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服务PK万物云

物股通 2021-08-08 23:55

8月5日22:40,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深夜发布关联交易股权收购公告。

公告称,买方珠海顺晖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碧桂园服务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上海新碧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珠海顺晖商业同意收购而卖方同意出售目标公司的10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680万元。

收购事项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碧桂园服务及其附属公司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其业绩、资产及负债将会于本集团账目内综合入账。

图片

公告显示,上海新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于2017年成立,主要从事提供商业管理及服务。受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商业中心租金减免、商铺掉铺等因素产生的暂时不利影响,2020年全年净利润为亏损状态,达到37.97万人民币。

公告指出,此次收购仍有助碧桂园服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进一步扩大商业管理及服务的业务规模及范围,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及现金流,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及竞争力,符合本集团的战略发展需要。


如果单看以上这一则信息,可能还品不出什么意味,再来看下昨晚刷屏的这则消息。


8月5日20:02,阳光城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阳光智博生活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拟以其持有的阳光智博100%股份战略投资万科旗下物业板块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获取万物云4.8%的股份,即万物云在现有股权的基础上向阳光智博全体股东增发4.8%的股份,阳光智博全体股东按照其在阳光智博的各自持股比例进行换股。

图片


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可以继续以公允价格投资增持万物云,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以上。


据公告,阳光城将与万物云成立合资公司,承接未来新增交付的项目,分为住宅物业合资公司、商写物业合资公司、学校医院合资公司、社区商业合资公司。


相关股权激励行权后,在达到约定行权条件的前提下,股权结构预计为万物云及/或其指定主体持有合资公司60%股权,阳光城持有合资公司20%股权,激励对象持有合资公司20%股权。公司与激励对象持有股权一定期限后可与万物云继续交易,保留未来更多可能性。


本次交易后,阳光智博可保留“阳光智博”品牌,同时合资公司可与万物云共设新品牌,对于新增项目,合资公司可根据项目定位选择使用的品牌。


此次阳光智博通过换股方式加入万物云平台,看中的是万物云TECH板块的科技赋能能力,双方整合后,会在SPACE领域进一步提高布局浓度及服务效率,以及在GROW板块加速客户资产服务与生活增值服务的发展。


随后20:25分,万物云官微万物有云也推送以上换股协议消息,瞬间引爆了朋友圈。

图片


对于双方合作的意义,大家可戳《最聪明的交易》,这是公众号“一勺言”第一时间播发的事件解读,也是物股通认为目前为止分析的最到位的。


对于如此“巧合”的两个并购事件,物股通仿佛嗅到了浓烈的火药味。


那就是物管一哥的争夺战!


碧桂园服务作为物管上市公司里的一哥,市值是绝对的NO.1,充分、完整的享受到了资本市场追捧物业赛道的红利,经过一系列的并购操作,已将市值拉高至2000亿港元区间,最近完成对蓝光嘉宝服务的并购整合更是开了行业先河。

万物云(前身万科物业)则一直是“无冕之王”,物管江湖的“老大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奔赴资本市场,但一直在低调耕耘,做大物管的“朋友圈”,沿着做大赋能平台的路径迈着坚实的步伐。
至于每年必被问到的上市一事,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特别是此次的换股操作,已经能很明显的绘制万物云的资本发展地图。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于是再细品昨晚碧桂园服务在万物云之后紧凑的出招,毫无疑问是有备而来的。而且,这些足以看出碧桂园服务对坐稳物管行业“一哥”宝座的渴望程度。

结语:随着资本市场的冷却和政策的规范,行业估值水平开始下滑,IPO不再是物业做大的唯一路径,而龙头企业的竞赛为中小物业企业提供一条退出的新道路。


在新房交付下滑、增值服务发展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突破组织和业务壁垒的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会继续放大,未来物业行业的集中度将迅速提升,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更加频繁,流量整合下产生的化学反应更加具有投资吸引力。


这个故事只是开始,接下来一定还有更多的“争夺战”上演。到底是选择上岸还是上船,谁又会是下一个归队的?

相关证券:
  • 碧桂园服务(06098)
  • 万科A(000002)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