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团车杠上了!是闻伟百人造车没底线还是李想喷得太早装先知?

财见caijian 2022-01-17 23:56

财见

IPO、融资、财报、行业分析、房地产、艺术品等重要投资信息

1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随着造车赛道逐渐拥挤,造车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车企老板们之间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近日,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之一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与造车“后来者”团车CEO闻伟互怼起来。

靠100多人团队闻伟All in造

Image

本月初,团车宣布新的战略规划,将通过组建包括设计、研发、生产等在内的团队构成新的电动汽车业务线,以进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1月14日,团车创始人、CEO闻伟在北京总部接受了小范围群访。闻伟表示,早在“蔚小理”造车之时,就已经萌生了自己造车的冲动。闻伟介绍了团车造车的最大动力来自“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这个团队几乎“无所不能”,可以承担产品规划、造型设计、工程开发、测试、底盘、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系统化整合方案、生产支持、供应商管理几乎所有造车流程,具有20多年造车经验。闻伟称,“这个团队可以做2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造车周期能做到18-24个月”;“做过太阳能、氢能”。闻伟表示,“第一款车采用成熟方案、成熟技术、成熟供应商,产品本身质量、品控是完全成熟可控的”,定价10万元-20万元区间,2022年金九银十就能预售了。闻伟对这个团队非常有信心,称自己以后要All in在造车上。他还表示,“我们第一款车失败了也没关系,3个月能再做一款。”通过采访可以看出,在这个造车项目中,百人外来团队负责“造车”,团车负责“卖车”。

李想炮轰刷新创业者底线

Image

既然已经被提及,理想汽车CEO李想便忍不住转发了这篇闻伟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炮轰其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李想评论称,“我实在忍不住还是要大嘴一把:那些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那些指望能通过打开任督二脉无所能的创业者,最后找到的普遍都是骗子,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骗子。居然还有人可以毫无廉耻的把这种观点对外公开讲出来,真是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创业的本质是:有节奏有耐心的长期成长。”

随后,李想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感悟:大致把创业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一、从0-1的验证期;二、从1-10的成长期;三、从10-100的成熟期。在他看来,“造车三傻”(理想、小鹏、蔚来)是2021年完成了从0-1的验证期,大家各自在自己细分市场吃到了3%左右的市场份额。他认为理想汽车从2022年进入从1-10的阶段。对于造车,李想也认真地表示,“千万不要搞什么试一试,要么全力以赴做成,要么早点。”

闻伟反击“别把自己当先知”

1月17日午间,团车CEO闻伟在社交平台回应:“没想到万里长征的迎面第一枪来自李想先生。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冯思翰被反怼不就是当初看走了眼喷得太早?所以谁也别把自己当先知,也别成为自己最记恨的那拨人。”

理想汽车2015年创立,是中国电动车较早的造车者。2021年理想累计交付新车达90491辆(同比增长177.37%),进入“9万辆俱乐部”。

团车是国内一家汽车交易和服务平台,创办于2010年,于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为消费者以及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等提供包括车展在内的汽车营销和交易服务。

Image

李想和闻伟的争论只是中国新能源车赛道的一角,也侧面体现出中国新能源车逐渐走向舞台前侧。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车零售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乘联会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5%左右。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2%左右。

相关阅读:

投资在中国 | 乐高、林清轩、中化国际、奥升德、百吉生物等9家企业新项目在浙江、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落地 

中国经济界“奥斯卡”:李东生、丁水波、孙永才等上榜2021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 榜一

编辑 / 苏丁

财见

IPO、融资、财报、行业分析、房地产、艺术品等重要投资信息

1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联系美通社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