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索罗斯

人物简介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本名是捷尔吉·施瓦茨(Gyö rgy Schwartz), 1930年8月12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特,犹太人。1947年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索罗斯于1947年移民至英国,1952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56年迁居到美国。他曾经自述说他的目标是在华尔街赚足够多的钱来支持他成为一个作家和哲学家。 在美国通过他建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

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击英镑劲赚2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其投资策略及理论:以“反射理论”和“大起大落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市场转折处进出,利用“羊群效应”逆市主动操控市场进行市场投机, 看重的是市场趋势

George Soros 乔治·索罗斯tp://a1.att.hudong.com/08/86/01300000110309122162868567828_s.jpg">George Soros  乔治·索罗斯

1979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现在他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在31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和东欧,前苏联和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索罗斯也建立了其它较重要的机构,如中部欧洲大学和国际科学基金会。

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津大学、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波伦亚大学(意大利)将最高荣誉──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

成长经历

1930年,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坚毅,处事精明,他对索罗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不仅教会了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坚强自信,而且从小教育索罗斯,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财富,而索罗斯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实践了父亲的教诲,将亿万家财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童年时代的索罗斯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是各种活动的常胜将军。父母的宠爱,家境的优越,自身的出色,他是天之骄子,让人羡慕。但这种生活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

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的幸福童年就宣告结束了,随全家开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段充满危险和痛苦的岁月,靠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凭借假身份证和好心人提供的庇护,他们一家终于躲过了那场劫难。后来索罗斯说,1944年是他生活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从生死危难中学会了生存的技巧,这其中的两条经验对他此后的投机生涯很有帮助,第一是不要害怕冒险,第二是冒险时不要押上全部家当。

1947年,17岁的索罗斯离开匈牙利,准备到先进的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然后马上又去了伦敦。原先对伦敦的美好想象被现实粉碎了,这里不是穷人的世界,是富人的天堂。他只能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生活没有任何乐趣和新鲜感。

1949年,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索罗斯考入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选修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John Mead)的课程,虽然米德名气很大,但索罗斯却认为并未从中学到什么东西。他喜欢的是另一个自由哲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卡尔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这对于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经一度,贫困几乎使索罗斯辍学,但伦敦经济学院的智慧帮助索罗斯战胜孤独。让他在书籍和思想中找到了莫大的乐趣,他还写了一本书,但没写完,就先搁置了,因为毕业将近,无论年轻的索罗斯对未来有多少幻想,都必须谋生。

1953年春天,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但这个学位对他毫无帮助。他去做任何能找到的工作,首先是去北英格兰的海滨胜地销售手提袋,而这次经历让他感觉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尤其是钱的重要性。他开始逐渐放弃以前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寻觅一个能够提供高工资的工作。为了进入伦敦投资银行的门槛,他给市里所有的投资银行各写了一封求职信,终于,机会降临了,辛哥尔与弗雷德兰德提供了一个培训生的工作,索罗斯终于可以摆脱长久以来的贫困,有了一个糊口的工作,而他的金融生涯也就此揭开了序幕。

带着仅有的5000美元,索罗斯来到了纽约,但是他有竞争的优势,那就是他来自伦敦,而纽约需要的正好是一个熟知英国市场金融专家。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索罗斯来到F·M·梅叶公司,成了一名专事黄金股票套利商。

虽然在后来,套利已成为最火爆的金融赌博形式之一,但是,在30年之前,它却是非常萧条的。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额股份,以期从公司的接收股中赢利几百万美元。在生活很单调的50年代,像索罗斯这样的生意人,只能通过小心翼翼的研究,利用同一种股票在不同市场的微小差价,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来赢利。不过那时,欧洲人只同欧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触。这种地方观念使索罗斯有利可图,使得他在欧洲证券方面大有作为。

1960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试验。通过调查,索罗斯发现,由于安联公司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购买了大量的安联公司股份。但其他人并不相信,事实上,索罗斯对了,安联股票价值翻了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

1963年,索罗斯开始在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工作,这是一家主要经营外国证券贸易美国公司。索罗斯被雇为分析员,一开始,他主要是从事国外证券分析。由于他在欧洲形成了联系网络,而且他能够讲多种欧洲语言,包括法语、德语,索罗斯自然而然地成了在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1967年,他成为爱霍德公司研究部主管。几年下来,索罗斯为公司赚了不少钱,成为了老板的左膀右臂和公司的顶梁柱,但就在这时,这个不安分的人已经在酝酿离开,他不想再给别人打工,他要自己开创一番事业。

