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观察周报|基金电商销售“八仙过海”;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强限购新基金火爆背后:渠道未觉“春江水暖”

顾问云 2023-05-14 08:03


摘要

基金行业观察周报| 年内收益最高已超20%!出海基金加码人工智能概念股,科技类QDII收益最高逼近3000亿!这类基金,规模激增基金电商销售“八仙过海” 互联网端基民画像曝光......10分钟带你聚焦行业热点,直击政策风向!

要闻速读

中基协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强省会、活金融、兴产业,湖南湘江新区发布200亿产业发展基金

香港金管局:外汇基金首季投资收入979亿港元,连续两个季度获利

两百亿元超高清基金在穗起航 三方联手共建超高清产业生态

央企ESG指数密集上新 基金把握机会积极创新

逼近3000亿!这类基金,规模激增

三年大发展!REITs即将突破1000亿

五月多只权益基金首发,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多只基金修改业绩比较基准 让基金风格和投资目标更匹配

业绩PK主题 基金一季报持仓“失真”现象凸显

新基金建仓步调虽不同,后续增量资金仍可期待

公募基金行业再掀高管变动潮 专家建议采取多种手段提升高管稳定性

一季度头部公募非货币产品月均规模差异缩小

时隔16周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再上80%大关 百亿私募加仓力度最大

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拉响清盘警报,中信保诚基金产品规模难扩大

年内收益最高已超20%!出海基金加码人工智能概念股,科技类QDII收益最高

百亿私募大举加仓 “中特估”成香饽饽

基金代销成关注重点 多地证监局开展现场检查

近百只公募基金清盘

公募基金一季度销售百强出炉:银行优势明显

基金电商销售“八仙过海” 互联网端基民画像曝光

68家135位发生变更 公募基金再掀高管变动潮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强限购 新基金火爆背后:渠道未觉“春江水暖”

董元星任中信保诚基金总经理

汇丰中国推出300亿元绿色信贷基金支持低碳发展

首批央企股东回报ETF开售在即

提振市场信心 中交REIT获基金管理人3000万自购

百亿私募涉劳动纠纷被“直播爆料”?公司回应:已支付所有款项

菜鸟与中国人寿设立超30亿元仓储物流投资基金

"台柱子"频繁出走!72家160人次变动

基金圈跳槽新现象:刚加盟公募巨头,就管理160亿

“乌龙”?大V出手,基金瞬间直逼涨停

又有基金公司“取关”!

远东宏信与天希资本协议绿色基础设施基金 目标总规模10亿美元

宁德时代成立私募基金合伙企业

知名基金经理再发“限购令”

一天连发9份卸任公告 百亿级基金经理突然“告别”

监管严查风格漂移 英大基金旗下明星产品被定性为严重偏离

上百家私募回应“中特估”行情:54%持乐观态度,个别私募认为已近尾声

监管声音

1

中基协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2023.5.5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起草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并就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关于募集及存续门槛,《指引》要求,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基金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除市场波动导致净值变化外,连续60个交易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清算流程。在组合投资方面,《指引》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应当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进行投资。单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同一资产的资金,不得超过该基金净资产的25%;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同一资产的资金,不得超过该资产的25%。

2

强省会、活金融、兴产业,湖南湘江新区发布200亿产业发展基金

2023.5.6

5月6日上午,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发布会在湖南金融中心湘江基金小镇举行。会上,湖南湘江新区发布五类产业发展基金,并计划未来5年出资200亿元,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及乘数效应,打造千亿母子基金群。本次发布的产业发展基金分为“人才支持基金+科创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上市企业投资并购基金+重大项目专项基金”五类。湖南湘江新区计划出资200亿元,由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委员会归口管理,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唯一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运作,实现增量母子基金群规模500亿元,汇聚形成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群。其中,人才支持基金20亿元,科创引导基金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50亿元,上市企业投资并购基金50亿元,重大项目专项基金50亿元。

3

香港金管局:外汇基金首季投资收入979亿港元,连续两个季度获利

2023.5.8

香港金管局公布,外汇基金首季投资收入979亿港元,连续两个季度获利,同比扭亏为盈。期内,香港股票收益33亿港元,其他股票收益255亿港元,债券录得439亿港元收益,外汇录得252亿港元收益。期内,外汇基金支付财政储备54亿港元,支付特区政府基金及法定组织39亿港元。金管局表示,首季外汇基金赚取的收入,是去年录得2000亿港元亏损的接近一半,希望今年余下时间继续努力。

