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钝化是定投杀手?

威尼斯摆渡人 2021-06-09 23:55

基金定投的钝化效应指的是随着定投时间的持续,每期定投新扣款金额相对于持仓金额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所以后期每期的定投扣款拉低定投持仓成本的效果越来越弱。

所以网上面现在很多人只要反对定投的,都会拿钝化说事。而很多新投资者看到定投,就会问钝化了怎么办。

其实钝化本质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每次新扣款和已经持有的本金之间的比例问题。

在持续线性下跌的市场中,定投从第三期扣款开始,就是走向钝化的过程。

而在持续线性上涨的市场中,钝化这个词都不会存在——因为定投每一期的扣款成本都会高于前一期,持仓的平均成本也是一路上升的,根本不存在降低持仓成本的可能性。

所以,我觉得过多的关注“钝化”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很多人谈到钝化就会觉得很严重,觉得不可接受。钝化的结果会是什么?

任何的投资都有成本,所以定投的分批买入虽然可以在市场下跌时帮我们降低整体的持仓成本,但是这个成本也肯定不可能无限制的低下去,到最后,慢慢就和投资标的的平均成本重合了。

所以钝化最终的结果是定投的收益率趋向于基金产品本身的平均收益率而已——所以,选对产品很重要。

钝化效应并不会让投资者亏钱——当然,除非你选择投资的基金长期收益率为负。

所以,我想和大家说的就是:钝化不可怕,这是伴随着定投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钝化效应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要想尽可能降低钝化效应的影响,有几个办法。

第一个非常简单,既然钝化是因为后面每期扣款的金额跟本金相比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要解决钝化,就是加大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每期的扣款金额,扣款持续的时间越长,每期扣款金额就一步步随之变大,保证每期扣款的金额和一开始设定的扣款金额与本金的比例恒定不变,那么钝化就根本不会出现。

也就是低位扣款更多,可以适度延缓钝化。

但是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现实,如果遇到持续阴跌的市场,定投在3~5年时间之内都没有办法盈利。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后面的每期扣款金额需要指数级的增加,才能够保持跟总本金的比例不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平时说的“智能定投”,结合指数估值的数据,在低估的位置增加扣款金额,而在估值高的时候,减少我们的扣款金额,这样子也可以延缓钝化效应的出现。

我用的词叫做延缓,因为钝化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所以当我们面对钝化的时候,还是平和一点吧。

定投本质上是一种分批建仓的基金投资方式。

我们选择定投是因为看好长期的市场机会,但担心短期的波动风险;是因为我们看不准市场的短期走向,是因为一次性买,我们担心受不了账面浮亏的心理冲击才做的选择。

我们手中所持有基金的平均成本是不可能无限制的往下降低的。钝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再获得超过产品本身的平均收益率而已。

仅此而已。

当然,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在市场最低的时候一次性买入,在最高点的时候一次性卖出。

定投最好的方法是在左侧按时扣款,在右侧停止扣款坚定持有,等到最高点一次性卖出,再在新一轮的左侧开始扣款(其实不如第一种)。

如果有人掌握了上面两个秘诀,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务必留言给我,求带,重酬。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