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互联网买到第一大重仓

药师笔谈 2022-04-19 00:02

4月下旬将会是上市公司一季度和基金一季度密集披露的时间,我会挑一些有意思的发现给大家分析一下。

我最近就发现啊,越来越多低估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开始买互联网行业了。比如这周末刚披露一季度报,管理中庚价值领航的丘栋荣居然把美团买成了第一重仓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中庚价值领航的2022年一季度前十大持仓和2021年四季度前十大持仓。

持仓有三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1、大幅加仓互联网行业。美团和快手分别是第一大持仓和第四大持仓,占比分别是10.04%和9.87%。公募基金单只股票不能够超过基金仓位的10%,所以美团和快手相当于都被买到了满仓。

2、大幅减仓了煤炭行业。兖矿能源和兰花科创都不在前十大了。由于一季度报只披露前十大持仓,我们无法得知第十一名以后的数据,但第十大持仓股柳药股份只占2%仓位,所以谨慎一些只能说煤炭行业是被大幅减仓了,而不是被清仓了。

3、新增电解铝与煤化工行业。除了美团和快手突然出现,这次的生面孔还有中国宏桥和鲁西化工。电解铝的电力来自烧煤的火力发电,煤化工的原材料也是煤炭,所以电解铝和煤化工都是煤炭的下游行业。如果结合减仓煤炭的动作来看,这波操作是把上游仓位挪向下游

对了,我不是来给大家推荐丘栋荣的基金,只是他很喜欢在季度报里面跟投资者分享他的行业投资逻辑,虽然不一定对,但也值得多学习。

首先,他阐述了为什么在今年一季度大幅买入互联网行业,原因有三个:

互联网公司已经深深嵌入在中国经济当中,未来的核心需求还会继续增长,比如娱乐、消费、社交等,这些公司盈利兑现能力还会有所提高。简单地说,他认为互联网行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消失,还在很大的潜力空间

互联网严苛的监管政策约束限制了行业过度扩张,也限制了互联网公司的资本开支,尤其是跨领域、跨行业的资本开支,倒逼公司专注核心业务,减少无谓的内卷。简单地说,他认为严监管政策虽然限制了业务扩张,但同时也为公司省下了大笔开销

互联网行业从高估值转向低估值,龙头公司从大额的资本开支和现金流流出,改为正向的现金流流入,投资回报率其实反而会上升。第三点其实跟第二点意思差不多,高估值反映市场情绪高涨,忍不住就是乱投。低估值反映市场情绪低迷,大家都减少投资,稳稳当当地赚钱就算了。

这里可能有部分朋友不太懂,我换个身边例子解释吧。

有个朋友在某公司当管理层,每年有稳定的50W薪酬+奖金收入。但是呢,在2019年-2020年他跟着我买基金赚了一笔,在2021年决定大笔提高基金投资比例,把前面攒的100W和2021年的薪酬奖金都投进去。

但是2019-2020年市场是偏低估值的,2021年市场整体已经是高估值了,虽然我尽量给他找一些合理估值的行业,还是避免不了亏钱。2022年市场还遇到各种问题包括疫情、俄乌冲突导致大幅回撤。他心灰意冷,决定暂时不追加仓位了。

那么我这个朋友在2021年,其实一直在消耗现金流,不光是把前面攒下来的钱都投出去了,还把2021年的钱也搭进去了,如果从现金的角度看,我这个朋友过去三年没有攒到一毛线,所以经常被他老婆骂

但是2022年他心灰意冷,决定先不买了,老老实实回去打工,每年稳定的50W薪酬和奖金收入就又回来了。

从成长性的角度看,互联网公司和我这个朋友都不去投资了,未来成长性可能会变差一些。但是从稳健性的角度看,互联网公司和我这个朋友老老实实回归本行,未来盈利的稳定性其实是提高了



普通人只需要在APP动几下手指头,新鲜蔬菜就打包洗好,快递小哥们按需求送到每家每户。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打造的物流体系供应链就是京东深厚的护城河。

我觉得,互联网行业二季度业绩可能不会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差。线下加速死亡,线上市场份额再次提高,没想到2020年的投资逻辑又来一遍

综上,美团和京东都是值得看好的,但买快手的逻辑是什么呢?港真,我并不是快手的深度用户,甚至很少打开快手,我还得研究一下。

......

相关证券:
  • 美团-W(0369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