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文最新“走心”交流:几乎满仓自己的基金,对未来持有乐观主义,当下更看好以半导体、软件、新材料等为代表的自主可控

聪明投资者 2022-03-28 23:48

1,滞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全球市场的供需关系需要一定时间再平衡。

并且整个战争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持久战可能性也不大,谈判也一直在持续。如果俄乌局势缓和,商品价格可能急剧回落,风险偏好也将重新恢复,市场可能会在短时间出现较大的反弹。

从情绪冲击的层面来看,现在已经处于最悲观的状态。


3,从历史上看,我们中国经济开年的悲观预期和看似难以完成的目标,最终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开年的时候,问题暴露的越充分,我们政府调整的速度和力度会越快,年初挖坑并不是那么糟糕的事情。

4,虽然我们不确定现在是不是底部,但是毫无疑问一定是底部区域,至少金稳会的政策底已经出现了。历史上政策底是非常重要的,投资一定要看政策的大方向。

5,从投资机会来看,上半年是以周期类占优,下半年是以科技成长类占优。

我们现在主要是等待过度悲观的风险偏好修复,这次科技成长的领军方向会是以半导体、新材料、软件等为代表的自主可控。

6,同时我们也看好中国科技品牌的崛起,中国会诞生越来越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型的科技品牌。



8,近期各种车企纷纷涨价,价格上涨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这种涨价幅度一定会抑制需求。

后面我们会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景气度下行,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半年到一年。

9,如果大家投资权益基金,百分之七八十或者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应该是投资全行业基金,它东方不亮西方亮,至少平缓一些,体验感会更好一点。

10,企业一定要符合产业趋势,时代的一颗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像一座山,因为逆水行舟非常困难。





3月16号上午,国务院金融委也专门针对这些问题开了非常高层次的会议,所有的问题都谈得非常实在,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具有强大的纠正能力,金融委的定心丸,缓解了市场的短期忧虑。

从历史上看,我们中国经济开年的悲观预期和看似难以完成的目标,最终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因为在开年的时候,问题暴露的越充分,我们政府调整的速度和力度会越快,年初挖坑并不是那么糟糕的事情。

以上是我归纳的市场下跌的因素,每一点因素都在改善。

投资更多是看预期,尽管现在可能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我们状况没有太好,但是这些利空的因素已经在下跌预期中,只要市场认为我们后面不会更差,未来会好,这个市场就会上涨。

虽然我们不确定现在是不是底部,但是毫无疑问一定是底部区域,至少金稳会的政策底已经出现了。历史上政策底是非常重要的,投资一定要看政策的大方向。

从投资机会来看,上半年是以周期类占优,下半年是以科技成长类占优,我们现在主要是等待过度悲观的风险偏好修复。

看好以半导体、软件、新材料等为代表的自主可控

问:你在去年提到,看好半导体、电动智能车、元宇宙、VR/AR,以及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龙头企业,基于现在这个市场,展望2022年,这些观点有没有变化?

杨锐文:我们还是有一定改变的。今年以来,一些行业的变化是比较大的,我们的观点略微有调整的,相对而言,我们今天更看好以半导体、软件、新材料等为代表的自主可控。

同时我们也看好中国科技品牌的崛起,中国会诞生越来越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型的科技品牌。

就我们长期看好的电动智能车来看,上游材料的过度上涨带来整车纷纷提价,会抑制需求,这会带来景气度的下降,后面将会出现明显分化,阶段性产业链需要再平衡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前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调整也反映了这个预期,后面产业链再平衡这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寻找阿尔法的能力。

在这个时刻真心看好市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无与伦比

问:市场整体情绪比较冷清的时候,你的选股思路是怎么样的?在投资上如何应对这些情况?

