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越贵,亏损越大,共享充电宝的末日狂欢

首席合规观察 2023-08-05 07:51

NO.516

作者:洋洋

校稿:程程 / 编辑:致知

不到半小时,花了99元,共享充电宝越来越离谱了。近日,关于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共享充电宝已经从初创时期的每小时不到一块钱,悄悄涨价到了今天单价10元左右。一个本来可以靠高频次使用来赚钱的充电宝,硬是被玩成了充电宝刺客,把一个小生意做成了宰客的生意。但是,这已经是共享充电宝的末日狂欢了。

原本可以闷声发大财,但共享充电宝非要竭泽而渔。共享充电宝行业,其实起步很早,甚至早于共享单车。最早研发共享充电宝这种模式的来电科技,早在2013年就在小范围尝试租借充电宝,眼看就要倒闭散伙了,2016年,共享单车的风靡掀起了一股共享经济风潮。在一切皆可共享的商业思维下,共享充电宝突然闪烁着奇妙的光环。

来电科技突然就搭上顺风车,一发不可收拾,引发连锁反应,上百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同台竞技。各路资本疯狂投资共享充电宝行业。

来电科技首轮就获得2000万美元融资,坐上了行业第一把交椅。很快,街电、怪兽、伏特+、小电科技等行业巨头快速崛起。

其中小电科技甚至还创造了中国投资史上一个神话:38天内完成3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4.5亿元。

就连搞团购的美团和搞电商的聚美优品也斥巨资进军共享充电行业。聚美优品直接收购街电,这一新闻,当时王思聪还专门公开喊话:共享充电宝能成功我。一时引发热议。

如今看来,思聪是有一些远见的。

在经历过资本补贴的烧钱大战后,共享充电宝市场终于从喧嚣归于平静。共享充电宝从最开始的一小时不到1元的收费标准,一路大涨至今天的高达一小时10元,一些旅游景点附近更是贵的离谱。普遍比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都高。此外,还有各种好借难还、乱扣费、无序计费等问题层出不穷。

在消费者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上,关于共享充电宝的投诉超过12万条,多达120983条。如此规模的投诉量,连电商行业都自愧不如。

在这些投诉中,除了投诉收费太贵、计费规则不透明,比较多的就是乱扣费,归还困难。

比如,这名网友投诉称,借用充电宝几分钟,归还之后,设备亮灯才离开,没想到四天后被扣款99元,比买个充电宝还贵。

类似投诉比比皆是。而绝大部分投诉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网友反映,这些充电宝企业的客服电话基本也都是个摆设,没人姐,打不通,反馈渠道不通畅。在租借充电宝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眼睁睁看着扣费,没有有效投诉渠道,没有解决渠道,使用体验实在是太糟糕。

8月4日,中消协公布2023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包括共享充电宝行业。

但是,尽管充电宝的费用涨了十倍,但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几乎没有赚钱的。

行业龙头怪兽充电2022年财报显示,在新增840万用户的前提下,还亏损了7.11亿,把2021年3个亿的亏损甩的远远的。

实际上,共享充电宝已经是夕阳产业了,这也不仅仅是因为其糟糕的使用体验和日益不划算的价格,更致命的是科技的进步。

各大手机厂商在手机充电速度方面玩命的创新,闪充、快充、PD充等技术路线发展的越来越快,现状已经进入超百W的充电速率了。例如,小米的120W有线闪充技术,可以在23分钟内把手机充满电。未来,手机充电速度还会更快。

而在充电设备方面,无线充电等技术也在普及。另外,充电接口的统一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共享充电宝这种还停留在1W-2W充电速率的充电设备,迟早被抛弃。

真的不怪共享充电宝太贵,一个夕阳产业正在天黑前割最后一波韭菜。价格还会继续涨,招商加盟还会更火热。

击鼓传花的鼓声马上就要停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