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的48小时

宁水资本 2023-03-15 07:57

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 (SVB) 于周五被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关闭,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已接管该银行,“理由是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表示。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已接管该银行,FDIC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挣扎了不到48小时,硅谷银行轰然倒塌,它以2110亿美元的资产倒闭,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倒闭事件之一,仅次于华盛顿互惠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倒闭。


硅谷银行48小时破产,重复每一次金融风险的三部曲:沉疴已久、冰山一角、传导扩散。


Part.1

量化宽松

应对疫情和经济衰退,2020年3月美联储推出无限量量化宽松,随后承诺将长时间维持0利率水平,量化宽松持续进行,通胀也见不到影子,全球迎来了科技企业的融资热潮期。startups贷款和风投额度的快速增长使科技初创企业手里积累大量的现金和存款。硅谷银行就在这个时候,获得了大量几乎零利率的储蓄。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硅谷银行的存款从760亿美元,上升到了超过1900亿美元。


Part.2

短债长投

在2020年全球大放水的环境下,银行贷款需求疲软,银行资金无处可去。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的一年半期间,硅谷银行的存款由760亿美元上升到超过1900亿美元,增幅接近2倍。面对负债端资金的大量流入,硅谷银行资产端可投资资金也快速上升。2020-2021年美联储还没有开始加息,如果让钱趴在美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上,年化利息只有低得可怜的0.1%。硅谷银行的选择是,买大量的美债和MBS,硅谷银行增持了大约800亿美元的MBS,持有量从200多亿增长到了1000亿。硅谷银行总资产规模大约2000亿美元,相当于它将一半的资产配置在了MBS上,高到离谱的短债长投的期限错配。


Part.3

美联储加息

2020年,美联储“一口气打完所有子弹”,把利率降到零。2022年,美联储连续加息7次,今年2月,美联储再次加息。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后,美国不少金融机构成本收益倒挂,前期配置的债券面临账面浮亏,资金期限错配。硅谷银行业务集中在科技、风险投资等领域,相对传统银行更少依赖个人储户存款。美联储激进加息,一方面导致持有到期债券市场价格暴跌,另一方面导致了短融成本上升,存款搬家,为了应付流动性,不得不把持有到期的债券变现,从浮亏到实亏。


Part.4

流动性危机

美联储开始加息后高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开始变得困难,并且开始消耗其存款。硅谷银行3月8日在文件中表示其客户烧钱速率是2021年之前的3倍。自2022年3月起,硅谷银行的存款项从净流入变为净流出,存款从2022年3月的1980亿美元下降到2022年12月的1730亿美元。同时活期无息存款由2022Q1峰值1280亿骤降至2022Q4的800亿,而有息存款由700亿增加至920亿,大大增加了负债端的利息支出压力。随着科技公司取现越来越多,硅谷银行遇到了巨大的流动性危机。于是,它打算抛售一些资产,来获得资金。但是,那些资产又是“持有到期债券”,一旦提前抛售,就会产生巨大损失。3月8日硅谷银行宣布为了重新调整资产负债表以应对存款流出并增加灵活性,决定售出210亿美元AFS资产,同时认损18亿美元。这引发了市场巨大的恐慌,引发了进一步的客户挤兑潮,仅3月8日一天,提现转移申请就超过了420亿美元。大量创业公司,基金公司,疯狂出逃。而硅谷银行,只有100多亿可用资金,最终导致倒闭。

Part.5

后续影响

这件事,用著名孵化器YC Combinator的CEO陈嘉兴(Garry Tan)的话说,这是“初创企业的灭绝级别事件”。厨房里不会只有一只蟑螂,风险不可能48小时就消除,还有十家地区银行可能步硅谷银行后尘。短期可能导致大量硅谷初创公司发不出工资,大规模裁员,长期伤害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也许我们应该得到的一个教训是:不要轻易“短债长投”,闪崩的那一天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