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良:美国CPI、零售数据露老底,恶性通胀已永久影响国民生活

叶一良YESMACD 2023-02-17 07:48

北京时间2月14日21点30分,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美国1月CPI数据,1月未季调CPI年率6.4%,较上月6.5%降低了1.5%(通胀率同比上月降低1.5%),未季调核心CPI年率5.6%,较上月5.7%降低了1.5%。1月季调后CPI月率0.5%,上个月是-0.1%。数据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集体跳水,美元指数暴涨。MCS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在美国CPI数据公布后扩大涨幅,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日下跌0.6个基点,报3.713%。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美国住房通胀年率从7.5%升至7.9%。

美国1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6.4%,为连续第7个月下降,创2021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1月季调后CPI月率录得0.5%,创2022年6月以来最大增幅。1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录得5.6%,创2021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核心CPI增幅最大的部分是住房、汽车保险、娱乐、服装和家居用品。二手汽车和卡车、医疗保健和机票价格下降。


只从数据上看,这次白宫的脸色可能不好看,1月通胀增加,随后较2022年1月上涨的幅度有限(同时年率仍然是下降的),但这依然给“美联储已经做得够多了”的鲍威尔带来麻烦。同时也会带来关于美联储行动是否有效的抨击。年率虽然略微降低1.5%,但可以看到,通胀下降的速度已经越来越慢了,1.5%基本没什么影响。美联储是否还需要更多紧缩行动呢,这个问题在随后两位美联储官员讲话中给出了答案——依然需要,这也致使美元指数在CPI数据公布后开始上涨。

2月15日的消费数据为美国经济提供了良好信号,一改去年12月-1.1%的颓势,1月零售消费数据录得3%!当然,这个数据不能只看纸面数值,因为1月零售数据本身是以去年某个月的数据作为基准值,涉及到基准月数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去年12月的数据实在是太差了,这让市场认为美联储一定会减缓甚至暂停加息。但1月漂亮的数据使得美联储有继续加息的基础条件,零售消费数据增加,市场正在变得景气(哪怕只是暂时的),这也间接提振就业市场,所以美联储是拥有继续加息的能力的。


美联储在本月利率决议上做出过表态,加息的影响是长期的,彻底发挥影响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此时继续加息可能最终影响会太大了。因而即便此时零售消费数据表现良好,实际上美联储也不太可能继续加息,市场终究会反应过来,因此美元指数并不会因为零售消费数据而有很大改变。甚至可能更进一步,市场觉察到紧缩政策延续的概率正在变低而抛售美元。


黄金目前正在进行盘整,向上还是向下并不好说,就像前几天我在文章里说的那样,上涨缺乏动力,下行又缺乏理由。所以如果满足了条件之一就是超大行情,要么上涨有了额外动力支持,要么有了足够强的数据支持下跌。这也是两日我不愿意给出策略的原因,市场情绪在不停变化,一旦死板地按照策略行动,可能比场外观望的损失要大得多。


原油也是同理,下周就是交割日,所以通常来说会有一次大的跌幅,然后反弹到高位,因此,交易者务必要注意来自于原油的波动。另外昨日EIA数据显示大幅利空,库存增加了1600多万桶,很显然这会对短期油价起到冲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