4

两百亿元超高清基金在穗起航 三方联手共建超高清产业生态

2023.5.8

5月8日上午,首届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投融资圆桌会在广州举行,来自超高清龙头企业、知名投资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方向进行研讨交流。作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国内首支服务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行业性战略基金——超高清视频产业投资基金进行了主题发布。

行业焦点

1

央企ESG指数密集上新 基金把握机会积极创新

2023.5.4

5月4日,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中证央企ESG50指数正式发布;5月8日,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正式发布。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一直高度重视ESG投资,在ESG领域积极布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市场上纯ESG主题基金规模已达到389.3亿元;截至5月5日,今年表现最好的纯ESG主题基金收益率达到15.9%。

2

逼近3000亿!这类基金,规模激增

2023.5.5

在今年可转债基金的亮眼表现下,多只可转债基金规模激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5日,全市场64只(份额合并计算)可转债主题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2.97%,其中业绩最好的工银可转债,年内收益率已经达到19%,堪比权益类基金涨幅。据统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总市值2964亿元,已经逼近3千亿关口。在千亿级市场中,可转债基金目前已经诞生易方达双债增强、光大添益两只百亿可转债主题基金,规模超50亿元的转债基金也增至7只。

3

三年大发展!REITs即将突破1000亿

2023.5.6

即将突破1000亿,公募REITs迎来了三周年的里程碑。截止5月6日,已有27只公募RETs成功上市。总结公募REITs过去三年的成绩单,我国REITs市场取得了较好成绩,资产类型不断丰富,发行规模持续增加,投资人踊跃参与,为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

五月多只权益基金首发,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2023.5.7

 “五一”以来的两个交易日,便有14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新基金开始发行,其中权益类产品约占七成左右,显示出基金发行市场对于权益类资产的信心。从全年情况来看,年内新发基金较为稳健,截至5月7日,共有408只基金宣告成立,总发行份额超3500亿份。其中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获了资金追捧,或“一日售罄”,或刷新年内权益类产品发行规模纪录。

5

多只基金修改业绩比较基准 让基金风格和投资目标更匹配

2023.5.8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公告,宣布修改旗下部分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从基金类型来看,FOF基金是变更主力。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业绩比较基准是投资者挑选基金时候的重要参考,基金公司应当根据基金实际投资情况,进行及时修正。

6

业绩PK主题 基金一季报持仓“失真”现象凸显

2023.5.8

一方面要避免风格漂移的形象,另一方面又要业绩,持仓“失真”似乎成为基金经理一种折中又“聪明”的操作。缺乏基本面、脱离估值但仍然具有后续股价表现的人气股票,正进入许多基金经理的持仓,但这些持仓却并没有在最新公布的一季报中显现。

7

新基金建仓步调虽不同,后续增量资金仍可期待

2023.5.8

面对当前风格快速切换、持续震荡的市场,新基金的建仓节奏正出现分歧。有的基金经理果断进场,基金净值出现明显波动,有的基金经理则按兵不动。不过,确定的趋势是,增量资金正在陆续集结,后续有望驰援A股。一方面,多只ETF低仓位上市,随着上市日期临近,这些ETF必须快速提高仓位;另一方面,当前有超百只基金正在或等待发行。

8

公募基金行业再掀高管变动潮 专家建议采取多种手段提升高管稳定性

2023.5.8

近段时间,又有多家公募基金“官宣”高管变更。据统计,截至5月8日,年内已有68家基金公司的135位高管发生变更,其中不乏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头部机构。变更的高管中,董事长便有31位,涉及17家基金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属于正常现象,但过于频繁的高管变动可能会对公司决策的连续性以及业绩稳健性造成影响。

9

一季度头部公募非货币产品月均规模差异缩小

2023.5.8

5月8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前20名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合计89902.47亿元。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5家基金公司分别以9880.69亿元、7125.48亿元、6696.54亿元、5953.18亿元、5457.53亿元的月均规模占据前五。

10

时隔16周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再上80%大关 百亿私募加仓力度最大

2023.5.8

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0.60%,相比此前一周提升了1.94个百分点。今年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一直在80%水平下方运行,本次是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年内首次站上80%大关。具体来看,目前满仓(仓位>80%)股票私募占比为59.88%,中等仓位(50%≤仓位≤80%)股票私募占比为28.76%,另外,低仓(20%≤仓位

