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基金赚230%,另一只亏6%!公募“弃将”做私募?

i资管工厂 2021-04-23 23:56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挂羊头卖狗肉”在私募圈也算是司空见惯了,简而言之,就是私募旗下一只产品利用少量资金高杠杆集中持仓,短时间内做出爆炸业绩,来吸引投资人来认购其他产品。其实这种方法也很容易识破,但国内追涨杀跌的风气盛行,上当的投资人依旧不少,最近一季度“翻倍基”名单也出来了,厂长来给大家排排“雷”。  

一季度19只私募业绩翻倍  

在今年第一季度里,股票市场经历了大幅回调,A股主要市场指数悉数下跌,股票策略一季度平均收益仅为0.19%,至今年内负收益的私募不在少数。

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旧涌现出了不少高收益私募产品。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一季度有256只私募基金年内收益超过30%,其中有19只基金实现收益翻倍,虽然股票策略平均收益不行,但是在19只“翻倍基”中,就有8只由股票策略基金贡献,表现最好的产品一季度收益超300%。

Image

不过一季度“翻倍基”基本由规模较小的管理人创造,在14家收获“翻倍基”的私募管理人中,仅有3家私募管理人的规模超过5亿元,其余11家私募管理规模均不足5亿。

这个也很正常,私募规模小,调仓方便,正所谓“船小好调头”。而且不少私募除了征战A股外,对美股与港股也有布局,虽然A股表现不佳,但美股和港股一季度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问题在于部分一季度业绩翻倍的基金中,有多只基金存续规模小于500万元,也就是说这些产品很可能只是用来“打榜”。

厂长去看了下,果不其然,飞蚁资产、辰悦资产,截至今年4月22日,这两家私募的产品业绩分化明显,除了上榜的产品收益爆炸以外,也有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负。

纯打榜的私募要小心  

这两家私募规模都在5亿以下,咱们首先来看看飞蚁资产。

飞蚁资产成立于2016年,坐标温州,代表作XX一号也是一季度收益最高的私募产品成立于2016年9月,运行时间超过4年。

截至今年4月22日,基金累计收益为625.38%,年化收益为54.13%,这长期业绩确实挺好的,不过最大回撤达到62.09%,而且每年表现极其不稳定。

Image

过去四年里有两年都没跑赢沪深300指数,去年牛市收益仅为1.99%,当然今年至今收益爆发。

基金经理张坚看介绍是一位民间大神,专注对个股K线图形的研究,应该是典型的技术趋势派,不过旗下另外几只产品都是近半年成立的,业绩也是不太稳定,还有一只基金年内亏损超5%。

Image

我们再来看看一季度产品收益排名第二的私募辰悦资产。

辰悦资产成立于2015年,但这只今年爆炸收益的产品辰悦XX8号成立于2019年5月,运行时间接近两年,截至今年4月21日,基金累计收益达到122.64%,最大回撤为43.12%。

这只基金去年表现突出一个离谱,在市场行情不错的情况下,基金去年收益为-29.05%,几乎跟沪深300收益成反比,也就是说基金目前为止的收益都是来自于今年。

Image

这只基金的掌舵人是段鹏程,他从业年限接近14年,公转私背景。

公募期间曾先后在诺安基金以及宝盈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专注于生物医药、消费品领域的投资研究,不过它的公募生涯业绩真的有点拉垮,所管理过的基金都排名同类后二分之一。

Image

因为公募主要做的就是相对收益,考核方式看同类排名,如果基金业绩长期排名不佳,基金经理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段鹏程有一定的概率是因为业绩不佳被劝退了,然后不得已选择奔私。

奔私之后,除了刚刚提到的那只以外,段鹏程还管理了XX一号,今年收益为-6.08%。

Image

厂长还是建议大家不要选择业绩极其不一致的私募的产品,这类私募的产品基本等于抽奖,不确定性太强。

这年头,小私募打榜也比较常见了,主要因为在渠道、品牌等方面存在劣势,因此希望用规模较小的单只产品‘打榜’,通过集中持仓、融资加杠杆、不控制回撤等手段获取超高收益,从而获得一定关注度。

这也是迎合国内投资人喜欢看短期收益的习惯,方法很简单,但上当的投资人真的不少。

投资不能只看过往业绩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即便看业绩也要看长期。

很多投资人就喜欢盯着最近一个月,三个月的业绩来判断一家私募行不行,然后直接下定论买短期业绩牛逼的私募,大部分后面取得的收益都不太理想。

去年下半年在厂长的星球里,有很多朋友咨询某家突然业绩爆发的CTA私募,厂长当时就有提醒大家要冷静对待,多观察一段时间。今年在大宗商品趋势明显的情况下,至今收益都是负的。

Image

要是去年底买入这家专注CTA的“网红”量化私募,现在就只能看着其他CTA私募大放异彩,自己只能关灯吃面。

业绩是结果,重点我们要了解私募是如何做到这个结果的,比如投资风格是否适应当下的市场,产品封闭期能否能匹配自身的投资需求。

厂长真的不建议用炒股的心态去买基金,越是近期“出圈”的基金则越要小心谨慎对待,节前公募那边张坤火到不行,那段时间买他基金的投资人现在基本都还在深水区。

而绝大多数优质私募也都是走长期收益路线,当然,时间不一定都是他们的朋友,但他们肯定是想当时间的朋友。

如果追求短期趋势投资的高收益,那务必要选择封闭期短一些的产品,比如3个月或者半年;其次还要给自己设一个止损线,产品的清盘线是私募设置的,但自己一定要清楚自身能接受的最大亏损是多少。

不过大部分趋势投资风格的基金波动都不会小,心脏不好的投资者还是不要轻易触碰。

最近写的各类型私募较多,很多粉丝也来留言提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私募。一来厂长精力有限,二来私募很多东西也不能公开讲。关于私募的问题,厂长会在星球里做出解答。

Image

同时呢,星球内还有公募基金、保险等领域嘉宾入驻,给大家分析更多资产配置相关的内容。

Image



往期回顾

《明汯3个月跑输九坤、幻方近10%,投资人不干了!》

《暴跌中的百亿私募:但斌旗下基金回撤超20%,明汯做不出超额?》

《百亿私募炸了!刚发了三年期产品,核心团队就跑了大半?》

《大杀器突袭!基金一天暴跌5%,基民心态炸了。。。》

《一个真实的投资案例分析:1700万,买了源乐晟、正心谷、礼仁、石锋。。。》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