杨锐文:首先我特别感谢各位投资者对我的信任,对于今年至今,我们基金给大家带来一定的亏损,我深表歉意,我自己也深感难受,尽管市场表现很萎靡,但是在这个时刻,我是真心看好的。

自从我当基金经理以来,经历了2015 、2016年的三轮股灾,2018年的暴跌,几乎每年都会经历20%幅度的市场回撤,每次跌到市场自我怀疑的时候,这个市场就见底了。

大家回想一下,如果大家咬咬牙在三轮股灾或者2018年暴跌的时候买入基金,现在回头来看,回报率是相当惊人的,但是恐惧让大家都没办法做到反人性的操作。

现在来看,很多股票都很便宜,虽然我不确定它是不是最底部,但是应该是较低的区域。

我们咬咬牙坚持一下,最终回报应该是很丰厚的。

我个人除了生活必要的花费之外,几乎满仓了自己基金。我的基金同样是偏高仓位,我是乐观主义,天不会塌下来,如果天真的塌下来,钱也不重要了。

我们分析一下,现在的局面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从内部问题来看,现在的货币政策是比较宽松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信用扩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阻碍,过去出台的一些政策出现了非意图后果。

然而,大家也知道我们的政府是具有强大的执行力,自从3月16号金融委开会针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具体部署,我们也逐渐看到一些政策在逐步调整,相信不久的将来,信用扩张的阻力都会被清除。

至于疫情的影响,政府也会动态调整政策,以平衡经济、控制疫情之间的关系。

从外部问题来看,很多人担心,俄乌战争对中国的贸易环境带来冲击,俄乌战争更多是影响市场信心,不会对中国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30%份额,由于我们在中低端制造业更具有优势,如果从件量的角度,肯定是更高的,可能超过了50%以上。

全球经济已经和中国制造深度融合,即使俄乌战争影响了全球化的进程,无论印度还是东南亚,在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大规模人员流动以及内需市场,都全方面落后于中国,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无与伦比的。

即使有一些国家想强行转移,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10年以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相反这件事情将会极大的加速我们自主可控的节奏,无论是制造业自主可控,还是资源的自主可控,都会全面性的加速。

中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庞大的内需带来我们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也赋予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

综上所述,我们是乐观的,应对也是非常积极的。

短期涨得很猛、透支了未来肯定会卖,跌得很凶要审视自己是不是错了

问:你喜欢投资于相对早期的成长股,也常提到会一直伴随着企业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股价的大幅波动,比如说短期涨得非常猛,或者是跌得很凶,你会怎么做?会关注组合整体的换手率吗?

杨锐文:如果短期涨得很猛,透支了未来长期空间,我们肯定会卖,我们并不是机械的教条主义,我们的行为都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的,正所谓战无定法。

至于跌得很凶,我们首先是要审视自己是不是错了。如果不是,这个公司有没有价值,价值是多少,如果真的很有价值,只是短期的下跌,我们很有可能逆市买入。

我们并不是很关注换手率,这只是结果,关注它对我们毫无帮助。

但是我们的投资一定是以长期的眼光去看待,希望伴随企业的成长,并且我们并不是说说的,真是这样干的,所以这决定了我们的换手率不会太高。

问:对于买入或者是卖出股票,秉持着什么样的交易框架和逻辑?

杨锐文:投资似乎很简单,低买高卖就可以,但是能做好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我知道我的某个股票,它未来会跌很多,我一定会卖,问题是我并不知道它会跌很多。

我们之所以买入和持有,一定是认为股价会涨或者未来会涨,但是股票涨跌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包括估值、业绩、行业景气度、未来的前景,宏观流动性等等。

任何事情从事后看都是很简单的,但是站在当下确实很难。

因此,我们的投资交易框架并不是像大家认为的那么随意。

我们无法完全消除投资案例的失败,只要你投资就会遭遇到某个投资案例失败,我们只能控制我们投资的成功率,通过自洽的投资方法论来提升我们的投资成功概率。

这些年沿着产业发展趋势,投资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因此我们选择的企业都是沿着这个方向去寻找的。

我们相信只要这个企业持续成长,终将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前提是我们不能买的太贵。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景气度下行,可能会长达半年到一年

问:近两年主题基金受到投资者的热捧,你觉得目前新能源汽车行情演绎到哪个阶段了?