1973年,索罗斯和好友罗杰斯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刚开始运作时只有三个人:索罗斯是交易员,罗杰斯研究员,还有一人是秘书。当时根本没有人注意这个小不点,但是索罗斯却在蓄势待发,他订阅了大量的商业期刊,每天研究成堆的报告,他在寻找着每一个机会、每一个空隙。

1973年,机会来了,埃及和叙利亚大举入侵以色列,由于武器落后以色列惨败。从这场战争中,索罗斯联想到美国的武器装备也可能过时,美国国防部可能会花费巨资用新式武器重新装备军队。于是索罗斯基金开始投资那些掌握大量国防部订货合同公司股票,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

索罗斯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一种股票流行之前,他能够透过乌云的笼罩看到希望,他很清楚为什么要买或不买。当他发现自己处境不利时,他能走出困境。

卖空是索罗斯公司特别喜爱的招数。索罗斯承认他喜欢通过卖空获胜而赢利,这给他带来谋划后的喜悦。公司把赌注下在几个大的机构上,然后卖空,最后当这些股价猛跌时,公司就赚到了大量的钱。虽然在别人看来,卖空是太大的冒险,但因为索罗斯事前做足了研究和准备工作,因此,他的冒险十有八九都会以胜利而告终。

1975年,索罗斯开始在华尔街社区中引人注目。他赚钱的本领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979年,索罗斯决定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与巴菲特喜欢确定性、遵循价值投资的逻辑相反的是,索罗斯更喜欢冒险、喜欢在不确定的全球金融市场中捕捉机会。

此时索罗斯在英国证券市场运作得非常顺利。在股市上涨到顶峰时,他把英国英镑卖空。他对英国股市采取大量措施,以极低的价格买进,并且数量极大,据说价值10亿美元。这一步棋他最终赚了1亿美元公司的业绩也令人难以相信,竟然增长了102.6%,资产发展到了3.81亿美元

个人哲学
乔治·索罗斯tp://a4.att.hudong.com/21/33/01300000181322122818333888603_s.jpg">乔治·索罗斯

投资策略及理论:以“反射理论”和“大起大落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市场转折处进出,利用“羊群效应”逆市主动操控市场进行市场投机。看重的是市场趋势

理论阐述: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反射理论”,简单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理论依据是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羊群效应”。

具体做法:在将要“大起”的市场中投入巨额资本引诱投资者一并狂热买进,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价格上扬,直至价格走向疯狂。在市场行情将崩溃之时,率先带头抛售做空,基于市场已在顶峰,脆弱而不堪一击,故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抛售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下跌幅度,直至崩盘, 在涨跌的转折处进出赚取投机差价

遵守的规则与禁忌:没有严格的原则或规律可循,只凭直觉及进攻策略执行一举致胜的“森林法则”。

森林法则即:1、耐心等待时机出现 ;2、专挑弱者攻击 ;3、进攻时须狠,而且须全力而为;4、若事情不如意料时,保命是第一考虑。

对大势与个股关系的看法:注重市场气氛,看重大势轻个股。认为市场短期走势只是一种“羊群效应”,与个股品质无关。

股市预测的看法:不预测市场机会临近时,主动出击引导市场

投资工具的看法:没有特定的投资风格,不按照既定的原则行事。但却留意游戏规则的改变。“对冲基金”这种循环抵押的借贷方式不断放大杠杆效应,应用这支杠杆,只要找好支点,它甚至可以撬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

名言及观念:
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任何人都有弱点,同样,任何经济体系也都有弱点,那常常是最坚不可催的一点。”      
羊群效应是我们每一次投机能够成功的关键,如果这种效应不存在或相当微弱,几乎可能肯定我们难以成功。”

金融业经历
乔治·索罗斯tp://a0.att.hudong.com/11/33/01300000181322122818336808128_s.jpg">乔治·索罗斯
初入金融

