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优秀基金的标准!

AK实战 2021-03-24 09:55

评价一只基金是否优秀,需要考虑的是三方面的因素,分别是收益性,稳定性,合理性。普通基民在主观容易只在乎收益性,但是这是不科学的,未来我将会以此篇所定的评测标准为大家评测100只市场上各类主流基金,以供大家参考。

分值占比

忆A工

各个评分标准解释

(一)收益性(40分)

投资就是为了取得收益,所以收益的分值占比高一点也是正常的,但是40分的占比是比较合理的。就像本周蚂蚁财富发布的研报,即使过去一年你买的是年化收益率是120%的张坤,80%的基民还是亏损的。这是因为收益只是基金多维度表现中的一环,以偏概全最终会让投资者迷失,造成亏损。

收益小类1:年均战胜沪深300数值(20分)

没有对比就看不出高低,看纯收益是不科学的,沪深300作为市场上最有代表性的指数体现了市场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在评定一个基金的盈利能力时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年均战胜沪深300的平均值。

收益小类2:战胜沪深300年分份占比(10分)

有一些基金收益率虽然非常高,但是采取的极端投资策略,这造成输赢沪深300的数值都比较大,这种不稳定胜率是对投资者极大的考验。所以在收益上,我们希望常年战胜沪深300的年数占比越高越好,只有这种收益率才是有价值的。

收益小类3:年均收益率/管理费支出(10分)

在3月初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一项数据统计,在过去五年你买权益类基金平均每付出一块钱,可以给你带来6.5元的收益。这个收益高吗?其实是不高的,因为同期你买纯债基金的比值是6.8元。这意味着过去5年平均水平,你买债的效果要比股票型基金好,考虑到过去五年有三年都是基金大牛市,同时买股票型基金所承担的风险远大买纯债。所以说别看过去几年基金牛市,实际上赚大钱的是基金公司,绝大多数基金未必捞到多少好处。从本质上讲,将买基金比做一笔生意,我们需要更高的投入收益比。

(二)稳定性(30分)

为什么基金业绩一年翻倍,而基民亏钱的比例达到了80%,表面原因是基金业绩走势大涨大跌。但是从根本原因还是人容易高估自己的控制恐惧的能力,低估了自身贪婪的本性。基金业绩,尤其是下跌时的表现可以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战胜自己的本性,也避免了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都赚大钱,而基民亏损的情况。

稳定性小类1:历史回撤情况(20分)

包括两项评分,第一个是相对于沪深300的回撤比率,这是核心的抗风险能力指标。第二个是历史最大回撤值和频率,因为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基民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历史最大回值本身带有很强的暗示性。

稳定性小类2:基金经理历史百分比排名(10分)

当一个基金经理他的业绩排名相对于同行来讲表现出的特征是上窜下跳,这本身就说明这个基金经理采取的是投机型交易策略,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三)合理性(30分)

合理本身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词,我们只能从普遍承认的规律出发,去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是从投资者利益出发,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或者是在寻求这个平衡点时其投资与业务水平能力。

合理性1(20分)

基金经理偏好行业,持股集中度,年换手率,基金公司自有资金持仓等公认合理指标去分析基金经理与基金。往往高合理性的基金能够带来较好的投资结果,但是也不是绝对的,要不然市场的投资方式就会高度统一化了。

合理性2(10分)

在整个评测过程中,我们尽量以分数做到统一客观,但是市场是多变的,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所处市场环境,公司平台,基金类型都有所不同。所以我留了10分在自身角度上去总结一下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稳定性,行为等。大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做一些调配,毕竟投资决策最终得自己做。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