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倒春寒”,此时是入场好时机吗?

威尼斯摆渡人 2021-05-12 23:55

想来最近大家也注意到了,新发基金的规模一降再降,相比于去年7月份和今年1月份火热的市场行情,基金发行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大家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期和投资热度也在不断收紧。

回顾从去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的变化,去年7月份在各类权益爆款基金推动下,新基发行规模拉升到历史以来最高值。而在去年的12月份,上证综指突破5000点,市场开始频频出现牛市预期,投资热度进一步抬升,在今年1月份新发基金规模再度达到一个峰值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20.1.1-2021.4.30)

从过去十年新发基金的规模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数据来看,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正相关性滞后性的,经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达到0.64的水平。

往往在市场大幅上涨之后,会迎来新发基金规模的扩大;而市场震荡下行之时,新发基金规模也会收缩,目前我们也正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10.1.1-2021.4.30)

那么到底在新发基金规模下降的时点,是不是一个好的入场时机?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论证。将过去十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新发基金规模进行整合对比,选取所谓的发行“冰点”布局,看看会是什么收益结果。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11.1.1-2021.4.30)

由于基金规模在2015年有了量级的攀升,所以我们选取的也是在2015年之后的时点。我们分别选取出三个火热期及三个冰点期,并将持有不同时长的收益率进行对比。

Image

基金发行火热的时期通常是市场已经上涨到一定高点。此时布局,如果只是短期持有(持有三个月、半年),则很可能会因追涨杀跌而遭遇亏损Image 但随着持有时长不断拉长,收益表现是在不断提升的。综合来看,在这三个发行火热期买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并持有至今,都能获得正收益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15.5.29-2021.4.30) 而在发行火热期过后,市场出现回调,仅过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基金新发规模就有了大幅的收缩。如果在这些所谓的“冰点期”买入并持有基金,又会是怎样的收益表现呢?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15.7.31-2021.4.30) 可以看到,虽然时间上只差了一两个月,但是在冰点期买入并持有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相比在发行火热期买入,其整体的持有收益是明显更好的。

所以对于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其实我们已经有了答案了。从过去历史上的几个时点来看,在基金发行低迷期布局,并且坚持长期持有,的确是会比在发行火热的时候布局更有配置价值盈利机会。对于当前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入场时机,现在大家心中有答案了吗?

Image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精彩

Image

Image

基金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