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为啥加息这么猛

威尼斯摆渡人 2022-06-22 23:50

近期市场最大“猛料”,莫过于美联储加息75bp的落地,这也是从1994年以来力度最强的一次加息。其实从三月加息启动以来,市场便众说纷纭,而此次超前力度下,释放出哪些信号,又将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今天就来一块梳理一下。

01

当前的货币政策是怎样的?

我们之前提到,加息和缩表是美联储常见的两种货币紧缩措施。先来科普一下目前美联储最新的货币政策状态。

加息方面: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0.75%~1%上调75bp至1.5%~1.75%,并预计后续持续上调,符合会前市场预期。鲍威尔称,此次加息75个基点幅度异常大,预计这种幅度不会很普遍,预计7月的会议将增加50或75个基点,具体要逐次会议决定。

缩表方面: 6月已开启,后续将继续减少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和MBS。缩表节奏上,6月7月的规模为每月缩减300亿美元国债以及175亿美元MBS,然后将在3个月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每月缩减600亿美元国债与350亿美元MBS的上限规模。

02

为什么这次加息力度这么大?

如果有关注美国最新CPI数据的人应该都知道,5月CPI同比上涨8.6%,刷新1981年12月以来的高点。核心CPI同比上涨6%,均超出了市场预期。也就是说目前美国确实已经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通胀高度。

图:美国CPI与核心CPI增速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00.1.1-2022.6.15)

一边是已有的通胀高企,在全球局势震荡下,未来供给格局的恢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另一边,前期采取的加息措施也未能有效抑制住通胀的持续增长。因此,只能更快收紧货币政策,以更高强度的加息来进行遏制通胀的发酵。

03

大幅加息释放怎样的信号?

那么本轮大幅加息下,我们能挖掘到哪些有用信息呢?

从加息表述上看

鲍威尔表示本次加息75bp“不会是常态”,说明本轮加息强度确实大,但不会持续大,打消了市场上部分过度悲观的预期。

同时,最近三次会议中,加息幅度经历了25BP、50BP和75BP的渐次抬升,也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是在加速追赶通胀的,体现其抑制通胀的决心。如果未来通胀仍未有所缓解,也不排除有更高强度的加息落地。

从预测数据上看

⋆ 在6月份最新的经济预测中,美联储大幅下调了对经济增长预期。

从去年9月开始的4次预测里,美联储对于2022年经济增长数据的预测在逐渐下修,本轮增速已经下调至1.7%。而对于2024年及更长期的经济增速预测则变化不大。

这意味着,短期通胀或将影响经济增长,而另一层面经济增长或许也不是美联储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Image

(数据来源:美联储,Wind,2021.9.1-2022.6.16,博时基金整理)

⋆ 此之外,美联储还大幅上调了对短期的通胀预期。

过去四轮对于2022年物价增速的预测已经从最初的2.2%,上升到了5.2%,说明短期通胀压力正在逐渐升温。但观察2023、2024年及更长期预测,相对而言变化不大,说明美联储对于未来通胀回落仍保有信心

Image

(数据来源:美联储,Wind,2021.9.1-2022.6.16,博时基金整理)

04

为什么加息之后没有跌?

而在加息公布后,权益市场并未迎来市场预期中的大跌,背后可能有三方面原因:

1. 前期市场已经对加息预期有所反馈 

从2022年3月15日,美联储时隔两年首次官宣加息开始,市场便对此有所反应,标普500指数接连调整。而在本轮加息落地之前,美股更是经历了比较大的回调。

也就是说,前期已经跌过一段时间,权益市场对于加息的情绪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反馈,因此短期下跌已经不再是必然现象。

Image

(数据来源:美联储,Wind,2022.1.1-2022.6.16,博时基金整理)

2. 加息进程比预期更温和

一方面,市场已经对本轮加息有所反馈。另一方面,官方体现出的加息态度,其实也在市场的预料之内。

要观察官方对于未来利率的预测和态度,点阵图是个非常值得参考的依据。从美联储公布的最新点阵图来看,联储官员中位数预计2022年末基准利率升至3.25%-3.5%,而目前期货价格预期今年末基准利率水平为3.54%

也就是说,在市场情绪已经有所反馈的基础上,目前官方透露出的加息力度比市场预期还要更温和。

图:美联储点阵图(2022年6月)

Image

(资料来源:美联储)

3. A股独立性逐渐提高

观察2000年以来上证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势,A股独立性正在逐渐提高。尽管美联储未来的加息节奏,可能对A股情绪面造成扰动,但总体来看A股未来的走势始终是由自身基本面所决定的。

图:标普500与上证指数走势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00.6.16-2022.6.16)

美联储加息主要是通过我国货币政策来影响A股。由于通胀往往存在全球性,当美联储为应对通胀风险选择加息时,美债利率上行,中美利差逐渐收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也可能面临收紧的压力。而无风险利率上行,将对A股的估值产生制约因素。

但是,从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来看,依然强调“以我为主”,近期更是出台了多项“稳经济”的宽信用政策,流动性也维持合理充裕。因此在本轮加息过后,A股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

05

后续会有哪些影响?

经济层面

美联储下调经济预期,说明当前相较于通胀问题,经济增长并非是核心矛盾,因此可能会通过牺牲经济增速的方式来遏制通胀

同时,高企的价格也可能对经济增长构成打压,未来可能还会面临滞涨的风险。而经济出现衰退,则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

投资层面

一方面,伴随当前加息的不确定性落地,后续更大幅度的加息可能较难出现,美股市场可能迎来阶段性反弹。但长期来看,如果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可能影响美股公司盈利增长,美股的调整或许还未结束

另一方面,随着流动性收紧,美国企业融资及借贷成本将有所提高,可能会选择减少对外的投资,甚至形成资本回流,从而对外部资本市场造成扰动。

短期来看,我国货币政策仍具备独立性,疫情改善下未来经济可能逐渐企稳,支撑着中国股票资产的表现。但后续A股能否延续独立行情,还要看海外加息节奏对股指形成的压力,以及国内稳经济政策落地的持续性及力度。

大家不要因为过去这一个半月的反弹,就忘掉市场的风险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