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投资者,是怎么配置指数基金的?

裸眼看财经 2022-07-16 00:03

图片

这是投资搜神记的第 248 篇文章

大家还记得《铁甲钢拳》这部电影吗?老拳击手查理带领着被遗弃的机器人“亚当”重返专业赛场,在决赛硬撼动不可一世的机器人“宙斯”。

图片

同样一个机器人,在上任主人眼里只是破铜烂铁,但在查理手里却是能冲冠的法宝。

我们在投资同样的基金产品时,因为申赎时间不同、持有习惯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回报率,如何在投资同样的基金产品时取得更高的收益,是一门学问。

尤其在持有被动指数基金时,因为没有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业绩差异,投资者因投资方法不同、持有习惯有别而导致的回报差异更加明显。

这篇文章我们便以指数基金为例,聊聊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指数基金投资者。

01 一直被低估的指数基金配置价值

我知道,大多数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定位都很简练——低收益低风险的产品在固收里找,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在主动权益里挑。

过去几年,指数基金的配置价值也一直被低估,真正认识指数投资价值并从中获取理想回报的投资者,少之又少。

甚至是,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指数基金有刻板偏见,当你向他提起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时,他大概会这样说:

“指数基金有什么可投的,你看看大盘,十几年过去了不还是停留在3000多点?”

事实上,公募市场上并没有跟踪上证指数的指数基金产品,以上证指数的表现来评判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也是毫无依据。再退一步讲,也没有哪位投资者会把全市场股票都买一遍,跟随上证指数这么多年沉浮。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基金管理人在推出指数基金时也会选择优质的指数作为跟踪,并不是市场上所有指数都能入得了基金管理人的“法眼”。

自2002年国内第一只指数基金发行至今,20年的时间里公募指数基金数量扩容到1364只,总规模发展到1.38万亿元。

在此期间,不断有优质的指数基金被设计并发行,为其持有人带来稳健的回报。

02 我们买指数基金买的是什么?

从指数编制的角度出发,我个人把市场上存量的市场指数分为两大类:

一类用来衡量整个市场或某个板块的整体表现,如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数等;第二类则用来衡量某个市场或某个板块部分成分股最旺盛的表现,如中证500、中证1000、科创创业50等。

能够被基金管理人看中的,基本是行业主题指数和上文提到的第二类。

投资者买入这些指数基金,其实是一键买入了一揽子成分股。


跟投资者自己在二级市场买入不同的是,买入指数基金更加方便、省心——不受最低100股的买入限制,也不需要投资者斟酌配置每只成分股的权重。

相比主动权益基金呢,被动指数基金完全跟踪指数表现,基金经理不得随意进行调仓换仓,这样一来,指数基金对投资者更加透明,投资者随时能知道其间接持有了哪些股票及权重。

当然了,投资者如果想要在被动指数基金的基础上收获一些超额收益,也可以选择指数增强基金,这类基金在基本跟踪指数表现的基础上,做小部分的主动管理,以希望能够提供高于标的指数回报水平的投资业绩。

被动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哪个更好?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市场上近万只基金产品,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

03 找到优质指数基金只是第一步

回过头来看,公募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业绩优异的指数基金,就是按照紧密跟踪指数的打法,其长期回报率表现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主动权益基金。

把时间线拉到近三年的时间,新能源指数是市场上涨势最凶的指数。截至今年7月13日,中证新能源指数在近三年涨幅达到218.08%,三年时间翻了整整翻了两倍有余。

除了新能源指数外,市场上的优质指数不在少数,诸如碳中和指数、有色金属指数等,近三年都轻轻松松跨越100%的涨幅。

做个假设,如果提前发现这些优质的指数基金,大家都能获得获得这样的回报率吗?并不尽然,因为这些指数基金及指数都是长期业绩喜人,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坦然面对短期的回撤和低谷。

图片

我们以正当红的中证新能源指数为例,如上图所示,投资者如果坚定持有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能够拿到104.52%的收益率,这是一个很让人心动的业绩回报了。

但如果,有投资者恰好在2021年11月初(市场大热)时入场,又恰好在2022年4月底(指数持续低迷)时离场,半年时间下来最多要亏损44.18%;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如果投资者在今年4月底抄底入场并坚定持有至今,3个多月的时间内便能斩获54.79%的回报率。

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说入场离场时间重要、投资习惯重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