小盘成长、价值风格等各种市场,在各类市场中,基金均有不错的适应性。

然后看了下盈利数据,居然过去一年任何时间买入持有半年、1年、2年、3年挣到钱的概率都是100%,持有1年、2年、3年的盈利区间都在10%以上,持有半年的盈利在10%的也达到96.71%(数据来源:ifind,20211224)。

所以,2022年如果想升级下自己的操作系统,不妨可以考虑下这类基金,至少可以期待在板块轮动的行情下有个不错的收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