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菜油与豆油多年1月、5月、9月合约的价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价差的

喜悦的钱兔 2023-03-10 07:47

$菜油主力(CZCE|OIM)$  

通过对菜油与豆油多年1月、5月、9月合约的价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价差的90%集中在0—1200元/吨。

今年,菜油与豆油,棕油与豆油的价差不断突破了历史新高,很多人被套死在油脂里。

事出反常必有妖,今年的价差明显不在过去的波动区间之内,而且也不是短期偏离波动区间,而是长期偏离波动区间,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历史统计其实参考意义不大,因为当下客观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今年的价差脱离了历史区间独立运行。

分析为何这么妖?对于这种从开始到现在一路偏离历史价差波动区间的情况,必定是发生了重大事件导致的。

究竟是菜油这边出什么问题了,还是豆油这边出什么问题了,还是两个都出问题了。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找到出现这种例外情况的原因。然后分析一下这种原因会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最后再来匹配我们的交易策略。

豆油和菜油这两个品种都发了和以往不太一样的事情。最新发生变化的是豆油,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高库存高升水的豆油竟然不跌反涨,这是豆油最先发生的变化。

到了2019年,华为事件又导致中加关系紧张,加拿大菜籽和菜油进不来了。高库存、高仓单无法转抛,这种情况下,菜油就完全脱离了豆油和棕榈油,走出了强势上涨行情,菜豆价差和菜棕价差都创造了历史

直到现在,中美贸易纠纷没有缓和,中加关系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豆油和菜油的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变化太频繁,过去市场上演了太多次:电话涨+见面跌,新闻涨+推特跌。搞得豆系和菜系交易起来变得复杂。

价差已经这么大了,如果要做的话,也只能做修复,主要是赌两点:一是中美中加都缓和,二是粕类需求的恢复。

下面讲下菜油与豆油的套利逻辑

豆油和菜油期货陆续上市后,价格相关性超过0.9,但二者价差跨度极大。通常,菜油比豆油价格高。当菜油和豆油价差处于零值以下时,菜油的价格优势凸显,需求会大幅增加,进而刺激二者价差拉大。菜油和豆油的终端消费均在餐饮领域,菜油价格大幅高于豆油,豆油会对菜油产生替代,最终限制菜油需求,二者价差也将随之缩小。

影响价差变化的因素

政策面:收储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豆、棉花、食物油等农副产品价格深度下挫,为了提高农户种植收益、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启动了大豆、玉米、棉花、菜籽等的收储政策。其中对菜籽实行托市收购,菜籽加工成菜油保管,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菜油市场实行收抛储政策,收储推高价差,抛储缩小价差。

进口量增减影响

进口利润的变化改变着菜籽、菜油的贸易流向,国内菜籽、菜油进口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内外菜油价差以及菜油和豆油价差的走向。豆油的进口量较稳定 ,当菜油价高时,菜籽进口增加,价差缩小。

季节因素

菜油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受供需错配的影响。集中于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其菜籽产量占全国菜籽产量的90%以上。通常,冬油菜9月底种植,次年4月下旬进入收割期,6月基本收割完毕。4月开始新菜籽大量上市,供应放量,而夏季为传统的食用油消费淡季,油脂市场供过于求,故菜油一般从5月开始下跌,一直持续到9月。9月之后,油脂需求好转,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假日刺激菜油消费。另外,冬季是水产料淡季,菜粕需求萎缩,菜籽压榨量减少,菜油产出随之下降,利于菜油价格上涨。春节过后,国产菜籽所剩无几,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供应紧张,部分油厂只能依靠进口菜籽维持正常生产,菜油价格高位运行,直至新菜籽上市。而豆油基本上季节影 响不明显。应季节因素会对价差产生波动。

总之,豆菜系套利非常难。仅仅是豆系自身就存在太多不确定性问题了,而菜系自己也有很多不确定性问题。这种组合交易起来难度太大了,中美关系、中加关系、猪瘟等,随便一个事件的变化,都会给这个套利组合带来较大的冲击。尽量排除或者采取一些方式规避不确定的东西,减少不确定性。(转)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