在60年代末的时候,乔治·索罗斯加入了一家大型金融机构。为了在公司中取得更多的施展机会,索罗斯说服厄哈德·布莱卡达公司的老板们建立两家离岸基金,交给他监管。第一家叫老鹰基金,于1967年开业,它在华尔街上以多头基金而闻名。基金客户投入资金,希望市场价格上涨。第二家叫双鹰基金,这是一家对冲基金,于1969年开业。这家基金的运作方法是索罗斯利用股票债券作为抵押品,买入任意数量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货币等。他用自己的资金建立这家基金,大约也不过是25万美金。接着,索罗斯认识的那些欧洲阔佬们就一股脑地投入了600万美元

25万美元,索罗斯就凭此沉甸甸的25万美元起家了。

与量子基金
乔治·索罗斯tp://a2.att.hudong.com/55/42/01300000181322122818420343445_s.jpg">乔治·索罗斯

1973年,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基金创办之初,员工仅两个人。索罗斯是经纪人罗杰斯市场调研员。他们做股票投资,利用期货交易贷款,在商品期货证券市场上下注。1970年开始直到1980年他们分道扬镳,基金年年盈利,增长了3365%,资产从1200万发展到381亿美元。把握趋势是索罗斯的看家本领。60年代末风行一时的房地产信托投资,索罗斯将其比作一部三幕剧。暴涨,然后是长时期的保持,直至最终破产。从1969年索罗斯分析房地产信托投资的文章广为流传,到1974年开始抛售,索罗斯因此获利100万美元

索罗斯的诀窍是寻找突变。1972年,他发现受过高等商业教育的新一代银行家正在崛起,银行业将焕发生机,于是写下了揭示银行业突变的分析报告,在银行股票低迷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此后,银行股票上涨使索罗斯获得了50%的利润。索罗斯在实践中练就了见微知著的本领,业界流传着他的投资传奇。比如,1972年,索罗斯得知商业部的一份私人报告指出美国的发展依赖于外国的能源资源,便大量收购了石油钻井、石油设备和煤炭公司股票,一年之后石油危机引发能源业股票飞涨。索罗斯和罗杰斯预见食品危机,购买了化肥、农场设施和粮食加工业股票,获得可观的利润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武装部队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引起罗杰斯密切关注军事工业。事实证明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的被动挨打引发以色列与美国重整军备的决心。1974年中期,索罗斯通过军工企业股票开始大发其财。1975年《华尔街日报》为此在头版报道了索罗斯的事迹。1979年,索罗斯将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QuantumFund)。物理世界中的量子难以捉摸,科学家索性以测不准定律来加以描述。索罗斯如此命名他的基金,暗示了他的市场哲学--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和不停的波动状态,也为他的投资事业平添了戏剧性的神秘魅力。

亚洲金融风暴

亚洲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

对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索罗斯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由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们所引发。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他用几十亿美元赌注对付泰铢,给泰国货币危机火上浇油,从而进一步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后引发的一连串亚洲金融危机祸及东南亚各地,以至香港、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等国都无一幸免,甚至拖累了全球各地股市,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一度遭到牵连,“灾情”之巨实在令人始料不及。

受到金融风暴打击的东南亚国家都视索罗斯为破坏者。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厉声责骂索罗斯暗中操纵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从而造成当地货币贬值。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索罗斯)一下子给搞垮了。”索罗斯马上进行还击,他称“马哈蒂尔的政府管理不当”是酿成该国陷入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此后,这两人一直唇枪舌剑不断。法庭宣布了对索罗斯的判决之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兴高采烈地表示:“这一判决表明他道德品质低劣,我感到很高兴。……他以前诬陷我的政府管理不善造成了金融危机,其实他才是世界经济的大蛀虫。”

人事变动

据悉,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正着手处理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高层的重大人事变动。索罗斯将向其两个儿子———罗伯特(Robert)和乔纳森(Jonathan)进一步交出管理权,并打算把房地产公司等各种管理资产公司都剥离出去。

索罗斯缔造的金融帝国目前的规模为130亿美元。索罗斯掌权这几年,公司取得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并且一连串的高级管理人士先后挂冠而去。他们对今年74岁的索罗斯经常事后责备为他挑选持股的人颇有微词。现在,索罗斯4年来第二次要求罗伯特肩负起重担,主持公司大局。罗伯特过去曾表示他不愿担任这个职务。罗伯特在同事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们认为罗伯特能准确预见到全球的市场波动。但他们同时也指出,罗伯特更愿意专心致志地从事投资事务,而不愿接管整个公司。据公司里的人说,罗伯特曾表示,他现在觉得更愿意和他的弟弟一起在父亲的公司里负起更大的责任。[1]

