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1.1月5日,由北京银行作为投资者参与战略配售的“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顺利发行,市场第三单仓储物流公募RE

聪明投资者 2023-01-09 07:58

最近,我们新建了一个“中生代基金经理”观察池。

 

“中生代”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市场对其的理解也有共识:大抵是一批从业年限在3-7年左右、业绩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

 

其实,这样的描述还是略显单薄,如果更加立体地去描绘“中生代们”的画像,我们想他们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中生代基金经理经历过市场的涨跌起伏,有超过3年的业绩可供评价与参考,已经形成了能够稳定输出的投资体系;

 

其次,他们年轻又干劲十足,给市场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逻辑与理念,像一曲明亮的D大调乐章,昂扬向上。

 

在这其中,华安基金蒋璆便是极具生命力的中生代代表。

 

何为生命力?

 

1、首先,从投资业绩来看,蒋璆体现了极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蒋璆的代表作华安动态灵活配置A最近5年的净值增长率为174.41%,而同期沪深300涨跌幅为-0.82%,超额收益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据海通证券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安动态灵活配置A近3年排名6/119,近5年排名3/104,近7年排名1/92,长中短期业绩均名列前茅,适应多变的市场风格。

 

2、其次,从职业履历来看,蒋璆在一条绝非坦途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

 

在进入金融行业之前,蒋璆有过三年实业工作经验,当时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的他选择去了韩国,供职于韩国浦项钢铁的不锈钢部门。

 

而后蒋璆回国转行进入证券行业,曾任国泰君安研究员、华宝兴业基金研究员,并于2011年6月加入华安基金,2015年6月起正式出任基金经理。

 

彼时恰逢牛市终点熊市起点,蒋璆上任没几天便经历市场大幅下跌,是一个不太幸运的开局。但随后,蒋璆不仅将巨大亏损弥补回来,同时还获得了非常亮眼的超额收益,这其中付出的努力不言而喻。

 

对此,蒋璆表示,更多的是应该我们去适应市场,而不是等着市场来适应我们。

 

“投资框架是在不断完善的。框架对于当前的市场是否会适应?市场如果有变化,这个框架在未来是否能够继续适用?如果不适用,我们就需要去做一些调整。”

 

极具生命力的蒋璆,时刻做好了准备,去应对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与市场中的新变化。

 

他的投资逻辑为何,在这背后又有哪些成长故事?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维度为你刻画一位鲜活的基金经理。

 

成长投资先锋:在高景气赛道中前瞻性配置高成长公司

 

先看下蒋璆管理时间较久的最具代表性的几只产品。

 

因为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是成立于2015年熊市开端,华安制造先锋成立于2018年熊市末端,所以华安制造先锋的任职总回报和年化回报要好于华安动态灵活配置。

 

从重仓股来看,以华安动态灵活配置A为例,蒋璆的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基本维持在40-50%左右水平,持仓比较分散,同时股票仓位非常稳定,基本不择时。


从投资逻辑和操作变化来看,首先,在蒋璆的投资框架中,高赛道景气度一直是个大前提,他十分注重持仓结构,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对行业赛道进行一定的调整。

 

比如,以华安动态灵活配置A为例,该基金在2020年及之前的投资主线为科技,重配行业为电子和计算机;从2021年开始,投资主线转移到新能源产业链的电力设备、机械、有色等相关行业,以及国防军工。这一调整正与行业的景气度变化相契合。

 

其次,再看蒋璆多次重仓的心水股。到今年三季度末,雅克科技被重仓14次,赣锋锂业被重仓7次,融捷股份、中钨高新、赢合科技被重仓6次。

 

电子半导体材料龙头雅克科技以及锂电池龙头赣锋锂业,蒋璆最早是在2016年上半年就重仓了,当时的股价都在10块钱出头左右,而现在股价都翻了好几倍,尤其是在2019年到2021年期间。

 

以华安动态灵活配置A为例,在他2015年管理产品至今,有超过一半标的的买入是发生在下跌后开始企稳反弹的过程中,充分说明蒋璆能够前瞻性地配置高成长公司,左侧特征明显。

 

具体到个股,蒋璆进一步将成长股划分为成长行业中的领跑型公司和成熟行业中的上进型公司,并把行业成长细分为技术驱动、需求驱动、政策驱动三个因素,盈利成长也细化为收入增长、利润率提升,再从其中做进一步筛选。

 

另一只绩优基金华安制造先锋也是同样的操作和逻辑。

 

可以说,蒋璆在不断践行和反复打磨自己的这一套投资方法。“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投资也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毅力的活儿。

 

另外,2022年9月初刚打开的华安创业板两年定开,业绩同样不俗。

 

该只基金是所有创业板配售基金成立以来总收益最高的,也是超额收益相对于创业板指数涨幅最明显的一只。

 

不管是熊市还是牛市,不管是主板还是创业板,蒋璆都能给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次是运气,多次那就是实力的体现。

 

进阶之路:审慎的长期投资心态与顺势而为的大局观

 

