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擅长用各种手段PUA供应商

超短线报炒股 2022-11-12 07:50

1、扶持备胎以及撤换供应商。在2020年供应商调整中,苹果剔除了三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供应链厂商吉林利源、领益科技和广东朝阳电子。从供应商名单看,东南亚供应商超过90家,仅次于中国大陆。其中,Airpods Pro的最终组装产能已有部分转移至越南,iPhone的组装产能一部分转移至印度。而在疫情发生后,苹果供应商产能一度下降至50%以下,供应链产能下降驱动苹果加快寻找“备胎”的步伐。同时,苹果警惕单一供应商做大,立讯精密的崛起过程中,苹果扶持立讯,牵制富士康话语权的意图就十分明显。2015年和2020年,立讯精密分别拿下了AirPods代工订单和iPhone整机组装订单。而在此次AirPods Pro 2产品中,歌尔股份同样面临来自立讯精密的竞争。“备胎战略”也为苹果提供了压制、撤换供应商的战术空间。

2、吞噬利润。苹果在产品销量下滑时向供应商提出降价要求,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在苹果降价销售保障销量的同时,供应商往往会受到降价影响。例如2016年iPhone销量下滑期间,苹果就对零件供应商提出将降低采购价及减少需求,而在2010年,富士康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被苹果索赔8亿元。而对此供应商只能被动承受。

对此,歌尔股份曾一度想要摆脱苹果依赖症。2014年歌尔股份曾提出战略转型,从单一的声学供应商向光电领域发展,将业务扩张至电视配件、游戏机配件、可穿戴产品等。2021年财报显示,歌尔股份的智能硬件业务(包括VR、AR产品、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占比达到41.94%,而2020年为30.57%,同比增速为85.87%。相比之下,以TWS耳机为代表的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毛利率为10%,智能硬件则为14%,意味着歌尔从业务和利润角度同时降低苹果影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