11

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拉响清盘警报,中信保诚基金产品规模难扩大

2023.5.8

根据基金一季报时的数据,中信保诚基金同时有多只产品拉响清盘警报。公开数据统计显示,公司就有包括信诚鼎利、信诚金砖四国、信诚深度价值和信诚新机遇四只产品规模小于或等于0.50亿元,同时还有多只产品回撤至2亿元的成立线以内。对比去年一季度末同期的规模,该公司从1232.69亿元回撤至1196.99亿元。

12

年内收益最高已超20%!出海基金加码人工智能概念股,科技类QDII收益最高

2023.5.9

今年以来,QDII基金的业绩表现总体令人满意。截至4月末,QDII基金的年内收益最高超过了20%,200多只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达到了1.5%。具体来看,表现最好的建信纳斯达克100美元现汇A截至4月末的年内收益为20.1%,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截至今年一季度的最新规模为1000万元。在被动指数型QDII大放异彩的同时,部分主动型QDII也有不错的表现。在一众业绩靠前的主动型QDII产品中,科技主题基金的表现依然保持领先。

13

百亿私募大举加仓 “中特估”成香饽饽

2023.5.9

5月以来,随着“中特估”发力,大A强势上涨,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作为敏锐的机构投资者,私募在节前就已大举加仓,投入真金白银。数据显示,五一节前夕,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0.60%,相比前一周提升了1.94个百分点,时隔16周再上80%大关。其中,百亿私募加仓力度最大。据了解,不少私募今年都将仓位调至低估值的央国企,一方面看好估值回归,另一方面看好央国企的分红力度。“中特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简称,起因于中国央企分红较高,盈利稳定,但长期被资本市场低估而未受资金关注。不过,今年以来“中特估”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

14

基金代销成关注重点 多地证监局开展现场检查

2023.5.10

近日,河北证监局公布了对基金代销现场检查的情况。梳理发现,目前,已有2个地方证监局对基金代销业务开展了现场检查,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此外,还有4个地方证监局公布了基金代销抽查机构名单,正在或即将进行现场检查。从基金代销罚单来看,今年以来,已经有15个地方证监局出具了22份相关罚单。有些罚单明确表示是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有些罚单则只是表示“经查”。罚单暴露出代销机构一些问题,有的机构基金推介营销话术设计不规范,部分用词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有的机构存在全员营销行为。部分网点员工使用电话开展基金营销活动,未纳入统一留痕和监控管理。

15

近百只公募基金清盘

2023.5.11

据统计,今年以来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94只,已经逼近百只关口,,处于历史性小高潮。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因政策的影响的特殊时段,自2021年开始,基金清盘也逐渐进入加速期,2021年和2022年均为超200只,达到254只、233只。而2023年仅过去三分之一,清盘数量就逼近百只。具体来看,今年权益类基金成为清盘的主力军。今年已经宣布清盘的94只基金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达到72只,占比达到76.6%。

16

公募基金一季度销售百强出炉:银行优势明显

2023.5.11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2023年一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统计前100名渠道机构关于“混合+股票”公募基金以及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其中,银行渠道优势明显,招商银行仍居榜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招商银行“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规模达到6339亿元,较去年四季度6204亿元有所增加,也是目前头部银行渠道中为数不多的增量在百亿以上机构。

17

基金电商销售“八仙过海” 互联网端基民画像曝光

2023.5.11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互联网端基金销售渠道的影响力仍在飞速提升。而在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分类中,基金电商平台规模发展尤为迅速。2023年一季度,销售保有规模排名前三的独立销售机构均为基金电商平台,分别为蚂蚁金服、天天基金及腾安基金(理财通),今年一季度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12456亿元、6084亿元和2034亿元。如今的基金电商江湖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家电商平台在基因、禀赋和用户属性方面各有千秋,逐步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客群的特点不同,意味着平台制定的规则不同,基金公司也力争在充分了解客群偏好的基础上推出最合适的产品。在基金电商江湖,一只产品想要杀出重围,业绩是胜负的关键。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想要在互联网端取胜,弹性或者锐度不可或缺,鲜明的标签、清晰的定位也非常关键。当下,互联网端的基民画像有着年轻化、偏好赛道、对亏损的容忍度高等特点,对于机构而言,要尽可能为基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投资建议与服务;对于基民而言,如何理性应对市场波动,仍是他们投资路上需要修炼的一课。

