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特斯拉杀手

量子星河 2022-06-07 23:51

有没有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在未交付任何汽车的情况下估值高于10亿美元?

一家电动皮卡制造商做到了。

Image

它曾被誉为全球第三大车企。

背靠亚马逊和福特两座大山,凭借0交付量的业绩,年仅12岁的Rivian创下2021年最大、美股史上第六大IPO纪录。

Image

半年后的今天,热钱褪去,加息正当时。供应链危机加重,产能又遇瓶颈。

在公司账面上仍有170亿美元现金的前提下,Rivian从高峰时期的1616亿美元市值下跌到如今的261亿美元。

拥有钞能力的Rivian是未来之星还是烧钱巨坑?

01

出道即巅峰

「梦想是星辰大海」的马斯克不同,Rivian创始人斯卡林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碳中和狂人」

随着世界各地的城市实施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政策,商用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一些出租车公司,物流公司的青睐。

崇尚环保的斯卡林奇研发出来了滑板底盘(Skate Board)。在这个底盘上可以在其上放置任何体型的“大礼帽”,使其能够轻松地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定制运载工具。

Rivian的「底盘换壳」模式与传统车企的「代际改进」理念不谋而合。

为了保持产能的持续性和汽车的安全性,传统车企在研发初期采用造平台的方法,在同一个平台上规划了多款车型,甚至多个子品牌。例如通用汽车的奥特能平台,它不仅仅能用在造凯迪拉克上,也会在后期用到别克和雪弗兰上。

Image

不仅如此,Rivian选择了电动皮卡对滑板底盘(Skate Board)平台进行初试水。

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皮卡是一个冷门小众的车型。家里来个SUV小越野,视野宽广舒适性强。工地用个五菱面包车,载人装物都适合。

但在华尔街人看来,电动皮卡是一个聪明讨喜的选择。大多数美国人拥有自己独立的别墅、车库、草坪和院落。为了打理院子,他们需要购买诸多工具、材料和日用品。但美国人力成本很高,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己动手。因此,“很能装”的皮卡就成为美国人最喜欢的车型,其次是SUV。

Image

「能装」和「底盘换壳」这两个特性,吸引来了一直想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亚马逊和谋求在新能源赛道分得一杯羹的福特。

根据Rivian招股说明书显示,Rivian从包括亚马逊和福特在内的众多支持者那里筹集了超过80亿美元。早在A轮融资时,亚马逊就成为了Rivian的股东。随后在DEF轮中追加投资,总计在Rivian投资了13.45亿美元,而福特也在B轮和D轮投资了8.2亿美元。最终在Rivian上市后,亚马逊有18.5%的股权,而福特有11.8%的股权。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Rivian招股说明书中,亚马逊一词出现了105次,福特出现了19次的原因了。

2021年11月10日,Rivian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即高开约35%。收盘当日市值超800亿美元,一举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随后,Rivian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持续上涨,一度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

02

产能地狱考验

如果将Rivian定位为「亚马逊最后一公里」的备选方案之一,那么对于贝索斯来讲,这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毕竟,贝索斯不会低头向自己的死对头马斯克购买Cybertruck。

根据Rivian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19年1月,Rivian与亚马逊旗下物流公司签署了电动送货车的协议(EDV Agreement)

Image

表面上看亚马逊会从Rivian购买10万辆的电动送货车,但是这个协议并未对亚马逊的最小采购量有所要求。也就是说,亚马逊可以从Rivian这里采购10万辆,也可以采购2万辆,100辆。

不仅如此,亚马逊对Rivian的EDV有四年的独家采购权。在四年结束后的两年,亚马逊对Rivian享有优先拒绝权。换句话来讲,亚马逊和Rivian合作的电动送货车在前四年内必须只能卖给亚马逊,在第五年和第六年,如果亚马逊不让卖给其他人,Rivian也不能私自售卖。

唯一的限制是如果亚马逊没有采购10万辆电动送货车,则要向Rivian支付一笔产品研发费用即可。当然,这笔产品研发费用会小于10万辆电动送货车的价值。

Image

对于Rivian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来讲,筹集资金一直是容易的部分。投资者争先恐后地检查他们对ESG友好的持股,并痴迷地寻找支持一切看似科技和环保的东西。

然而,随着Rivian各项信息不断被披露,投资者们发现了自己忽略掉的一家汽车厂必备的基本能力:它真的能生产产品吗?它是否正在大规模生产?从原型到量产的速度有多快?

实际上,Rivian并没有因滑板底盘而获得令人满意的产能。

从2021年第三季度启动交付以来,Rivian在产能上暴雷频发。根据Rivian最新的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Rivian总共生产了2553辆车,但只向客户交付了1227辆车。

对标特斯拉的产能爬坡路径:特斯拉从年产2.5万辆到达最终盈利花了5年,期间投入共计650亿美元。其主要转折点是2018年打通了中国供应链,使得产能飞升至20万辆,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运营了两年才最终实现盈利。

Rivian若想2022年实现2.5万辆产能,则需要每月生产至少4000辆车,或每天至少生产200辆。该目标在当前环境下,在没有中国产业链支持下几乎难以达成。更何况,根据Kelley Blue Book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本土生产一辆新电动汽车的平均成本为6.5万美元。

鸡肋的产能并没有浇灭人们对于Rivian的热情。根据Rivian的披露,截至5月9日除亚马逊的10万电动货车订单之外,公司还拥有高达9万的消费车型订单。

Image

有趣的是,Rivian新车最贵的配置9万美元,但在二手车市场竟炒到了14万美元。(二手法拉利California在二手车市场才卖15万美元)

03

未来路在何方

如果将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容为三国,特斯拉为魏国,传统车企大众,通用,福特为蜀国,则Rivian,Lucid为代表的美国造车新势力为魏国。

热钱褪去,加息正当时。供应链危机加重,产能又遇瓶颈。新能源汽车的进入壁垒在上升。

「PPT造车」或者无法量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会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苦苦挣扎的Lordstown最近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工厂出售给iPhone代工组装商富士康。只为能够筹集现金来维持当前业务能力。大约两年前上市时,它曾希望生产2000辆皮卡,然后在接下来的全年生产3.2万辆。现在,它计划生产500辆。

续航520英里,主打高端市场的电动车制造商Lucid最近与沙特阿拉伯达成协议,在未来10年内购买多达10万辆汽车。然而它在2022年一季度只交付了360辆。

订单量和大胆的计划显然是件好事,但必须有人确保他们兑现了这些承诺。现在的危险是,随着排单期的延长,消费者期待会消失并带走需求。

正如马斯克在Rivian上市后发推文说道:“我希望他们能够实现高产量和盈亏平衡现金流。这才是真正的考验。有数百家汽车初创公司,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特斯拉是过去100年中唯一一家实现大批量生产和正现金流的美国汽车制造商。”

魏国们有且只有一条路要走:产能!产能!产能!

Image

文案:林子滢,钱丁灿,石可

编辑:星河光芒编辑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