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跌到这个份上,拿下国美零售,要多少钱?

侬乐融网 2023-02-12 08:03

N年前的“家电双雄”现在已经变成了“落魄双熊”,几年前风光无限的苏宁,还在挥舞支票本开启买买买的节奏,如今先是被国资接盘,然后2021年亏损创纪录,张近东失去了控股权。重出江湖的黄光裕十八个月恢复市场地位的豪言壮语,被无情现实轻飘飘地击碎--- 如今的苏宁被冠以ST,市值78.8亿,国美零售跌得惨不忍睹,市值59亿,下图为落魄二熊近三年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对比数据。


这不是摆烂数据,而是疫情之下实体店+电商综合体的生意写照,不能说营收千亿负债千亿的公司更危险,但苏宁在国资接盘后更是在2021年亏损了400多亿,等于国美几年的总亏损之和的两倍,恐怕没有人能说国美的前途更加光明。如果照抄一遍苏宁的作业,国美零售的结果就一定美好么?

国美显然没有照抄苏宁的作业,曾经张嘴闭口的真快乐和打扮家等线上线下娱乐互动的6平台,是被黄光裕寄托了厚望的,包括烧钱,拉新和月活数量,最后的结果并不快乐,名字又改回了原来的国美。并且也失去了自己绝对控股的老大地位,以惨淡的二级市场大大白菜价的价格减持,和当初的三处物业20年租金入股的近2港元的价格,0.3港元,0.2港元甚至更低的价格也在无奈地套现,换一种算法就是,20年的租金收入几乎缩短到了3-4年,向来善于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黄老板,这个跟头栽大了,所有的租金收益打了水漂不说,还面临失去公司的控股权的岌岌可危境地,2月3日,中关村发布的公告显示,黄光裕对其股东国美电器的母公司国美零售持股仅有10.79%,并称国美零售已无实际控制人。


称国美零售股权分散是准确的,但说无实际控制人,还是有点远,因为持股的股东除了散户以外,没有对第一大股东构成威胁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如梅雁吉祥的第一大股东持有7.14%,而第二大股东要远低于这个比例,放到国美的身上也是如此,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至少目前为止,没有野蛮人声明在二级市场上大肆买入,自然不会对黄光裕的实际控股构成威胁。所以,问题来了,拿下国美零售,需要多少钱?以2月8日的收盘价计算,市值不足60个亿,达到11%所需的金额是6.6亿,但事实上如果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入的话,就算是13个亿,也未必能够收集到40个亿的流通股,因为有跟风资金,因为黄光裕不会束手被擒。

国美零售缺钱,不等同于黄光裕缺钱,黄光裕通过减持股份借钱给国美,也是含有深意的。自己降低大股东的持股,不但能够增强市场的流通性,还能吸引各路资金的注意。不用太多脑细胞的思考就是谁知道在黄光裕大幅减持的时候,在二级市场接盘的不是其一致行动人在悄悄接盘,玩左右手互博之术?看看阿里入股苏宁的时候,同样是左右手互博之术:2015年时,阿里入股苏宁的时候,掏出283亿给苏宁,苏宁掏出140亿给阿里,最后的结果是阿里成为了苏宁的第一大股东,但283亿的真金白银变成了现在的不到20个亿,260个亿的财富灰飞烟灭,能说马云的投资水平很高么?相反,倒是苏宁投资阿里净赚了100多个亿,最后换种方式灰飞烟灭。


商战的江湖都是历史,此一时彼一时,如果现在是2015年,国美也不会跌到0.15港元这么惨的境地。那么现在不是理论上的6.6亿港元就可以控股国美,那么3倍价格,4倍价格呢?拿到20%的股份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在一些大鳄的眼里,国美的估值和市场影响力有多大的问题,或者说,如果有心人在偷偷操作的话,未来的一天,国美的价格翻番和翻两番,也不是没可能。

国美零售的股价在超低价位徘徊,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从一度的50%左右,在超低价减持了80%股份,这难道是曾经首富的另类手笔?还是市场对这位前首富,一直以高估的眼光来看待?

显然,没有答案。

本文版权属侬乐融网所有,转载需要授权(文/见证财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