18

68家135位发生变更 公募基金再掀高管变动潮

2023.5.11

日前,又一批基金公司宣布了高管变更情况,实际上,2023年以来公募基金高管变动频现。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年内已有68家基金公司的135位高管发生变更。其中,董事长有31位发生变更,共涉及17家基金公司;总经理有25位发生变更,共涉及13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有61位发生变更,共涉及44家基金公司。从原因来看,基金公司人事变动的原因包括到龄退休、职务调整以及其他个人原因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发生高管变更的基金公司中,不乏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头部基金公司。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属于正常现象,但过于频繁的高管变动在管理上可能导致管理层稳定性下降,决策不够连贯。业绩方面,则可能导致公司失去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而影响公司的运营效率和业绩表现。

机构动态

1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强限购 新基金火爆背后:渠道未觉“春江水暖”

2023.5.8

近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开始对管理的产品进行限购,这些产品包括景顺长城鲍无可、广发基金林英睿、建信基金周智等人管理的基金。这些基金经理在此前已经陆续对旗下所管理的一些产品进行了限购,这次相当于进一步扩大了限购的范围。一边是有产品限购,另一边近期新基金也出现了多只爆款,虽然看上去火爆场景再现,但据渠道反馈,还未感觉到基金变得好卖。

2

董元星任中信保诚基金总经理

2023.5.8

5月8日,中信保诚基金公告称,董元星任公司总经理。从董元星履历来看,其历任巴克莱资本(纽约)债券交易员,华夏基金基金经理,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涂一锴自5月8日起不再代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3

汇丰中国推出300亿元绿色信贷基金支持低碳发展

2023.5.8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5月8日宣布推出一项总额达3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信贷基金,并通过专属信贷审批通道和利率优惠等举措,为企业的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据介绍,该绿色信贷基金将在未来18个月内进行投放,通过两个子基金分别支持国内企业的境内业务和跨境业务。境内业务子基金主要为企业提供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绿色贷款标准的各类金融产品,重点支持传统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并为绿色低碳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倾斜;跨境业务子基金重点支持中国绿色产业“走出去”,旨在为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海外业务提供金融支持,协助企业拓展海外业务。

4

首批央企股东回报ETF开售在即

2023.5.9

5月9日,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旗下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发布募集公告。公告显示,三只产品的发行期均为5月15日至5月19日,募集规模上限均为20亿元人民币。据悉,这三只产品跟踪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由国新投资和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开发,是全市场首只同时纳入了分红和回购的高股息策略指数。

5

提振市场信心 中交REIT获基金管理人3000万自购

2023.5.9

首单央企高速公路REIT华夏中国交建REIT再传新动向。5月9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不超过3000万元固有资金投资华夏中国交建REIT,并持有不少于6个月。这也是该基金自去年12月原始权益人(及一致行动人)增持后,再迎“自购”,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6

百亿私募涉劳动纠纷被“直播爆料”?公司回应:已支付所有款项

2023.5.9

近日,网传百亿私募稳博投资前合伙人唐宇因劳动纠纷离职,并提出要线上爆料。对此稳博投资官微回应称,一是稳博自2014年成立以来仅有郑耀和殷陶两位创始人;二是稳博投资已支付完毕《解除协议》项下应支付予唐宇的所有款项,唐宇与稳博投资不存在任何劳动纠纷,且《解除协议》也明确载明了双方不存在任何争议。三是关于直播提到的“百亿”募集,唐宇加入稳博时,稳博投资规模约40亿元,离开时规模约80亿元。四是2023年4月16日,唐宇致电创始人之一郑耀,蓄意索要离职后奖金,并称如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将会用其他手段继续追讨。

7

菜鸟与中国人寿设立超30亿元仓储物流投资基金

2023.5.9

近日,菜鸟与中国人寿再次携手共同设立仓储物流股权投资基金,聚焦于投资长三角经济圈多处高标准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基金总投资规模超过30亿元,除菜鸟与中国人寿共同作为基石投资人外,也吸引了中宏人寿、财信吉祥人寿等多家境内保险公司参与投资。

