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年报业绩大跌眼镜?

久投千阳 2022-03-25 00:03

最近各上市公司陆续在出年报,昨天小米年报出来给港股增加了上涨动力,晚上腾讯发个年报今天就一路下跌。业绩是有多差?

看下腾讯去年一年情况。

2021年全年实现总收入5601亿元,同比增长16.18%。毛利2459亿元,同比增长11%。

2021年全年经调整的利润1238亿元,同比增长0.85%。

这时候很多人就跳出来说了,这个利润里面包括了今年派发京东股票产生的收益(报表显示这部分收益有782亿元),如果扣除掉这部分收益,相当于腾讯去年一年利润只有456亿元,同比应该是下滑了63%,所以今天又跌一通,觉得业绩增长不足预期。

关于业绩好与坏的问题不作评论,但是这对这份报告有几个地方可以关注,毕竟投资不是看去年的年报来决定今年要不要投资。

第一,为什么是2021进行京东股票的派发?

因为2021年遭遇了宏观经济和监管环境的“新变化”,全年业绩和收益不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首先,强压下收益不可能好。其次,这种情况下,要想活命也不可能去冲业绩,琐发育才是王道。强压的理由就是太赚钱了,自然应该亏给大家看看。

于情于理,就不该是赚钱的。这个时间去处置京东股权,也是为了让收益好看点,既然很多业务上不能盈利,加上有一些监管方面的“收缩”要求,处置股权将盈利落袋,也是给投资人一个交代。

为什么处置京东股票产生的收益就应该被剔除?这是实打实对外投资产生的盈利落地,虽然不具有持续性,但是这种业绩的下滑就具有可持续性了吗?游戏版号的暂缓发行和各项业务的掣肘就可持续了吗?不能双标。

第二,增长动力是否真的不足?

观察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资,肯定要看业务和战略布局,以及落地情况,是否在说大话。

我们拆分一下业务收入情况来看,腾讯目前主营可以拆分成三大板块来看。

1.增值服务

2021年实现收入2916亿元,占总收入比52%,同比增长10.36%。

增值服务里面包括了腾讯的社交网络和游戏两大板块。

(1)社交网络收入

目前主要是微信和QQ两大生态,全年实现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8%。

当前社交板块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微信生态,包括微信视频号的直播服务、视频付费服务以及合并虎牙带来的收入贡献。

就拿微信来说,今年是微信视频号的战略元年,从西城男孩的独家视频演唱会开始引爆,人均使用时长和总播放量同比都已翻倍。但是目前业务的重心不在于盈利,而是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后续带来的商业机会主要在用户数量和参与度增加之后的短视频流广告、直播打赏和直播电商。

后续视频号的后续商机将会是社交网络收入增长的一个看点。

(2)游戏收入

游戏业务包括本土游戏和国际游戏两部分。

本土游戏全年实现收入1288亿元,同比增加6%;

国际游戏全年实现收入455亿元,同比增加31%。

游戏收入是腾讯的重头,今年业绩不行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一部分遭遇了新的“变化”,从国内游戏同比增速和国际游戏收入同比增速的对比就能看出来了。

而这个问题本身是阶段性的,最近的公开讲话也明确了不仅要“开红灯”,也要“开绿灯”。

同时今年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问题也增加了该部分的投入,需要集中部分研发资源去实行新的保护措施,占用了一部分资源,增加了成本同时也阻碍了收入。

很多人担心未成年人不玩游戏了是否会严重影响游戏业务?

看2021Q4数据:

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同比-88%,占本土游戏市场游戏总时长的0.9%;

未成年人游戏总流水同比-73%,占本土游戏市场游戏总流水的1.5%。

很清楚了。影响游戏板块收入的制约因素不可持续,随着后续游戏版号的发行,该部分收入会重新上正轨。就腾讯自己的表述来看,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的影响预计要2022年下半年才能消除,新游戏版号预计能在2023年带来增长。这种表述我的理解是,已经有新的游戏在等待出世,是否爆款不确定,但至少对于现在情况来说,改善业绩是很轻松的,不会有比现在更差了。

2.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该业务全年实现收入1722亿元(第二大功臣),占总收入比31%,同比增长34%。

这部分业务是腾讯全年所有业务里面增长最快的,主要包括了支付、云及企业服务等综合方面,目前成本上的投入增速也快,同比增长32%,主要用于完善交易以及人才、运营方面的投入。

目前该业务的重心也不在于盈利、冲规模,而是提升用户安全、升级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同时微信支付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其中一部分,已在微信支付新增数字人民币入口。

受益于数字化转型,用微信做连接,打通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后续该业务的增长空间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3.网络广告业务

该部分业务2021年全年实现收入866亿元,占总收入比16%,同比增长8%。

主要还是新的宏观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影响,同时广告是双方的,投放广告的广告商,本身在教育、房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业务有收缩。

该板块业务相对来说不是那么乐观,跟宏观环境有关系,消费需求疲弱、企业盈利不佳,广告投放量也会受到影响。

这里有两个解读:第一,业务具有周期性,随着经济恢复,以及部分行业监管的趋缓能自然修复。第二,业务重心在转移,该业务板块目前排序在腾讯第二位,我擅自将其挪到了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之后,也是认为该部分业务的重要性会下沉。

总结来看,业务增长其实很有看点,不像市场想象中那么悲观。

年报本身是对过去经营情况的总结,只能用来验证之前的判断,不能拿来作为当前投资决策的依据。但是市场总是跟随年报数字变动,券商研报的数量也跟随企业盈利数据增减,这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做投资都是亏钱的。

超额从差异中产生,看任何信息都要保持头脑中立。我的观点可以错,但是不可以没有主见。

今日操作:无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