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军、曾晓洁、赵军等7位大佬“站台”,明晟东诚的基金有什么不同?

i资管工厂 2021-04-16 23:45

厂长的话

去年11月,20多年的券商老兵,中信证券原董事总经理徐刚奔私创立了私募明晟东诚,这家私募的LP合伙人可谓是阵容强大,集齐了业内7位私募大佬。而明晟东诚的主业方向是FOF投资。在鱼龙混杂的FOF市场里,徐刚和他的团队究竟想如何突出重围?今天,厂长带来了对明晟东诚徐刚徐总的专访,为大家拨开迷雾。

Image

明晟东诚的创办  

1、厂长:明晟东诚的LP合伙人堪称阵容强大,包括正心谷资本林利军、淡水泉投资赵军等,他们在公司和产品的管理上,会起到哪些作用呢?你们之后的投资标的会包含这几个LP合伙人旗下的私募产品吗?

徐刚:LP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是他们以个人名义加盟明晟东诚,来和我们一起推动FOF赛道在中国的发展。

在我们的FOF投资中,他们的产品在满足我们投资策略的前提下是可以纳入我们的投资标的池的,但这并不是必须的,所以也不存在因为他们是LP,我们的产品就必须要投他们的产品这样的情况。

2、厂长:您在中信干了二十多年,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奔私”出来做FOF投资?

徐刚:我“奔私”的原因跟小米造车的原因很像。这么多人都去造车,说明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是一个很大的赛道。我觉得中国的资管行业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我认为中国如果要实现经济的转型,新旧动能的转换,就需要发展资本市场,而发展资本市场的基础就是要发展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所以中国资管行业的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国的证券基金行业(不含货币基金)总的规模是不到30万亿,但是中国股市现在总的市值规模大约接近GDP的一倍,达到100万亿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目前只占中国股市市值的1/3, 因此我觉得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选基金就是要选投资家  

3、厂长:您从中信出来想做的一个FOF投资,跟您在券商做的FOF产品有什么不同?

徐刚:现在FOF是我国资管行业一个很小的赛道。

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境内的公募和私募FOF共有约2800亿的规模,相对于证券基金业(不含货币基金)约24万亿元的规模,只占1%左右。我相信市场对于FOF类产品的需求是比较大的。但是为什么美国市场中FOF占到AUM的10%,中国却只有1%?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中的FOF产品是销售主导型的多,投资主导型的少;兼营FOF业务的机构多,主营FOF业务的机构少。在主营业务以外经营FOF业务,FOF业务与主营业务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公募基金的FOF面临着混业经营带来的内部资源不匹配,如果投别的公募基金,也会面临调研的困难和同业竞争的问题。

以销售为导向的“团购式”FOF,他们并不以投研为导向,主要是把底层资产打开,以底层资产的竞争力作为他们销售FOF产品的竞争力,实际上是偏离了主动式管理这一资管行业的主要方向。

所以我们出来办明晟东诚就是希望以FOF作为我们的主营方向,推出主动式管理的FOF产品。

4、厂长:能否介绍一下明晟东诚FOF投研团队情况?

徐刚:目前明晟东诚的投研团队有12个人。我们现在的三位投资经理原来都是在中信证券工作,从业经验都超过10年,他们调研过1000多个管理人,在选择基金管理人经验方面还是比较丰富的。

除了研究基金,我们还有行业研究、宏观研究。我们是做综合性的金融市场资产配置。

5、厂长:可以给我们介绍下明晟东诚的投资策略吗?

徐刚:在满足产品契约的前提下,我们的投资策略会随市场环境而调整。例如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会结合市场的波动进行动态调整,市场如果跌的多,我们就会多买一点,如果涨的多我们就多卖一点,做一些左侧投资。

在量化配置方面,CTA和套利策略会多配一点,因为指数在当下市场高位震荡的行情中可能难以有理想的单边机会,指数增强策略难以发挥效用。

6、厂长:之前您提过选基金就是选投资家,那你们会通过怎样的标准来选出优秀的“投资家”?

徐刚:我提出投资家这样的概念,是不希望只简单地通过历史业绩来选择基金产品。因为历史业绩是后视镜,就像买股票一样,你不能简单的只按照股票的历史涨幅来进行投资,而是需要去预判它未来潜在的走势。

所以说评价一个好的基金产品,一个好的管理人,更多的要看它是不是一个资产管理领域的企业家,或者说投资家。

我们更多的是把研究、评价企业、上市公司的方式,转移到了评价基金管理人的方式中去。我们会看一个管理人的治理结构、投资边界以及商业模式是不是稳定,最后看它历史的业绩情况。全方位的去评估管理人,然后才去从里面选出最优秀的投资家。

7、厂长:你们会考虑中小规模优质私募的基金产品吗?

