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募数据出炉!头部、腰部、底部各有看点

顾问云 2023-04-26 07:51


25年来,公募基金砥砺前行,不仅践行普惠金融,而且在居民理财、个人养老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最体现各家公募管理机构“综合实力”、气场、财力的公募机构最新规模(非货)排名日前出炉。



非货规模增长超14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场非货规模15.63万亿元(含估算基金),比去年末新增1417.15亿元,环比规模微增0.91%。而在去年四季度,产品规模一度从15.91万亿元下滑到15.49万亿元,一个季度内规模曾萎缩4234亿元,缩水幅度2.66%。

数据来源:Wind

最受益于权益类基金回暖的股票型基金,一季度规模增长1205亿元,达到2.61万亿元,增幅4.85%;债券型基金也企稳回升,一季度规模微增211亿元,最新规模7.47万亿元,增幅0.28%。

另外,QDII基金、商品型基金也分别出现了272亿元、20亿元的规模增长。同时,混合型基金、FOF环比出现383亿元、32亿元规模的轻微萎缩。

针对非货规模的前述变化,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与去年“股债双杀”行情不同,今年一季度股市快速回暖,债市也出现了企稳回升,基础市场的走稳,为非货规模的触底反弹形成利好。

在头部公司继续高歌猛进的同时,行业的两极分化也在加剧。以头部千亿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为例,目前全市场17家基金管理人主动权益类基金总规模3.15万亿元,全市场占比达到61.7%,环比去年末的千亿机构上升了2.84个百分点。

前十强未换

公募基金前十强,一直是整个行业最关注的排名位置。

数据来源:Wind

据Wind数据,公募机构非货规模排位中,前六强机构和座次未现变化。其中,易方达基金“傲视群雄”,以10608亿元位居非货规模首位,独享“万亿级”舞台;华夏基金非货规模7668亿元,广发基金同期达到7013亿元,都超过了7000亿元,位居前三强;富国基金规模上升,从去年末5874增至6039亿元,开辟了6000亿元的档位。

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公募也都超过5000亿元关口,相对规模相差不远。

此外,鹏华基金公司以“4000亿+”的身份守住行业第十名。

至此,全行业规模前十名无一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强基金公司中,2023年一季报规模相对排名与去年四季度末相差不大,嘉实基金从去年末第9名,升至第7名,区间规模增长271亿元。与此同时,汇添富、博时基金则相对下滑1名,分居8、9位。

“腰部”排位开始动作

“快速上位者”出现

此外,公募机构非货规模的第21名往后,开始出现座次的明显微调。

对比2022年四季度末,永赢基金与平安基金“调换”位置,主要是永赢基金的规模从2081亿元最新增至2107亿元。

季度环比的座次变化中,华宝基金与浦银安盛也“对调”了一个座次,前者非货规模从1426亿元增至1485亿元,后者也实现规模增长,从1463亿元增至1475亿元,但稍弱于华宝。

而非货基金规模30名往后的排位竞争,出现了更多的“戏码”。

其中,华商基金快速升级,从去年末第43位上升至最新的第36位,规模由909亿元增至1080亿元;另一个“快速上位者”是国联安基金,环比座次由第47位上升至第41位,对应规模由819亿元扩至947亿元。

券商资管加速公募布局

数据显示,2022年,券商资管子公司的能力建设普遍围绕主动管理、渠道营销、合规风控、金融科技、运作机制等关键词而展开。

已具备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子公司更是加快了布局公募产品体系的步伐,其中,中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等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较2021年末实现了较快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公募基金管理人新规落地,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的限制。在此背景下,去年以来,各家券商积极推进资管子公司的成立或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申请,加快公募化转型以抓住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契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资管未来的公募布局、业务“含基量”将成为左右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