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40%后,王宗合跑路了…

圈内人的基秘 2023-03-28 07:47


老王跑了!


终于,王宗合还是卸载了鹏华创新未来。


3月25日(上周五),鹏华创新未来发布了公告,王宗合卸任,去年才加入鹏华的闫思倩接手。





这也是王宗合今年卸任的第三只基金了。


3月4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王宗合不再担任鹏华价值共赢两年持有期混合、鹏华养老产业股票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此前,他还卸任了鹏华成长价值混合A/C、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鹏华精选回报三年定开混合、鹏华中国50混合四只基金,加上今年的三只,累计“减负”7只基金,合计近80亿的规模。


这次的卸任不得不让人进一步猜测,王宗合是不是真的要离职了?


但不管怎么样,这位曾经的“国民基金经理”,算是完全跌落神坛了,至今还没起来。


1

鹏华创新未来

业绩确实差





从2020年9月底开始鹏华创新未来,基金净值几乎是一路下跌,最大回撤超56%;





从中短期业绩来看,全面跑输偏股混、沪深300和业绩基准,排名也是垫底,成立以来的2年半,基金下跌超44%。


王宗合的大起大落,和鹏华的“捧杀式”营销,脱不了关系。


2020年7月,当时A股走势如日中天,鹏华匠心精选一日吸引1371亿元,300亿的限额在一天内募集完毕,就是这笔募集,让王宗合登上了“国民基金经理”的宝座。


紧接着的9月,易方达、华夏、中欧、汇添富、鹏华等5家基金公司推出了创新未来战配基金。王宗合也跟当时还在中欧的周应波、汇添富的劳杰男等一起成为创新未来基金的管理人。




不过,两年多下来,王宗合管理的这只,是5只中亏损最多的一只。


如今鹏华创新未来评论区,持有人的态度似乎和基金业绩一样摆烂了:





不管怎么说,这只基金目前还有20多亿的规模,持有人还有170万。


王宗合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来亏损的基民,到底该怎么办?


这也是接任者闫思倩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


2

“新能源一姐”闫思倩

能拯救鹏华创新未来?





闫思倩去年接管了鹏华沪港深新兴成长,从去年5月到现在,10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超15%的回报,相比同期沪深300的3个多点,还是有一定超额收益的


但另一只7月份新发的新能源汽车就没那么幸运了,至今跌幅超28%,在同类基金中也是垫底的存在。


差距大的原因在于,去年5月那一波正好赶上市场反弹,加上那时候沪港深新兴成长还有另一位基金经理朱庆恒共同管理(今年3月25日卸任),再加上基金在风格上更偏向全市场,所以业绩还可以。


新能源汽车首先是因为从去年年中到现在,本身行业就有一波大幅回调,闫思倩单独管理,风格也比较激进,所以基金跌的确实比较厉害。


当然,在鹏华的时间还比较短,再看看闫思倩在老东家工银瑞信时候的管理情况。





从回报来看,闫思倩管理的2只产品,业绩确实牛。


工银瑞信生态环境从2017年10月中旬到2022年初,近190%的总回报,年化回报超28%。


另一只新能源汽车,从2018年11月中旬到2022年年初,基金一共取得了超300%的总回报,年化回报超55%,排名同类5/611。


但细扒之下,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闫思倩在管理这两只基金的期间,其实还有另两位工银瑞信的老将,和她一同管理。


从2017年11月管理工银瑞信生态环境的时候,当时是由何肖颉和她一同管理的,何肖颉的任职已经超12年了;


另一只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从2018年11月14日起,就和任职时间超7年的杜洋和她一起管理了。


以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为例,基金成立于2018年11月14日,刚成立就由杜洋和闫思倩共同管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杜洋是现任研究部能源设施研究团队负责人,还是金牛奖得主,所以简单推演下,基本就是老带新的模式。

 

所以,闫思倩看似一共管理了4年,其实单独的时间只有1年。





从2018年11月14日至2021年1月18日,这两年多的时间中,是杜洋与闫思倩共同管理的,期间基金回报是197.4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是126.96%,超越同期比较基准70个点。


杜洋在2021年1月18日卸载,此后至2022年1月13日,都是闫思倩单独管理期间,在这一年左右的管理时间,基金的回报是38.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是25.21%,跑赢基准13.19%。


不论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闫思倩单独管理期间的业绩要逊色一些。


而另一只工银瑞信生态环境,在管理的4年多时间中,一直是和老将何肖颉共同管理的,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闫思倩离职。


所以,细扒之后,闫思倩在担任基金经理的4年多时间,虽然只看业绩单,确实完美到爆,但其实她仅仅单独管理过一年。

 

当然,事情还不仅于此。


我们常说,衡量一位基金经理是否优秀,要看ta是否至少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


与其并未经历牛熊更替也有一定关系。


闫思倩的第一只基金是工银瑞信生态环境是2017年11月开始管理的,按理说确实是经历过了2018年那一波牛市;


但当时作为新人基金经理,又是和老将共同管理,在熊市期间,能否给她足够的锻炼和成长,斯嘉丽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


而从工银瑞信离职的时间是2022年1月13日,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接下来就是虎年大跌时刻,从这个角度来说,闫思倩可以说是完美躲过今年的大跌市了。


所以,虽然闫思倩的管理年限超4年,但她并没有穿越牛熊、调整持仓的经验,而且单独管理基金的时间过短,所以用过往业绩来证明其投资能力,是不公平的。


除此之外,闫思倩的幸运还在于赶上了新能源的大行情。


整个2021年,Wind新能源指数的涨幅超60%,其中,闫思倩重仓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个股,在2020-2022年暴涨超400%。


而距离我们比较近的一次反弹,大家都知道的,A股从 2022年4月27日触底后,三大指数均出现了大幅反弹;


特别是Wind新能源指数,从4月27日起,到7月底,涨幅超47%,而闫思倩自5月7日接管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这期间的涨幅也接近30%。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闫思倩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搭档+新能源行情+完美躲避熊市”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组合。


到了鹏华这边,单独管理的能力似乎就有点“原形毕露”了。


至于能不能挽救创新未来,斯嘉丽个人观点,除非迎来大行情,不然,真有点悬。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