杨锐文:今年以来,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碳酸锂的价格现在已经超过了50万,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处于高位,这导致车企面临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期各种车企纷纷涨价,价格上涨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这种涨价幅度一定会抑制需求。后面我们会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景气度下行,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半年到一年。

但是这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是坏事,过去的超高速增长本就不是常态,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也需要时间来缓解供需矛盾。

经过这次的调整,我相信新能源汽车产业会更健康发展,还会诞生无数的投资机会。

产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有耐心和坚持才能收获好的结果,我们也会主动应对这个行业的变化,希望能带给投资者更平稳的投资体验。

对于行业基金和指数来说,前期的下跌已经反映了这些预期,未来产业的调整和景气度的下行不代表股票会调整,毕竟股票是提前反映预期的。

在这个阶段更需要我们努力甄别机会和风险,更考验我们对的这些机会和阿尔法的把握能力。

问:基于风险匹配的情况下,你觉得大家还能继续持有新能源主题的基金吗?

杨锐文:我个人觉得未来半年可能它不一定跌,但它的上涨会弱于其他行业,但是从板块或者方向来说我们是长期看好的。

但它需要一个触发因素,就像原材料价格下跌,它不一定体现在当前的业绩上,但它可能股价先涨,就好像去年硅料的价格只要往下跌,整个光伏主线的企业股票纷纷暴涨,最重要是我们需要一个信号的出现。

问: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新能源主题的基金,你管理的新能源主题基金和市场上其他的新能源主题基金有什么不同?

杨锐文:我们新能源产业基金主要是投资于新能源汽车方向。

我们更多的是在全产业链里面投资,并没有投资某一环节。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从电动化到智能化,我们是全方位的投资。

所以我们的新能源主题基金的持仓是相对分散的,分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集中。

我们希望这种方式会给投资者更加平稳的体验。

投资股票基金,超过一半以上应该投资在全行业基金

问:能否跟大家具体说说你管理的这几只基金有什么不同?

杨锐文:我们现在管理的景顺长城优选、环保优势和创新成长这三个基金定位为全行业基金。

我们之前季报写过,主要是根据企业生命力评估的方法论策略来投资的,它不仅仅会投资一个企业成长爆发的阶段,也会大量的投资于陪伴企业成长的早中期阶段。

市值分布也很广泛,从30亿到万亿不等,行业分布也相对来说非常分散,体现为多层次均衡式的投资。

我们的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也是定位于全行业基金,但是它投资的企业会以大市值龙头成长股为主。

我们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和成长领航,同样是定位于均衡成长,但是这两个基金的规模相对小一点,所以给了我们较多的仓位去投资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

景顺长城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基金,这两个都是行业基金,现在是由团队一起管理的,分别聚焦于科技股与新能源产业。

由于聚焦于科技股和新能源产业,所以它的波动率会比较大,我们一直希望通过产业切入的方式,能持续提供为投资者提供超额收益,并通过更专业的产业投资,让投资者分享这个产业成长的红利。

问:怎么看待现在新能源行业里一些细分领域的估值问题?

杨锐文:大家投资行业基金还是要注意风险,因为行业基金的波动率一定是比较大的,你不能看它去年的表现特别好,就认为它今年依然会很好。

我更觉得,如果大家投资权益基金,百分之七八十或者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应该是投资全行业基金,它东方不亮西方亮,至少平缓一些,体验感会更好一点。

如果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看好新能源,看好医药等等这些行业基金,我们可以用适当的仓位去投资,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基金的收益率。

但就新能源产业基金来看,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它不一定能跑赢其他,因为整个产业在再平衡的过程中,但产业调整的过程已经在前期体现了,它未来能涨多少也不确定,可能会有更好的行业或者更好的机会。

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大家是以长期的眼光去投资,大家可以选择定投,未来半年的时间里跌一点就买一点,把周期拉长,从长期的角度是没问题的。

逆人性的投资往往收益才是最大的

问:能不能分享一下你个人的投资?

杨锐文:事实上,我个人的投资除了必要的生活费用之外,我几乎把所有的活动资金都投入到自己的基金上,这就是我个人的投资。

我们投资基金不是它大涨的时候买,我有时候大跌买一点,但今天我基本上买满了,我想加仓也加不了。

问:这段时间基金亏得很多,一些投资者抱怨基金经理拿着投资者的钱做投资,自己没有太大的感受,你是怎么认为的?你平时是如何理财的?是否也买了自己管理的产品?

