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启发我们,科技对科技股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锦缎研究院 2024-05-08 07:57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5月4日,2024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召开。

我也趁机学习了巴菲特老爷子的发言实录。

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巴菲特提到自己重仓苹果公司的原因这一段:

 “巴菲特:有人会怀疑我是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放到苹果,查理和我学到很多的一点就是消费者行为很重要。比如说我们开不了一个家具店,但是我们却学到了当我们在奥马哈买一个家具连锁店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但是已经犯了这个错误之后会让我们更聪明,更好地思考资产配置的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慢慢学会了消费者的行为,下一笔就是喜诗糖果的投资。我们也是通过学习消费者行为做的收购,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做糖果生意,有很多东西我们都不明白。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让我们不断学习消费者的行为,这也体现到了苹果的产品上。我之前观察了在家具市场,像苹果的产品赚了这么多的钱,或者有人去到了Best Buy这样的商店,如果这些人只是逛逛不买是不行的,你可以看到他们对你的品牌是有兴趣的,还有很多信息输入在里面。我觉得在心理学上这叫大众的偏好,通过这样的过程你慢慢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知识水平,也可以让你思考更加清楚,让你可以在苹果的例子上更快做出决策。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些我没法谈到的可能比较神秘的地方。但是就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观察让我更加地清晰,当我体会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我知道它是什么。

  所以当时在苹果的例子上我看到了,觉得苹果在那个时候的价值低于它的实际价值。比如说你买第二部的iPhone跟第二部车相比这个价钱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你可能买得起第二部iPhone,但是买不起第二辆车,它的价格可能会相差20倍,人们可能不会思考自己这样的行为,但是我会思考消费者的行为。

  我当时也不知道iPhone怎么运行,但是我知道它对于人们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愿意怎么使用它,这就是我对于消费者行为的洞见,它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产品,而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个产品,而且它的价值还远远被低估了。我觉得库克也是像斯蒂夫乔布斯一样的合作伙伴关系,他可以在这个公司掌舵的时间做得非常好,库克真的是一个非常棒的合作伙伴。”

我之前在文章中提到了,聪明的巴菲特是通过WTA来判断苹果的定价权的。

而上述巴菲特讨论苹果的回答当中,再次提到了这一点。

巴菲特承认自己对苹果技术不懂(我当时也不知道iPhone怎么运行),但是他懂消费者(我知道它对于人们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愿意怎么使用它,这就是我对于消费者行为的洞见)。

关于巴菲特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

但是,很多人看了各种文章,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

定价权,竞争优势,护城河,商业模式……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侧重不同角度而已。

2006年,段永平62万美元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其实巴菲特用这钱做了慈善的)。在饭局上,他向巴菲特问出了长久以来困扰自己的问题:您投资企业最关注的是什么?巴菲特回答是商业模式!

段永平:我在老巴(巴菲特)那里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先看商业模式,除非你喜欢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不然就不用往下看了。

很多投资科技股的人,天然就会觉得巴菲特的这套理论没啥用。

科技股,最重要的是科技。

《巨人的工具》一书有如下一段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和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之间的对话:

“蒂姆:“你会投资喜诗糖果公司吗?”

马克:“不会,绝对不会。而且每当我听到类似喜诗糖果公司的事情时,我都想找一家新的超级食品糖果公司,证明他们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跟他们完全相反。从本质上说,巴菲特是在赌变化不会发生,而我们是在赌变化会发生。当他犯错误时,他犯错的原因是他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发生变化;当我们犯错误时,我们犯错的原因是事情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科技股风投大佬认为科技股最重要的就是赌变化,而不是赌不变。

那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真的不能用于科技股吗?

最近,我研究零售行业比较多,尤其是costco这个最奇葩的零售公司,我获得了很多灵感。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其实模拟芯片IC和零售行业没啥区别。

科技股,也许最重要的不是科技,而是商业模式。

模拟芯片行业,TI和ADI是一种商业模式,而MPS是另外一种商业模式。

还有其他商业模式吗?

没有了。

这些公司,他们的科技都很厉害,但是比起科技,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才是差异化的关键。

我在以前文章当中详细比较了模拟芯片行业和零售行业的商业模式的类似之处。

以前英特尔的技术天下无敌,后来台积电和AMD开始后来居上。

难道台积电和AMD的技术真的比英特尔强一百倍?

错。

本质上是因为台积电和AMD的商业模式与英特尔的商业模式不同。

当初我看到一篇让我至今难忘的文章。

光伏行业专家治雨认为AMD将反超英特尔。

“凭借着台积电的崛起,AMD将会形成对英特尔的持续性的压制与领先,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下AMD的市值仅为200多亿美金,而Intel的市值为2000亿美金。”

“Intel的市场空间就是未来AMD的市场空间,Intel的市值空间,就是AMD的市值空间。”

几年过去了,AMD涨了几十倍,目前市值已经昔日老大英特尔。

商业模式的威力,可见一斑,即使是芯片这样的科技股,也不例外。

我们总结一下,巴菲特老爷子教给科技股投资者非常重要的一课,科技股也不要仅仅只看科技,科技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深刻理解商业模式,不仅对于消费股很重要,对于科技股也不例外。(作者:icefighter 天玑情报局)

往 期 推 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