投资秘诀

索罗斯是金融界的怪才鬼才奇才,他在国际金融界掀起的索罗斯旋风几乎席卷世界各地,所引起的金融危机令各国金融界闻之色变。从古老的英格兰银行,南美洲的墨西哥,到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甚至连经济巨兽日本,都未能幸免在索罗斯旋风中败北。索罗斯管理对冲基金投资使用的金融工具,以及使用的资金数量是一般投资者难以望其项背的,但他的投资秘诀对一般投资者还是有借鉴启迪作用的。

1、突破彼扭曲的观念

索罗斯早年一心想当一名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对他的投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索罗斯认为,人们对于考虑的对象,总是无法摆脱自己观点的羁绊,顺理成章,人们的思维过程也就不能获得独立的观点,其结果是人们无法透过事物的现象,毫无偏颇地洞察其本质。他由此得出结论,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金融投资的核心就是要围绕那些存在的缺陷和扭曲的认识作文章。

2、市场预期

索罗斯不相信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完全自由竞争模式,他认为市场的走势操纵着需求供给关系的发展,并由此导致价格波动。当投资者观察金融市场时,预期的作用举足轻重。做出买入或卖出决定的出发点,正是基于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而未来价格的走势却又是由当前的买入或卖出行为所决定的。

3、无效市场

索罗斯认为所有人的认识都是有缺陷的或是被歪曲的,是通过一系列扭曲的镜片来观察金融市场的,市场是无理性的,根据有效市场理论预测市场的走势,判断股价涨跌靠不住的。

4、寻找差距

市场的动作毫理性和逻辑,金融市场也是在不平衡的状态中运转,市场参与者的看法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当这种差距可以忽略不计时,则无须考虑,当差距变大,即须成为考虑因素,因为市场参与者的看法将受到影响。

5、发现联系

任何预测未来的想法归根结底都是有偏见的和不全面的,市场价格总是呈现为“错误”的走向。事实上,预期反映的并不是纯粹的未来事态,而是已受到目前预期影响的未来事态。索罗斯认为,市场参与者存在偏见和现实事态的进程存在反作用联系,从而导致二者之间必然缺乏一致性

6、揭示偏见

投资者付出价格不仅仅是股票价值的被动反映,而且更是创造股票价值的积极因素。但误解或偏差永远存在于参与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之间,在偏差极大,想法和现实各居一端,任何机制都无法协调二者的关系,而促使其愈远的势力大占上风,使局面极不稳定,事态发展迅猛,以至参与者无暇应对。这种不稳定态对索罗斯极为有利。

7、投资于不稳定态

当感觉与现实差距太大,事态就会出现控制,出现金融市场比较典型的“盛衰”现象。索罗斯认为,“盛衰”给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为它使市场总是处于流动和不定的状态。投资之道其实就是在不稳定态上下注,搜寻超出预期的发展趋势,在超越预期的事态上下注,在“盛衰”是否已经开始上下注。

8、确认混乱

金融市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游戏的关键是把握这种无序,这才是生财之道。股票市场的运作基础是基于群体本能的,关键是能在群体本能生效的一刻作出迅速的反应。“我沉迷于混乱,那正是我挣钱的良方,理解金融市场中的革命性进程。”

9、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

观念有缺陷的个体投资者使市场对他们的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自己陷入了某种盲目狂躁的情绪之中,纵容狂躁情绪的市场往往充斥了过度行为,并容易走向极端。投资成功的关键就是,认清市场开始对自身的发展势头产生了推动力的一刻。索罗斯的最大利润来源于准确地判断出股票股票板块的“自我推进”运动,所谓“自我推进”是指投资者大量购买某类股票上市公司通过增加借款,卖出股票市场并购行为刺激利润增长。当市场达到饱和,并且愈演愈烈的竞争挫伤了整个行业的繁荣时,股票价值被高估,好戏就要收场了。