8

"台柱子"频繁出走!72家160人次变动

2023.5.10

近期,南方某中型公募基金公司旗下两名绩优基金经理接连离职。4月15日,宝盈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作为权益产品的担当,张仲维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离任旗下9只产品,曾经的宝盈“ 五小龙"时代彻底终结。另外,4月1日,陈金伟因个人原因正式从宝盈基金辞职,两位权益大将的离职,本就缺乏顶流明星基金经理坐镇的宝盈基金投研团队更加星光黯淡。实际上,中小基金人才流失的现象愈演愈烈,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今年全市场共计有72家中小基金公司(基金管理规模在500亿元以下),发生160人次的基金经理离任情况。

9

基金圈跳槽新现象:刚加盟公募巨头,就管理160亿

2023.5.10

去年9月底从工银瑞信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王君正,正式在新东家华夏基金携“百亿基金”亮相。根据华夏基金近日公告,华夏回报混合基金和华夏回报二号混合基金增聘王君正为新任基金经理。华夏回报混合基金成立于2003年9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规模超100亿元,成立至今回报率超过1400%。两只基金加起来规模超160亿元。

10

“乌龙”?大V出手,基金瞬间直逼涨停

2023.5.10

业内有名的投顾大V“E大”,在其官微发文称买入华宝中证医疗ETF联接A。结果引发散户跟风,场内基金医疗基金LOF瞬间逼近涨停,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6%。随后,大V也在微博连续发文解释道歉,据称,其公众号的文字因为没有严格审查,本来不应该有场内品种,小助理自作主张写上了场内,没有尽到审查责任。紧接着,E大称:这次的事情,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11

又有基金公司“取关”!

2023.5.10

对于有“黑历史”的基金销售机构,基金公司终止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去年10月份因6项违规被处罚的武汉伯嘉基金,于又失去一家合作公司。5月10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经中邮创业基金与武汉市伯嘉基金协商一致,自2023年5月10日起,伯嘉基金终止代销本公司旗下所有基金,并停止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

12

远东宏信与天希资本协议绿色基础设施基金 目标总规模10亿美元

2023.5.10

近日,远东宏信旗下远东宏信建投、远东宏信国际与香港天希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全球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开展深层次、多样化合作,推动实现共赢发展。协议计划设立绿色基础设施基金,目标总规模10亿美元,聚焦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综合能源及充电桩等相关领域投资。

13

宁德时代成立私募基金合伙企业

2023.5.10

据悉,厦门溥泉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2000万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厦门红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经营范围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企业由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厦门红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赖学仕共同出资。

14

知名基金经理再发“限购令”

2023.5.11

近日,知名基金经理鲍无可、周智硕、周海栋管理的基金纷纷开启限购模式。事实上,这已不是这些基金的首次限购,此次限购进一步调低了限购金额。基金限购的背后是基民对绩优基金的踊跃申购。对于市场能否回暖,业内人士表示,中期维度A股市场机会远大于风险,A股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15

一天连发9份卸任公告 百亿级基金经理突然“告别”

2023.5.11

日前,招商基金一天之内密集发布了9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这些公告变动的对象,均指向同一位基金经理——王垠。公告显示,百亿级基金经理王垠因个人原因离任其在管的9只公募产品。至此,王垠已卸任其在招商基金管理的全部公募产品。在变动之前,他在招商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元。

16

监管严查风格漂移 英大基金旗下明星产品被定性为严重偏离

2023.5.11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16条意见,全面总结了中国公募行业各种问题,并给出了“药方”。意见指出,提升投研核心能力,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中国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审慎性调查报告 (2022 年四季度)》显示,获得审慎性调查-内控风控评分居后低于行业平均的有鹏华、平安、金信等公司。上述基金公司内控风控评分低于行业水平与多只基金“风格漂移”并存的内在逻辑不言自明。值得注意的是,英大基金旗下英大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存在风格飘移,济安金信对其暂不予评级。

17

上百家私募回应“中特估”行情:54%持乐观态度,个别私募认为已近尾声

2023.5.11

“中特估”行情还能否持续?5月11日,记者从私募排排网了解到,54%的私募认为“中特估”行情还能持续,国企改革、ROE提升、高股息率、估值修复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中特估”可能会成为贯穿今年全年的主线之一;另有41%的私募表示目前还不太确定“中特估”行情能否持续,需要进一步观察;仅有5%的私募认为“中特估”行情已经进入尾声,当前市场存量博弈,不支持“中特估”行情持续。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