杨锐文:其实不仅仅我买了,父母同事都买了不少。

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做好这个事情的动力,站在当下我们是很有信心的。

基金亏钱,我们基金经理肯定是很难过的,不可能不关心涨跌,有时候市场不好,我们吃饭都觉得没有味道,大家真的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站在当下,我们对中长期是非常有信心的,痛苦是暂时的,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我们投资的拥有巨大成长空间的企业,我们相信他们终将会成长,收获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特别理解基民的焦虑与担忧,毕竟我知道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我们管理基金也是希望为投资者赚钱,但是市场波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景气度、货币政策、资金的波动,以及地缘政治等等。

我们过去的历史经验是市场就是很难预测的,例如,你根本无法预测俄乌战争的发生,也很难预知俄乌战争的发展趋势,更没想到欧美制裁的烈度和全面性。

或许有人会说,可以等到这个事情发生了之后进行调整,但很有可能你刚调整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或者又突发了新的事情,所以短期预测真是一个随机的事情。

你可能预测了开始,但是你可能永远猜不中结果。

巴菲特曾经说过,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但从人性的角度,90%以上的人都做不到,更大可能是别人恐惧我更恐惧。

但是,按照我们过去的经验,逆人性的投资往往收益才是最大的。

最后我很想和大家说,投资实际上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途中会有很多噪音干扰和影响,这需要我们要有一定的坚持。

投资也需要乐观的心态,如果我们整天担心天塌下来,可能什么都投不成了。如果有一天,天真的塌下来了,钱也不重要了。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对未来充满乐观的心态,还要相信中国人是世界最勤奋的人群,相信中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信中华民族必将崛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分享到时代的红利。

尝试淡化短期,更多以长期的心态去进行基金投资

问:买基金成为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理财方式,能不能从基金经理的角度,分享一些基金投资的方法给投资者?

杨锐文:普通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做好投资心态的建设。

根据统计,过去这几年,主动股票型基金年化回报超过15%,这个数据并不逊色于大部分的房地产投资。

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投资者的基金投资回报并不理想。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以长期心态对待基金投资,往往是看了隔壁老王赚了钱就跟风买入,这种羊群效应往往导致了很多基民是在高点买基金的。

因此,我建议每个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资产配置,如果条件允许,在市场低位,就像当前,多少都应该配置一些权益类的基金,确保自己不会在上涨的过程当中羡慕隔壁老王,然后又追高。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定投比一次性买入要好很多,因为择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另外,如果大家选择长期投资,我建议大部分投资者并不要每日去看净值,减少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

我妈妈原来是每天晚上都要看一下当天的涨跌幅才睡觉,我前段时间就建议她跌的时候千万别看了,涨的时候在看,这一招是有点阿Q,但对投资情绪的改善是有帮助的。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投资房地产或者创业,你根本不知道连续的每日价格,因此大家不会因为每天的价格波动而忧虑,这样反而能赚到不少的钱。

大部分基金投资者的焦虑和担忧,更多是连续的每日价格对精神和情绪的冲击,希望自己大家尝试淡化短期,更多以长期的心态去进行基金投资。

我相信,只要投资在正确的产业方向和优秀的企业上,基金终将会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

我们也会努力做好,希望不辜负每个投资者的期待。

我们理解每位投资者的钱都来之不易,请大家相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如果大家情绪不好,当天跌得比较多,大家希望发泄,骂骂我也无妨,只要大家开心。

但是,我们希望大家相信中华之崛起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能从资本市场当中收获时代的红利。

看好自主可控板块,中国科技品牌崛起过程中蕴含大量机会

问:可以分享一下未来看好的行业和板块吗?

杨锐文:我们最看好的是自主可控,像2018年下半年整个自主可控板块远远大幅跑赢市场。

经过这次俄乌事件以后,不仅仅是中国,很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可能没有能力实现自主可控,那他们就需要双备份,也就是需要中国方案,这对中国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目前一季度快结束,我们可以感受到经济增长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这也意味着政府在后面几个季度会发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也会更为强劲,所以包括稳增长、消费刺激等方面,我相信政府都会有出台相关政策,这里面又会带来一系列机会。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一些科技品牌在不断崛起,包括我们的扫地机器人、投影仪等等,这些品牌不仅仅在中国有优势,在全球都有优势,比如现在大疆无人机在全球占据了70%的份额,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品牌不断崛起,中国的产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从单纯制造业走向品牌化,这过程中也会给我们大量的机会。

所以虽然目前整个基金净值压力很大,但说实话我们是比较贪婪的,以今天的价格去买入这些公司,短期可能很难做,但长期大概率是赚钱的。

不建议普通投资者all in在某一个行业基金上

问: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应该多关注行业还是专注某一个主题的基金投资?