10、市场价格

索罗斯认为市场价格全盘由市场参与者的偏见决定,而且,偏见不仅作用于市场价格,而且还影响到所谓的基本面;进而又影响到价格的波动。索罗斯认为,只有在市场价格找到了影响到经济基本面的途径时,盛衰现象才会发生。索罗斯认为,现行股票定价存在缺陷,股票价值并没有纯粹地由基本面决定,而是互相影响的,这种存在于基本面基本面价值之间的联系,创造了这样一个过程,以自我推进的鼎盛开始继而恶化为被自我击败的崩溃。

11、投资在先,调查在后

索罗斯的投资风格独树一帜,他爱说的一句话是“先投资,后考察”。他在投资实践中,总是根据研究和发现先假设一种发展趋势,然后先行投入一点资金牛刀小试,等待市场来证实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假设是正确和有效的,他会继续投入巨资,如果假设是错误的,他就毫不犹豫地撤消投资,尽量减少损失。索罗斯的一贯努力都是在寻找可以发展成假设,并追加为投资的机会,当然,要想确认一个趋势的成立需要时间,而且要恰如其分在这一趋势发展态势中把握趋势临界点,只有在此时投资,才是逆势而为的安全时刻,否则就会在逆转的市场走势中失去机会。

12、预测趋势

索罗斯总是在寻找市场里的行情突变,寻找可能出现的自我推进的效应,一旦自我推进的机制开始生效、市场价格就会出现戏剧性的上扬。索罗斯的技巧在于先于其他人确认这种突变行情。索罗斯善于从宏观上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分析在未来决定某行业股票板块最终命运的因素,如果他发现的观点和实际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看巨大的差距,那么获利的机会也就来临了。索罗斯往往独具慧眼,先知先觉,往往比其他投资者提早半年以上开始行动。

13、走出瓶颈

一个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并不是过于大胆鲁莽,而是过于小心翼翼。正由于缺乏自信,很多投资者虽然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却不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索罗斯与其他投资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交易充满信心时,就敢于突破瓶颈,投入大量的资金。这需要勇气在一个巨大的利润杠杆上保持平衡。对索罗斯来说,如在某件事上决策正确,所获的好处就没有上限。索罗斯曾说:“对和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正确时收获了多少和你在错误时损失了多少。”

14、耳听八方

索罗斯承认,凭借知识进行分析并不是全部,直觉的作用很重要。但这种直觉并不是赌徒的直觉,而是综合经济现象作出经济决策。索罗斯思维超群,当其他投资者关注某一行业股票时,他总是结合涉及复杂国际贸易状况的整个宏观经济主题进行通盘考虑。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在全世界交际广泛,广交身居要职的朋友,他能在灿若繁星的众多朋友中找到合适的人,向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他也很重视共他国际金融权威人士公开发表的看法和他们的决策。

15、自保能力

作为一个投资者,自保能力在投资战略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使用投资杠杆可以在运用方向正确时产生极佳的效果,但当事与愿违,预测失败时,它会将你淘汰出局。最难判断的事情之一是到底应冒多大的风险同时还能保证自身的安全,不仅对每一种状态都要有分别的判断,而且还要依靠求生的直觉本能。索罗斯的自我保护艺术不仅在于知道什么时候是正确的,更在于他在犯错误的时候能够承认错误,及时撤退可以减少更大的损失,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

16、接受错误

有人觉得在金融世界中办错了事令人羞耻,但索罗斯不这么认为,犯错误当然不应该引以为荣,但既然这也是游戏的组成部分,那就不必引以为耻。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却还不去修正。索罗斯喜欢标榜自己相比其他投资者的过人之处,不是在于他能许多次地判断准确,而别人却做不到,而在于他能比大多数人更为及时地出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修正或干脆放弃。

17、不做孤注一掷

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永远不能做孤注一掷的冒险。好的投资者从不在投资实务中玩走钢丝的游戏,任何一个索罗斯的雇员如果进行高风险的赌博都将被及时制止。“我决不会冒险,冒那种能把我自我毁掉的风险,但也永远不会在有利可图时游手好闲地站在一旁。”

18、学习、暂停、反省

索罗斯对待金融市场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索罗斯参与的游戏总是历时漫长,因为利率货币变动产生后果需要较长的时间,索罗斯拥有许多投资者缺乏的耐心。他说:“要想成功,你需要从容不迫,你需要承受沉闷。”在等待的过程中,他把时间花在思考阅读和反省上,而不必天天到办公室上班,只在觉得上班有意义时才去办公室。

