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AT1债券减记风波一览【钧誉热点追踪】

钧誉资产 2023-03-27 07:53



瑞信爆发财务危机以来,瑞士央行率先提供流动性援助500亿瑞郎(约540亿美元)的紧急信贷额度,但并未能够力挽狂澜。当地时间3月19日周日,在监管部门的紧急“撮合”之下,瑞银宣布以30亿瑞郎收购瑞信,相当于上周五收盘时市值的约40%。该笔收购交易完成后,合并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规模将高达约5万亿美元。

 

然而,在这笔历史性的收购案中,债券持有人却成为了输家。瑞士联邦政府、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称,在瑞士政府支持瑞银收购瑞信后,面值约160亿瑞郎(约合172亿美元)的瑞信 AT1(Additional Tier 1) 债券将被全额减记,价值一夜清零。




什么是AT1债券



AT1债券是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证券,理论上,AT1债券的受偿顺位高于银行普通股本,而且无固定到期日(即永续)。其受偿顺序又低于普通债券,因此投资者通常可获得6%至7%的相对较高回报,瑞信的回报率甚至更高,该行去年发行的AT1债券收益率为9.75%。

 

AT1债券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洲监管架构下设计的产物,是或有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Cocos)的常见形式之一。“可转换”是因为它们可以从债券转换为股权(或完全减记),而“或有”则是因为这种转换只有在满足某些触发条件时才会发生,比如发行银行的资本实力低于预先确定的触发水平。

 

当金融机构出现危机时,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至低于特定水准时,便能将发行的AT1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增加银行普通股权益资本,来达到提升吸收损失能力的目的;又或是将AT1债券的本金全部或部分减记,来降低银行负债规模,以提升偿付能力。2017年,西班牙金融机构人民银行(Banco Popular)的AT1债券也曾遭遇减记。





为何AT1遭遇完全减记



理论上股东的受偿顺序应该是在AT1债券之后,但是在瑞信宣布被收购后,FINMA发表声明,由于政府提供了额外的援助,因此瑞信的 AT1 债券将被完全减记,这导致AT1债券的持有人十分不满。为防止金融市场动荡,其他监管机构相继阐述自身与FINMA的不同,纷纷发声称瑞信只是特例。欧洲央行发布声明称,普通股权工具是最先吸收损失的,仅在它们被充分使用后,才会要求减记AT1债券;英国央行明确,英国有明确的法定顺序,AT1债券受偿顺序排在股权之前。

 

FINMA在最新声明中解释道,其减记瑞信的AT1债券,依据的是瑞信债券发行说明书和瑞士联邦政府委员会的《关于额外流动性援助贷款和瑞士国家银行向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援助贷款的联邦违约担保的紧急法令》。

 

从瑞信公开披露的有关AT1债券的发行条款中可以看出,全额减记的风险是确实存在的。瑞信的AT1债券募集书中表明,其触发条件是普通股权一级资本(Common Equity Tier, CET1)比率低于7%或发生“生存能力事件”。若公司发生了“生存能力事件”,特别是在获得政府特别支持的情况下,AT1债券会被自动且永久减记为零。瑞信于2023年3月19日获得了由联邦违约担保所担保的特别流动性援助贷款,因此触发了“生存能力事件”的减记。





后续影响



欧洲整体AT1债券的规模不过2750亿美元,此次瑞士当局处理导致减记170多亿,引发巨大争议,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后续定价,AT1债券呈阶段性贬值趋势。3月20日,亚洲部分银行的AT1债券创下纪录最大跌幅。东亚银行5.825%永续美元票据每1美元面值一度下跌9.4美分,至约80美分。汇丰银行20亿美元的AT1债券每1美元面值一度下跌10美分至85美分左右。股价上,亚洲银行股价也受此波及,汇丰控股3月20日大跌6.23%,盘中一度下跌超过7%,东亚银行下跌4.53%。

 

欧洲银行CoCo欧元债回报指数在3月11日至3月17日一周的跌幅累积8.31%,3月20日单日跌幅更是达到9.84%。欧洲监管发声后,欧洲市场出现反弹,截止3月23日,欧洲银行CoCo欧元债回报指数由最低位已反弹约4.80%。





钧誉视角



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信用风险事件频出。在当前通胀上升,利率增高的大环境下,系统性风险预计难以轻易结束。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市场都将面临融资紧张,资金成本升高和监管加强的众多挑战。钧誉资产专注低风险投资机会,密切追踪境内外大类资产相关重大事件,提高风险控制和防范的专业水平,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健的收益。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