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前夜!

君临汇 2022-01-06 00:02

2022年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延续了去年的结构性行情,指数受新能源创新药等权重股影响收跌,但个股层面却有三千多家公司上涨。

表现最好的依然是各种利好政策频出的中药,以及元宇宙方向。

最近,创新药和中药之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走势,中药在“政策+消费升级+业绩回升+估值洼地”等因素的影响下越走越强。

CXO之前作为医药板块的避险地,突然被一则“FDA制裁”消息搞崩,加上本身估值高,开始连续调整。

目前的情况看,不排除有部分医药主题基金正在平衡创新药和中药的仓位。

元宇宙方面,元旦期间几个虚拟人陆续推出,如湖南卫视小漾、江苏卫视虚拟邓丽君,带动相关板块大涨,市场对于元宇宙依然充满热情。

脱离概念炒作,从场景普及和业绩兑现的角度,VR作为元宇宙入口,应该是其中确定性最高的部分。

VR设备

1、产品趋于成熟

之前大众对VR产品的体会是硬件性能差、可玩应用少,总体体验不足,但在2021年,情况明显改变。

这个圣诞节,VR销量增长强劲,Oculus移动端应用在圣诞节期间登顶美区免费榜榜首,并在14个国家/地区跃居前五。

目前,Oculus Quest系列销量差不多有1000万台,这个数量说明产品在硬件上已经比较成熟,也正在无限接近扎克伯格提出的“临界点“。

他认为1000万这个用户量是“内容和生态系统爆炸增长”之前的关键门槛。

当VR行业活跃用户越来越多的时候,行业将会进入内容开发者获利丰厚—开发者开发更多优质内容—硬件销量更多—内容开发者更多获利的正向反馈。

市场总喜欢把VR/AR放在一起讨论,觉得是一回事,但其实这两在硬件、应用上的发展都有明显差距。

简单地说,VR/AR均需要使用计算机绘制虚拟图像,但VR中的图像全部由计算机绘制,往往需要更高性能的GPU,

而AR需要对场景进行理解,需要使用非常复杂的算法实时运行,因此对CPU的性能要求很高。

应用场景方面,VR以娱乐用途为主,更侧重于游戏、视频、直播、社交等C端领域

而AR可用于工业、军事、医药、教育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用途更加广泛,在C端和B端皆有应用。

市面上主流VR产品

硬件方面,区分VR与AR最简单的方式是,VR需要一个不透明的头戴设备完成在虚拟世界中的体验,而AR需要清晰的头戴设备看清真实世界和重叠在上面的信息和图像。

AR出货量虽然也很快,但体量远小于VR头显,所以目前VR依然是元宇宙中确定性最强的一环。

从头部企业发展状况看,国内外科技巨头早已布局VR多年,脸书、微软、英伟达、腾讯、字节都花费重金,准备打造自己的产业生态链。

2、一体化成主流

VR头显主要包括外接式、一体式、手机盒子头显三类,一体式是现在的主流。

三种VR头显产品

VR头显的硬件又包括核心器件、终端,以及配套外设

软件层面,国内与海外差距巨大,系统依然主要由苹果、三星、索尼、谷歌等国外巨头垄断。

硬件层面,我国已有不少厂商参与,其中终端机制造、显示屏、光学器件等方面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芯片领域仍然由国外厂商占据统治地位。

以国内VR一体机产品为例,处理器约占总成本的16.4%,比外接式头显,一体机的存储成本也更高,约占一体机成本的27.3%

但是这两块主要被国外厂商垄断,比如处理器,主流产品基本用的是高通晓龙芯片组,国内比较低端的产品才会用全志科技瑞芯微的处理器。

储存环节,也是被三星、SK海力士、镁光瓜分,国内厂商竞争力很弱。

此外,屏幕和光学器件分别占一体机成本的33.9%、5.5%,国内企业在这两块有明显优势。

3、屏幕:Micro OLED未来趋势,检测设备受益明显

2020年以来,Fast-LCD凭借性价比优势成为VR的主流显示屏幕,Quest2也使用了Fast LCD屏幕。

这方面京东方优势明显,全球主要的Fast LCD产品都由其供应。

不过,下一代的VR显示屏中,Micro OLED会成为主流。

由于本身的工作原理,Fast LCD屏幕成像仍需一定背光响应和数据传输时间,而Micro OLED(硅基OLED)具备延迟低、高分辨率等优势,非常适合VR设备。

之前20年上市的13款VR头显中还没有用Micro OLED屏幕的,结果在21年的产品中,已经有4款采用。

据IDC预测,2022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增长到1800万台,按50%渗透率计算,应用Micro OLED(硅基OLED)的VR头显约为900万台。