蒋璆投资逻辑的形成与进阶之路是有迹可循的。

 

2004年,巴菲特通过ADR购买了韩国浦项的股权,同年蒋璆加入这家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有意思的是蒋璆也在同一时间段买了浦项的股票,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谈起这段经历,蒋璆表示,实业工作经历让他意识到企业的成功,有自身的努力,但是除此以外,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一个企业最终是否能够成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后来做投资,在做财务的分析预测时,自己倾向于按照谨慎性的原则去做。

 

另外,也正是这段经历让蒋璆养成了长期投资的心态:“企业的成长跟发展,中间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人觉得从0到1或从1到10,是非常快的过程,实际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渐变过程”。

 

回国加入金融行业后,以老本行钢铁为基础,蒋璆在担任研究员期间,又拓展研究了有色、周期、机械、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能力圈不断扩大,对于产能周期与需求周期的理解也越发深刻。

 

刚开始正式管理产品的时候,蒋璆比较青睐小票。而后随着2017年国家政策导向越来越突出,以及2019年中美冲突把国家产业政策倒逼到一个新的高度,再到2020年国家倡导科技创新、自主可控,使得蒋璆明白,做投资要顺势而为,要看清大势所趋。

 

这也是他每天都会准时看《新闻联播》的原因,从宏观万象中寻找投资方向,看问题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

 

不知不觉间,蒋璆对政策变化十分敏感,逐渐建立起了投资中的大局观,也明白了好赛道的重要性:

 

“好赛道意味着盈利端是不用担心的,再加上政策端的加持,整个估值向上的空间会比较大一点。所以好赛道是比较容易出现盈利和估值双升的戴维斯双击的机会的。”

 

虽然短期内可能比较拥挤,但蒋璆认为只要景气度能够兑现,盈利能够体现,股价总是会反映出来的。

 

展望2023:三条主线可能是复苏、安全和创新

 

站在2023年的起点,蒋璆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可概括为三点:

 

第一,坚定信心,长期来看,目前市场点位的风险是比较小的,对公募来讲是大有可为;

 

第二,着眼安全,从结构上来讲,我觉得安全方向的确定性比较高;

 

第三,把握确定性,将视野拉长一点,对于长期结构上的一些变化更有信心。

 

海外方面,蒋璆认为近期美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之后,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放缓的共识越来越强,预计3月份,美联储加息应该就会告一段落;按照市场最新预期,11月份以后,美国可能会重新进入一个降息的通道。

 

所以从全球货币环境的角度来讲,当前市场是相对偏正面的状态。

 

国内方面,今年国内的货币政策和大部分国家是背道而驰的,中美利差也拉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利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在当前位置上,蒋璆觉得能够支撑我们长期看多市场的最重要理由,在于估值。

 

“我比较相信PB估值的长期回归规律,特别是从长期来看,1.6倍PB估值的水平,基本是在历史低点了。所以没必要进一步悲观,我们可以稍微对有些负面因素适当的忽略。”

 

蒋璆认为,出口、投资和消费在明年预计会有一些正面的改善。

 

出口方面,今年整个汇率环境对出口非常有利,但明年以后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出口的增长压力会比较大;

 

投资方面,今年房地产不太好,但国家还是明显对稳增长方向发力,比如高端制造和基建方面;伴随着政策的出台,地产底应该能出来,虽然不一定会在当前位置往上很多,但至少不会比2022年更差。2023年投资的发力点主要在基建和制造,但地产不会成为拖累项。

 

消费方面,20条出来以后,市场有了一个相对正面的反应。在过去的几年里,消费对整个经济的拖累,还是非常大的;未来,疫情对于供给端的干扰,影响会越来越小,所以对于明年的经济增长,蒋璆表示自己是相对乐观一点的。

 

同时,蒋璆特别指出,复苏、安全、创新是明年他认为的三条主线。

 

复苏方面,疫情和地产对于经济都会有一些偏正面的贡献;像出行产业链,虽然最近市场分歧比较大,但从长期角度来讲,出行还没有见顶,如果有调整,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加仓点;

 

安全方面,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加码;像军工、半导体等板块值得关注;

 

创新方面,如果说安全是基石,那么创新就是动力,过去依靠资本密集和人力密集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了,未来更多的要去从创新里去找效率,比如高端制造、新能源,包括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等等。

 

而当下正在募集的华安碳中和主题基金(代码:A类015989;C类015990)也正是蒋璆对话未来市场的一个窗口。

 

2019年以来,“碳中和”主题已是大势所趋,相关细分赛道比如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等均表现出色,成长韧性十足。

 

此次蒋璆依旧会自上而下寻找政策和景气共振的上行赛道进行布局,并精选高景气赛道中具备合理估值的好公司。

 

对于2023市场会如何演变,我们无法给出清晰的描绘。但与这样一位极具生命力的基金经理一同成长,并肩征战,想必也能收获良多。

 

期待“成长先锋”蒋璆在2023的答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