19、忍受痛苦

投资者每天都面对风险,说不定有朝一日就会遭受巨额亏损。赔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因此,投资者必须懂得如何承受亏损,如何忍受痛苦,做到冷若冰霜,荣辱不惊,与别人谈论亏损时面不改色。能让别人吸取你的教训,同样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索罗斯在淡泊方面堪称楷模,值得一学。一些人在作为涉及亿万资金投资决策时会战战兢兢寝食不安,但索罗斯在进行高风险决策时,凭借他钢铁般的意志而做到心平气和。

20、索罗斯赖以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他的心理素质。他能掌握牧羊人的本领。当许多人追随某一潮流时,他能敏锐地觉察到。他能够理解影响股票价格的力量,他理解市场有理智的一面也有非理智的一面,而且他明白自己不是永远正确。当他决策正确时,他愿意大胆行事,充分利用机会的赐予;当地决策失误时,他能及时止损

21、两面下注

索罗斯的成功之道是他选择了正确的场合,这个场合就是对冲基金,其赢利是众多投资工具中最高的。索罗斯是对冲基金领域里的一流专家,也是使用当今流行的被称作金融衍生产品对冲基金投资工具的一流专家,这些衍生产品,包括期权期货掉期。所谓对冲基金就是在多头空头两面下注,在投资组合中把风险资产的组成多样化。对冲基金巨头们通过操纵全球日益下降的利率走势获取巨大利润。他们购买外国债券,通常还是在期货市场上购买。他们准确地在面对下跌的利率时各国货币将如何反应上下注,并在市场出现盛势时大捞一把。

22、保持低姿态

对冲基金金融风波中常遭到非议。索罗斯总是努力使金融界相信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不会对投资领域造成任何危害。索罗斯是对冲基金的代言人,对自己的投资策略总是讳莫如深,很少将自己的秘密公布于众。有人曾问索罗斯,像他这样一个个体投资者是否有可能聚集起足够的资本,操纵某一种货币价值。索回答:“不可能,我不相信任何市场参与者能帮到这一点。”

23、杠杆作用

对冲基金采用各种各样的技巧,其中最使人晕眩的是使用借款进行投资,这种做法叫杠杆法。对冲基金惯使的另一种技巧是做空头,卖出自己不曾有证券,希望在以后向买方交割时,其价格将下跌。索罗斯同样使用杠杆法透支买入股票。量子基金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没有碍手碍脚的官僚体系,能够迅速在股票市场中进出。普通投资者与对冲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用现金买入股票,后者用杠杆法买入,其投资力度超过了自有资金的100%。利用杠杆法投资不仅需要胆量和坚韧,而且还要有保证在杠杆上保持平衡的技巧和信心。

24、选取最佳与最差

索罗斯从事宏观分析,研究国际政治、全球各国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货币以及利率的变化等重大因素,他的助手则研究金融新形势影响的行业,并找出其中最优秀的一家和最差的一家进行投资,根本不要考虑该行业中进行其它投资。从表面上看,索罗斯选择同一行业中最佳和最劣股票的策略可算是一种套头行为的典型例子。但索罗斯干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套头,他相信最佳股票和最劣股票都会有上好的表现。这就是他重视这两种股票而忽略其他股票的原因。[2]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资本成本 单向定单 金融危机 认可 外汇通 汇率 资产 外汇佣金 ISO 经济 增量成本 服务 CFO MIT 加工 什一税 租赁期 销售 股价反弹 SME 抽签偿还 REF MG金融集团 技术 空头陷阱 市场 美元 股利收入 中小企业 资本 两会 美国 中国股市 备付金率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pt 调至市价 清算 电子汇兑 下降三角形 Writer 税粮 FDI width Theta peg MACD 巴塞尔资本协议 冲账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管理 贴现现金流 外汇交易法 银行 短期同业拆借 消费发展战略 拔档 联系汇率制度 延期付款汇票 Exposure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公司 阴烛 金融中介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标准普尔(S&P) 美国贝勒大学 汇差清算率 正利差 外汇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集中竞价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非农就业人口 交易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持平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指示汇票 金融 产品竞争力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Quote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国际收支差额 货币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什么是外汇市场的过分反应 南洋商业银行 货币期货交易 BBC制度 波浪理论与新闻价值性的关系 希腊德拉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