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挫800点,港股跌惨了,发生了什么?

人言财经 2021-07-08 23:54

最近一周,港股的走势并不理想。

从恒生指数来看,全天皆处于杀跌过程当中,尾盘跌势扩大。恒生指数收跌2.89%报27153.13点,为连续第八日下跌,并创1月4日以来新低。

截至7月8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跌3.71%,恒生国企指数跌3.22%,均创去年10月以来新低,成交放量升至2052.6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59.46亿港元。

科技、能源、医药股跌幅居前,大型科技股引领指数下跌,阿里巴巴跌超4%,腾讯跌近4%,美团跌超6%,哔哩哔哩跌超7%。

图片


作为国内市场最大的股票,腾讯控股市场从最高点下来已经跌去了2.4万亿港元。

图片

发生了什么?

从下跌的结构来看,除了银行股之外,对指数冲击最大的要数几大互联网巨头。这波港股的大幅下跌,很大程度上在于市场认为随着监管趋严,而互联网巨头极大可能受到牵连。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今天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指出,垄断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蚂蚁集团一家,对蚂蚁集团采取的措施,也会推行到其他支付服务市场主体。

2020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透露,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约谈蚂蚁集团,督促指导蚂蚁集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2021年4月12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

对于近年来中国支付产业的发展,范一飞总结:一方面是成长速度非常惊人,年增长率超50%;另一方面是行业出现了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等现象。

范一飞说,监管部门正在陆续开展工作,包括前几年成立网联公司、对支付备付金进行管理,这对扭转支付市场出现的情况起了一定作用。他透露,对于支付市场出现的不规范行为,监管部门将会持续予以规范,“相信不久后大家就会看到这个情况”。

除了消息上对反垄断的吹风,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措施也贯彻到了实际行动中。

7月7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依法对互联网领域二十二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起案件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称《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构成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评估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对涉案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言叔通过整理发现,在这22起案件中,8起与滴滴相关,6起与阿里有关,5起与腾讯有关,2起与苏宁易购有关,1起与美团有关。

6起与阿里相关的案件包括:阿里网络收购广州恒大足球股权案、收购纽仕兰股权案、收购天鲜配股权案,以及阿里创投收购五矿电商股权案、与浙江创新投资设立合营企业案、与上海商投集团设立合营企业案。

5起与腾讯有关的案件包括:腾讯收购58股权案、收购小红书股权案、收购搜狗股权案、收购蘑菇街股权案、收购猎豹移动股权案。

2起案件与苏宁易购有关的案件包括:苏宁易购与南京银行设立合营企业案、与三菱重工设立合营企业案。

1起与美团有关的案件包括:美团品牌所属的北京三快收购奥琦玮股权案。


图片图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指出,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平台经济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垄断的风险,而一旦垄断的发生,就会制约社会的创新能力。


巨头垄断为何会抑制社会的创新能力?

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


因为互联网市场一旦寡头化,那么它们完全可以凭借垄断地位打压各中小企业,形成封闭内卷的产业“死水”,不可能再有企业能够绕开它们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成长壮大。而它们就可以凭借既有的阵地,坐地收租,上至实体商品制造商,下至广大消费者,都成为他们收割的对象。


举个例子,在前几年的“共享单车大战”、“外卖大战”、“打车大战”中,虽然前期消费者收到了优惠券、红包等等力度惊人的优惠,然而一旦这个行业中决出一两个垄断性的霸主,我们很快就会发现:


滴滴司机/外卖商家/单车制造商越来越难挣钱,我们打车/点外卖/骑共享单车却更贵了,相当一部分利润被垄断性的互联网平台收取了。

如果互联网巨头一旦形成“寡头化”,就有点像互联网中的“地主”,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土地资源”(垄断性互联网产品),先剥削雇农(上游实体商品生产者),再割韭菜(下游消费者)。


所以,现在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巨头加强监管,是在预料中的事。


不光国内如此,在国外业早有先例。


近年来,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四大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深陷反垄断调查。据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统计,这些反垄断调查中,谷歌面临27起、亚马逊和苹果面临22起、Facebook面临13起,其中欧盟对谷歌进行反垄断处罚的金额已经累计超过600亿元。


要拆分几个科技巨头的声音,时不时会在美国出现。接二连三的反垄断调查,让这些巨头们应接不暇。
现在来看,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已然趋严。但值得注意的是,监管不等于打压,而是为了规范,为了长期的健康发展。


在言叔看来,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趋严、防止垄断的发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让市场竞争变得更为公平,会对领域之内每个市场竞争参与者都有好处,所以是对所有市场内竞争企业的利好。但短期而言,是一个利空,它降低了投资者短期内对互联网巨头的投资预期。

相关证券:
  • 苏宁易购(002024)
  • 阿里巴巴(BABA)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