杨锐文:我个人建议大家不要专注于某个主题的基金,因为天有不测之风云,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风险,有时候连基金经理都无法准确把握,更不用说普通投资者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大部分的钱去投资全行业基金,因为全行业基金相对平缓一点,持有感受更舒适一些,但最重要是要去看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理念以及逻辑是否自洽,如果自洽,那么就可以选择。

但也不要只投一个基金经理,多选择几位基金经理,这样才能在投资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对于行业基金,比如你非常看好新能源车,那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调节一定的比重投资到这一板块,但我还是不建议大家all in在某一个行业基金上,因为确实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风险和机会。

问:有投资者说他购买了创新成长,能不能单独说一下这只基金整体的操作思路大概是什么样的?

杨锐文:我们以全行业基金的操作思路在运作创新成长,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判断企业生命力的维度。

创新成长和环保优势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创新成长投资了一定比例的港股,但比重较少,因为港股市场受海外的影响比较大,波动性比我们想象得也要更剧烈,所以我们只会投港股最好的一批公司,港股的投资比例一般控制在10%以下,80-90%还是主要在A股上。

创新成长的A股部分和环保优势几乎是一致的,大概就是这样。

市场未来向下的风险比较低

问:上半年市场趋势并不是特别明朗,所以有些投资者觉得应该时刻保持在场,也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前期赚钱就应该落袋为安。

但是我们说基金有“二八效应”,80%的收益可能是在20%的时间里赚到的,你认可这一看法吗?这个时候大家应该继续持有基金,还是可以做一些赎回?

杨锐文:我个人觉得A股一直是牛短熊长,痛苦的时间总是比较漫长一点,但上涨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可能一季度基金整体表现都很糟糕,二季度整体基金回报率也可能都很不错,这个事情很难判断。

这个市场已经回调了很多,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向下的风险是比较低的。

从15年开始的三轮熊市,当我们在所有人都悲观或者基金销售处于冰点的时候去买,大概率都是赚钱的。

其实我们也有个说法,就是越难产的基金,后面的净值表现越好,越容易卖的基金,反而风险是比较大的。

像去年一二月份的时候,爆款基金频发,但现在看收益率都是比较糟糕的。虽然我在今天这个时刻劝别人买基金好像是害了别人一样,但事实上往往是这个时刻才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时点,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时候赎回是非常不明智的。

当然要不要申购,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量力而行。

选股要看三点:符合产业趋势、组织架构可自我进化、具备企业文化

问: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选股逻辑吗?

杨锐文:第一点,企业一定要符合产业趋势,时代的一颗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像一座山,因为逆水行舟非常困难。

如果你在一个不景气或者没有未来的行业,即使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再强,也都很难做好,所以我们要在符合产业趋势之下选股。

其实很多企业或行业在爆发式的增长过程中不一定有护城河,或者说护城河非常微弱,只能说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去看这个团队的管理能力是怎样的,客户评价是怎样的。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很重视企业的管理能力,尤其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才是反映一个企业真实的管理水平以及执行力。

至于董事长的理想或者展望,我们只能当作参考,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最重要的是执行层面,所以我们最终要检验企业执行这一层面。

第二点,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人才体系一定是自我进化的,如果不进化,那一定会被历史淘汰。

第三点,企业一定要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生增长的原动力,可以驱动企业的成长。

所以我们会结合这几个维度去看企业,虽然最终结果有可能还是错的,但投资就是这样,我们要允许犯错,不可能说做到90分就一定能赢。

我们的组合是相对分散的,就像我刚刚讲为什么不能只投资某一个行业的基金,因为风险暴露会非常大,这也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的最核心理论。

问:最后还有什么想和基金持有人分享的吗?

杨锐文: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一直以来的支持。

今年以来我们的基金是亏损的,而且亏损幅度也不算小,我们也比较内疚,但今天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坚定信心。

因为我们对未来有信心,我们相信我们投资的公司最终会给我们带来回报,所以我们不应该恐惧。这是我今天交流最核心的目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