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回股系岸 2022-11-02 07:59

宏观新闻

1、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昨日宣布优化现行的现货市场交易费结构,包括取消每宗交易0.50元的交易系统使用费及将所有交易的从价收费由目前的0.005%调整至0.00565%。新的交易费结构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

2、央行数据显示,10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1543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8024亿元。

行业新闻

1、交易商协会、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中债增进公司,召集金辉、新希望地产、德信中国、大华集团、仁恒置业、雅居乐等21家民营房企召开座谈会,介绍中债增进公司增信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工作相关进展,并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2、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24~28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9.66:1,仍高于猪肉储备调节预案确定的9:1合理区间上限;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超过40%,仍处于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3、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

4、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2年三季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为717点,处于正常区间。与去年同期752点相比,下降35点,同比下降4.7%;与二季度700点相比,回升17点,环比增长2.4%。

5、群智咨询报告指出,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消费电子终端的需求仍无回升势头,显示驱动芯片(DDIC)价格持续走低。同时订单减少的压力已由下游全面传导至晶圆代工行业。显示驱动芯片供需关系已经出现反转,业界需要相当长的库存调整周期来适应需求的快速减退,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寒潮可能延续至2023年底。

6、国家药监局网站11月1日发布公告,决定对注射用黄芪多糖、灯盏花素氯化钠注射液和板蓝根注射液说明书中的警示语及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统一修订。

7、11月1日起,河南开始执行国家第七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国家第七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共有60种,涉及多个治疗领域,不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也包括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

8、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昨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上涨,电池级碳酸锂涨4500元/吨,均价报56.6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4500元/吨,均价报55.15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氢氧化锂涨4500-5500元/吨;镍豆涨8000元/吨;锂辉石精矿(6% CIF中国)涨50美元/吨;电解液报价走低,其中,六氟磷酸锂跌7500元/吨。


投资机会参考

1、工信部:目标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3500亿元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机构认为,XR头显是下一代沉浸式体验入口,当前C端全球年销量已破千万,行业应用将是未来的重点突破口。目前XR+AI深度融合已应用于智慧制造、能源、城市、教育、办公、农业等诸多领域,相比C端而言,B端产品单价高(几倍于消费级),行业壁垒更强,拥有更高的长期确定性。


公司方面,国光电器(002045)已建成VR整机车间,具备VR整机生产能力,是国内外主要头部VR企业声学模组供应商,在多款VR/AR产品上配套声学部件。三利谱(002876)在VR用pancake光学膜产品领域具有相关的技术储备,该产品是pancake方案光学模组供应链中的一环。


2、"十四五"市场规模或超万亿,顶层政策大力支持中药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高质量人才队伍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根据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元。


据医药经济报,随着国家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预计"十四五"期间行业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中药市场整体规模可超一万亿元。机构指出,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国家出台了多部政策鼓励中药发展。尤其近两年来,包括医保支付、审评审批规则优化、鼓励中药创新和人才发展等中药政策密集出台,充分表明我国对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A股上市公司中,吉林敖东(000623)旗下子公司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累计获得170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并已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经营工作。益佰制药(600594)拥有国内规模较大的从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到制剂生产的现代中药生产线。


3、数据中心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该产品渗透率提升在即


随着芯片技术进步,服务器计算能力增长快速,建设高密度、高能耗的大型数据中心成为平衡算力和环保规定的必要选择。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高密度数据中心运行中,传统风冷面临散热不足、能耗严重的问题,液冷技术成为了降低数据中心PUE的优解。


据浪潮信息,液体导热能力是空气的25倍,同体积液体带走热量是同体积空气的近3000倍,在耗电量方面,液冷系统约比风冷系统节省电量30~50%。据赛迪顾问,到2025年我国液冷IDC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增速保持30%以上。机构认为,浸没式制冷效率更高,最高可使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3倍以上,预计2025年占比超40%。


相关上市公司中,申菱环境(301018)表示,公司液冷产品可应用于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以及电子散热等不同场景,服务于数据服务器领域的液冷产品较早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科华数据(002335)自主研发的液冷技术已运用在公司数据中心及储能产品、解决方案中。


4、钠离子电池量产在即,上游材料订单排到2023年


正负极材料是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达到50%,随着钠离子电池量产在即,这些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出现了大幅增长。位于山西太原的一家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车间表示,当前订单已经排到了2023年,产线处于满负荷24小时连续运转状态。


性能表现上,宁德时代2021年7月分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已经接近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机构认为,当前钠离子电池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为398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速超300%,2025年市场需求有望达到73.50GWh。


A股上市公司中,同兴环保(003027)与中国科大签署共建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产品中试实验工作正在开展。振华新材(688707)掌握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核心技术,相关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已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