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最黄金十年开启!

AK实战 2021-10-21 00:01

今年初我将定投了两年的医疗行业指数基金基本清仓,因为我认为医疗行业在2018年底-2021年初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涨得太多了。

1.从行业指数增长来看,医疗行业指数两年多时间里总计涨了超过三倍,即使在目前大调过后,还是超过2倍。

2.从翻十倍个股数量来看,医疗过去三年时间涨十倍的个股最少有15只以上,涨5倍则更多,翻倍更是最低标准。医疗不同于新能源,芯片,它的业态是比较稳定的,出现如此涨幅历史少见。

但是我从未离开,只是在等待机会。

我在等待什么?

1.等待估值的回调

股票涨多了就要跌,下跌的理由可以是多方面的,但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跌到位,从年初3月反弹清仓后,中间医疗板块还有过调整,但是幅度一直达不够,所以我一直没有动手。等到8月底我开始了行动,并不是因为我认为跌到位了,只因为我采取的投资方式是基金定投,所以没有必要等到最底部再动手,更重要的是我也不知道具体最底点位在那。我在年初制定的下跌是板块至少跌幅达到30%才会选择动手,虽然我认为可能最终的调整幅度会更高。

2.等待本身的载体,时间

当时设置的第二条时间就是医疗板块需要一波三个月以上时间的调整,最好是半年左右。目前最低条件是具备的,但是离半年的期间还有一段距离。如果后续医疗调整的时间真的需要半年以上,后续的方案已经确定,在2022年的定投中1-2月,无论其涨跌都还会继续大力度的定投医疗行业指数基金。

我在8月开始行动,10月进入全力冲击期。

因为医疗在我的基金定投组合中的定位是最终的第一重仓目标,但是在8月底我基本处于空仓状态,所以一动手我采取的定投策略就是多倍定投,到10月采取的就是顶格定投,力求在11月上旬就把今年的额度全部用完。

为什么我如此看好医疗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

1.60后,中国最富基数最大的一代正式进入60岁。每一个人我都建议好好读一下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60后正式开始进入60岁老龄化关口,我们将面临人类历史上最迅猛的深度老龄化速度。更为重要的是60后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代生力军,也是这个社会财富最主要的掌握代际。所以医疗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行业基础是非常好的,不仅消费群体基数大,消费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2.医疗行业本身的特性:

首先:刚性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医疗行业基本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毕竟医疗服务属于刚性需求,本身并不用过多考虑经济整体的周期好坏阶段。

其次:高科技,高端制业,高端服务业。医药生物在老美的科技规划里属于六大科技领域之一,参照老美经验医疗过去三十年是仅次于信息互联网成长性的行业,产生一大批具备高科技,高端制造,高端服务属性的世界巨头。一个大国强国,强大的医药医疗行业是标准配置之一。

再则:国产可替代,此轮疫情让医疗板块整体实现了一个空中加油,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层意识到国内高端医疗设备高度依赖发达国家。未来天量的医疗基础设施市场不能由国外的厂家垄断,鼓励国产厂家进行技术升级,实现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最后:具有一定的抗政策风险能力,医疗与医药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是医药行业未来十年将被带量采购所主导。真正的重磅创新药我不看好目前99%以上的医药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都是仿制药起家,企业转型有太重的历史包袱。医疗行业虽然也受带量采购的影响,但是行业范畴更宽广,受的影响也更小一点。最重要的是药品是华山一条路,只有少数头部企业有价值,其它的都只不过是化学制剂厂而已。但是医疗行业的多样性,多层资性更好。

未来主要的风险

1.政策风险:虽然医疗行业受带量采购的影响小于医药,但是也是有较大影响的。第二个是在共同富裕的纲领下,医疗行业中的暴利门类,后期可能会有加税和整冶的风险。由其考虑到未来十年的快速老龄化,社会负担会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2.产业升级是否顺利:医疗行业的升级是后期相关上市公司能否实现突破的关键,高端医疗设备的本质就是高精尖制造。国内厂家能否实现全面的国产替代与打开国际市场都有待考验。

我的定投策略

1.2021年策略:前空后重,其实在2019年底-2021年初我的医疗基金定投的收益达到了70%多,但是仓位始终不是特别重。因为在高位定投是不明智的,要不是20年疫情的爆发,去年我就会大规模减仓了。上半年3月医疗在急跌后的大反弹中,我基本清了仓位,在年底再加倍接回。这是因为医疗的高估值风险得到了一定的释放,我终于能够将医疗基金的底仓选择在一个较好的价位上。

2.2022年策略:即使10月像我之前所想的一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医疗板块也不见得真正到底。因为相较于前面两年多三倍的涨幅,30%的行业跌幅,4个月的调整还是显得有点不平衡。所以在2022年的定投中,我会继续大力定投医疗,直到其仓位成为我的基金组合中的第一大品种。

3.未来十年策略:相较于中概互联网的抄底之路,医疗明显是有更为长远与清晰的持仓计划。21年初的清仓是迫于形势,在此较医疗布局完成后,医疗行业指数基金在未来十年除非碰到超大牛市顶部的判断信号,否则我不会再有卖出动作,基本维持着每年第一投入的策略。

毕竟在我20年定投计划中,医疗从第一个月开始时,我就反复说明过,这是我未来十到二十年最看好的品种。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