到2022年,全球由VR带动的Micro OLED市场规模约为85亿元人民币。

Micro OLED、Micro LED综合良率更低,对检测设备依赖更大。

一般,同世代线下OLED产线良率要低于LCD产线良率,据塔坚研究数据,同等投资规模下所需检测设备规模为LCD的1.5-2倍

按LCD面板检测设备占产线投资12%计算,OLED面板检测设备占产线投资将达到18-24%。

而Micro-LED芯片由于尺寸普遍在100微米以下,生产线的线宽精度、芯片小型化等制作难点较多,相应的附加值和技术难度同样较大,对检测设备需求更大。

在此背景之下,面板检测设备市场将迎来扩张。

相关标的:

精测电子:公司产品覆盖了平板显示各类主要检测系统,从检测对象看,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LCD、OLED、Mini-LED和Micro-LED等各类平板显示器件。

目前,公司在Micro LED检测方面处于国内绝对领先地位,与苹果、Facebook有良好合作关系,在VR/AR终端检测方面已有相应产品和订单,并形成收入。

博杰股份:公司产品包括自动化解决方案、声学测试解决方案、光学测试解决方案、视觉测试解决方案等,目前,公司已有相关设备可用于VR产品检测。

随着元宇宙进程加速,VR/AR设备或带动新一轮3C设备的需求增长,公司有望受益。

4、光学:菲涅尔透镜仍是主流

在VR场景下,人眼与屏幕的距离仅为3cm,由于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距离人眼的距离不同,显示效果不同,因此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光学显示方案。

VR头显中的光学器件主要有菲涅尔透镜、短焦方案两种。

菲涅尔透镜是在普通透镜上做出了改进,将连续的曲面被截为一段一段曲率不变的不连续曲面,在节省大量的材料的同时,达到相同的聚光效果。

菲涅尔透镜(左)、普通透镜(右)

目前菲涅尔透镜在国内外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供货稳定,是当前VR头显中使用的主流光学器件。

但菲涅尔透镜也存在体积较大、不支持屈光度调节等问题,未来的大方向还是短焦方案。

国内厂商在VR光学方案布局多以传统透镜为主,考虑到国内的渗透率还很低,VR/AR光学器件对业绩的贡献会非常明显。

Facebook的2021年中期业绩中,非广告业务同比增长85.37%,远高于过去四年,增长主要由VR推动。

歌尔股份中报业绩中,智能硬件同比增长210.83%,也是由于VR业务的贡献。

大厂的业绩增速验证了VR行业的高景气,随着产品和用户数不断形成正反馈,其他相关公司也会迎来高速成长。

相关标的:

歌尔股份:光学能力方面,公司提供非球面透镜、菲涅尔透镜、衍射光学元器件等多种VR光学解决方案。

光学解决方案方面,公司依托在光学方面较强的集成整合能力,具备VR专用镜片的设计制造能力和量产经验,保障VR产品的图像质量。

兆威机电:对VR/AR眼镜(VR头显)电机齿轮箱做了升级设计,通过微型对焦电机的往复直线运动,来控制镜片到屏幕的距离。

公司这套VR/AR眼镜瞳距传动解决方案可以使产品更轻薄,也会明显提高产品的消费体验。

联创电子:在AR/VR产业领域,拥有成熟的关键的核心技术如几何光波导,超薄镜头等。

公司替Magic Leap研制的相关镜头产品一直在出货,且与Facebook有全景镜头的合作。

舜宇光学科技:

2015年开始布局VR/AR、机器视觉等应用领域,VR/AR设备用镜片及镜头早在2016年就已经实现量产,是Oculus VR镜头的核心供应商。

公司完成了VR显示模块及AR彩色波导片的研发,在VR/AR视觉模组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作为VR赛道的核心配件会受益于行业爆发。

参考研报:

《民生证券-VR_AR热潮带来哪些设备需求:VR篇》

天风证券-VRAR行业:Oculus VR App登顶苹果下载榜首,Quest2用户占比创新高达36.32%》

《湘财证券-产业链趋于成熟,VR 行业迎来高成长期》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