徐刚:可能会考虑,我们的投资策略中可能有一部分超额收益来自于中小管理人,所以会去精选一些中小规模的优质私募。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投研能力,所以我们投资的基金是不是明星私募这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为投资人带来超额收益。

8、厂长:明晟东诚团队过去几年调研过1000多个各类产品和投资管理人,被筛选掉的产品或者管理人,有哪些典型特征呢?

徐刚:根据我们的管理人评价模型,我们团队之前调研过的1000个管理人,只有小部分管理人能进入我们的标的池。

今年要选老法师的产品    

9、厂长:对今年的市场情况怎么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是否会调整产品内各策略的配比,具体逻辑是怎样的?

徐刚:今年的股票市场可能会呈现高位波动的状态,而且下半年可能还有剧烈的波动。因为美股现在还在加速赶顶的过程中,跟今年1月份和去年12月份A股的情况是有点类似的。

未来如果美股、全球市场出现调整,A股也会出现调整的可能,所以波动有可能会加大。但是正因为波动加剧,我们觉得 FOF这个品类,在今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爆发力。

所以我们提出今年是FOF发展的元年。从年初到现在为止,很多FOF产品的收益超过了部分股票多头产品,尤其是一些抱团的基金产品。这就是FOF投资的生命力。它在波动和市场震荡向下的环境中,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其实,FOF在市场大涨的行情下相对优势较小,收益有可能会追不上单策略的基金产品,所以在过去两年,FOF产品的投资体验不理想。但是,在大部分非单边大涨的市场环境中,FOF产品的投资体验都是比较好的。

FOF比较好的平衡了一个基金产品里的,和回撤这三个要素。

其实很多投资者由于没有足够多的FOF产品可以选择,已经自己动手配置基金了。比如单一资金在1000万甚至一亿元以上的超高净值投资者,他基本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买成某一个单一策略的基金,他会进行分散的配置。我称之为一种基金的自营行为。超高净值投资者这么做是因为市场中没有足够多的优秀的FOF产品供给,这是FOF产品发展的机会。

10、厂长:节后小股灾,很多公募、私募FOF产品跌幅也不小,你们如何应对?

徐刚:我们的团队在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以及2018年的熊市,一直到去年下半年都会根据产品投资策略和市场行情进行一些动态资产调整。

11、厂长:你们今年FOF的投资思路是怎样的呢?

徐刚:这个取决于市场行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FOF投资跟股票投资特别像,我觉得FOF投资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投资范围是股票、债券、基金等各种资产的一个并集。

我们可以直接投,也可以把一些投资对象组合起来,这取决于市场的行情,比如在当下这种波动的市场,权益类的产品我们可能更多倾向于“老法师”的产品,更能抵御市场的波动,但是相比去年,这类产品优势并不明显。今年可能是小盘股的机会要比大盘股多,所以会适量增配一些小盘股产品,同时会多配一些CTA及量化策略的产品。

选什么样的FOF?  

以上就是我们的专访内容了,熟悉厂长的朋友应该知道,过去厂长对FOF一直不是那么看好,主要原因就如同徐总所说,市场上绝大多数FOF基本还是销售导向,通过底层明星基金的品牌效应来吸引投资人。

这类FOF大多都是卖市场上当下热度最高、品牌最大的私募,且很多都是单一策略的几只产品打包拼盘。

这也是过去不少投资人对FOF投资体验不太好的原因,投资人买FOF是希望FOF管理人有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不是“这些明星私募门槛高,你在我们这100万就可以集齐4-5家明星私募”类似这样的销售话术。

厂长一直也在提醒大家,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区别,因为他们盈利模式不同,屁股决定脑袋,所以和投资人绑定的程度也不同。

买方主要靠自己的投资能力来赚后端利润分成,所以和投资人天然绑定更加密切。

现在公募那边,基金投顾业务发展,基金公司开始向投资主导转变,看重基民的实际体验,私募FOF也开始有点类似的意思。拭目以待了~

往期回顾

《明汯3个月跑输九坤、幻方近10%,投资人不干了!》

《暴跌中的百亿私募:但斌旗下基金回撤超20%,明汯做不出超额?》

《百亿私募炸了!刚发了三年期产品,核心团队就跑了大半?》

《大杀器突袭!基金一天暴跌5%,基民心态炸了。。。》

《一个真实的投资案例分析:1700万,买了源乐晟、正心谷、礼仁、石锋。。。》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