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药:深调后的反弹先锋

平安基金成钧 2022-03-24 23:54

港股医药指数自3月15日触底至今,已经上涨了超过35%。在经历了长达近1年的调整之后,成为了反弹先锋。3月14日-3月16日,我提示港股医药指数估值已经成为近3年的底部,建议关注指数的超跌反弹。截至今天收盘,港股医药ETF(159718)上涨3.37%。

港股医药的快速反弹除了本身低估值外,核心的原因来自外部政策和情绪层面的变化。

一是宏观层面中美摩擦缓解的消息。昨日中兴通讯确认,美国法院判决派驻该公司的监察官任期结束,且不附加任何处罚。今天(当地时间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重新豁免对352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该新规定将适用于在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前期由于受到中美摩擦而受损的板块得到了情绪面的释放。特别对于本身质地较好且前期连续超跌反弹的板块,市场有迫切的技术回调需求。

第二,从近两年市场关注热点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基建等板块主题上,医药受关注度不断走低。近期陆续发布的医药龙头公司年报显示经营基本面向上,在当前疫情反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医药板块由于较低的估值,比较优势明显。特别在近期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后,不少机构配置CXO、Biotech、医疗服务等核心医药赛道的意愿开始增强。以港股医药指数为例,当前市盈率只有23倍(剔除负值)。从当前板块估值来看,依然属于战略性配置的好时机。

注:港股医药ETF(159718)跟踪的指数是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样本数量82,计算用市值12800.19 (亿元),调样频率为每半年。前十大成分股如下(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个人观点,非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做保证,相关分析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关意见和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任何担保。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相关证券:
  • 港股医药ETF(15971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