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集团:稳健巨航 飞出风暴见分晓

凤凰网房产上海站 2021-03-31 11:53

(来源风财讯 作者王婷婷)

进入调整周期的房地产,比核心竞争力,其实比的就是“谁更抗跌”。

在世茂集团2020年的财报中,合约销售额3003亿元,同比增长15.5%;营业收入1353.5亿元,同比增长21.4%,规模指标企稳。

利润层面,毛利396.7亿元,同比增长16.2%;毛利率为29.3%,下降1.3%,降幅低于百强房企均值;

核心利润191.4亿元,同比上升24.9%,股东核心净利率13.6%,同比下降0.5%,在百强均值下滑的行情中,微幅颤动。

在这一轮政策叠加的强风中,有的企业因为燃料不足下滑、有的企业因为机组不健全返航,而世茂这架5897亿总资产的巨航,依旧实现平稳飞行。

甚至在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许世坛看来,这一轮风中的调速,正是为了见分晓。

“无论三条红线还是集中供地,都释放着稳地价、稳房价的预期。这其实给了大型房企更多机会,所以我们比较期待。”许世坛在业绩会上直言。

据介绍,在2020年疫情“考验之年”,世茂在财务、土储、结构等很多方面,做了调整。

那么进入2021年,飞出房地产波动的“风暴眼”之后,世茂集团除了增速10%(3300亿元)的销售额目标,希望看见哪些“分晓”?

第五个质量年的3个“技术指标”

2021年,是世茂的第五个高质量增长年。在许世坛的计划中,他希望看到的是世茂在资金管控力、运营力、产品品牌力,几方面的提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资金层面,2020年世茂的融资成本仅5.6%,远低于行业标准线。2020年企业净负债率下降7.1个百分点至50.3%,也连续9年维持在60%以下;资产负债率(扣预收款)68.1%;现金短债比(扣预售监管资金)1.16倍,“三道红线”零踩线。

符合了政策的要求,但许世坛认为,这因为世茂长期谨慎的财务政策,才积累下来了资金管理的优势。

世茂还是希望在财务上做进一步优化,探索和多家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合作,比如合作基金等。

在运营方面,2020年世茂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进行了区域公司的分拆及调整。

许世坛在业绩会中直言,这个尝试是有效的,一些势头不好的公司整合后,新团队的活力明显增强,培育了不少年轻的地区公司副董事长。

这也将成为世茂的常态,每年孵化新的地区公司,对业绩欠佳的公司进行调整。

“产品和运营的提升,就取决于团队能力。”

许世坛认为,世茂具有很强的资源储备,关键一击需要强有力的团队实现。

的确,截止去年底世茂具有约8175万平土储、13800亿元货值,其中90%分布在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大湾区货值3950亿元,长三角货值3450亿元,华北区货值2500亿元,福建区货值2400亿元。

“这些城市是世茂长期深耕的地方,充分适应土地集中供应政策,能够保持正现金流管理。”许世坛表示。

非房业务首次“破6”提振股东回报

房地产新的长周期里,许世坛最想看到的,其实是世茂“大飞机战略”的价值兑现。

除了营利负债等核心指标外,对于一家房地产公司,体现企业深度价值的,就是非房收入能否持续增长,派息政策、股息率等回报指标能否持续提升。

站在这个角度,世茂的非房业务值得观察。

世茂的“大飞机战略”,经过一年的检验,财报显示,2020年世茂的物业服务收入50.3亿、商娱收入19.6亿、酒店收入16.4亿,整体非房业务收入合计86.3亿,增幅33%。

尤其是在2020年10月把物业推入港股上市后,世茂的物业服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实现了94%和118%的复合增长率。

去年,除了酒店以外,各板块业务均超出计划,整体完成率99%。

值得注意的是,世茂的非房业务占比,首次“破6”,实现了6.8%的比例。

而在2021年世茂的非房业务计划实现150亿的收入,增长约74%,未来3年保持高增长。这也意味着,非房业务的收入占比,或持续提高。

这些是“大飞机”的价值,而价值的兑现是什么?

其中一部分,一定需要体现在股东回报上。

财报显示,2020年,世茂集团全年派息每股1.8港元,世茂股份全年派息每股1.7人民币;新上市平台的诞生,当年世茂服务上市两个月派息率31%,整个世茂系公司拟派发股息约74亿等值港币。

世茂连续15年持续派息,每股派息额复合增长率约17%,累计派息达351.9亿港元,每股约10.94港元;派息率达44.4%,连续4年以超40%的派息率稳居行业前列。

可以看到,来自整个世茂系的回报率,大概率会越来越高。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