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岳:两会部署稳增长,基建如何发力?

国泰基金 2022-03-11 00:03

直播主题:两会部署稳增长,基建如何发力?

直播时间:3月9日15:30

直播嘉宾:黄岳 建材ETF(159745)基金经理

摘要:

1、 从宏观大势来看,今年稳增长将是政策必然会推进的方向。一季度我们很有可能看到基建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成长。实际上,基建板块已经连续跌了六七年,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出现一波比较强的估值修复的行情。

2、 等到下半年,可能地产投资的同比增速会逐渐回正,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会有一定提升,也有望对基建的资金来源形成贡献。所以,基建从节奏上来讲,可能一季度、二季度相对更强一些。下半年则要重点关注资金来源问题。看好基建和地产产业链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基建ETF (159619)、建材ETF(159745)等标的。

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 我们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稳增长相关的一些板块和投资机会。虽然最近的行情不好,尤其是今天波动非常大,但其实一般大家买基金的时候,客观来讲都是大跌大买,小跌小买,连续上涨的时候反而要稍微小心一点,千万别追高。所以,今天虽然整体行情可能比较差,从周一已经跌到周三了,大家心情可能都不太好。但是从今天的走势来看,大家看到下午跌得很快的时候买入的力量也比较强。所以短期来讲至少我们对稳增长这个主题是不悲观的。尤其是我们看到各个政策正在逐渐的发力,应该说稳增长正在从预期逐渐走向现实。 如果大家关心债券,大家会看到,其实今天债券出现了比较大幅的下跌,更多的应该说固定收益的投资者对于稳增长还是在逐渐认可的过程。只不过A股的投资者可能更多的会有其他的一些判断,或者说其他的一些顾虑,比如说乌克兰战争,比如说美国制裁俄罗斯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的一些关联企业。中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如果和俄罗斯做生意,会不会也被制裁,就类似2018年当时对中兴通讯包括后来对华为一样,这个可能对于股民来说有更多的顾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稳增长相关的大多数板块都还是内需的一些板块,相关出口的海外业务其实相对来说很少。 我们今天先言归正传,先回到稳增长这个主题。首先和大家聊一下为什么要稳增长。简单来讲,我们如果把稳增长解读为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话,其实稳增长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今年整个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分析宏观经济或者是分析相关的投资策略,一般的方法都是找领先指标。比如说我们分析一个变量,包括我们分析股市的一些情况,我们也要找到一个领先指标。领先指标第一是它要有领先性,如果我们是找到一个同步指标,比如我们就看行情,这是一个同步指标,那就没意义了,它指导不了我们的投资,我们一般找领先指标。 如果说我们经济给找一个代理变量,比如说PMI。PMI的领先指标我们一般找到的就是社融,也就是社会融资总额存量的同比增速。社融往往领先PMI大概半年左右,我们从2020年开始,整个疫情导致国内放了很多水,或者说信用进入了一个极度宽松的状态。如果定性的、定量的去衡量这些情况,那也就是我们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2020年的疫情之后开始,开始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增长。一直增长到什么时候,一直增长到2021年的10月份。所以大家看到,从2020年一直到2021年,整个股市的行情表现都还是不错的。但是2021年整个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已经见顶,开始逐渐的回落了。这说明我们其实在整个国内疫情控制得比较好,另外整个生产也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之后,其实是开始主动的去退出疫情期间的一些极度宽松的信用政策。 换句话说,我们其实在开始主动地去收水。水大概收到什么时候?整个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到2020年的10月份一直回落,回落到2021年的九、十月份左右,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当时大概是10%,达到了这一轮收缩的一个最低点,之后就又开始了一轮扩张,我们目前应该说还是在社融扩张或者说信用扩张的周期里边。 按照这个去推测,如果是社融的低点,也就是去年大概十月份左右,往后推六个月,今年整个的经济相对来说偏低的一个位置可能大概在今年的四月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整体来讲经济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大家看去年的一些经济的同步指标,从下半年开始,尤其是去年对于整个地产的一些比较严格的管理。我们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地产包括拿地的数据,包括施工的数据,竣工的数据,都出现了非常快速的下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今年上半年整体来讲稳增长的压力是很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稳增长有哪些手段?其实我们总量上来看手段主要还是要靠地产和基建。因为地产相关的产业链在目前国内的经济结构里边的占比实在是太高了。地产不仅仅是房地产自己本身,它还牵扯到整个银行的贷款,牵扯到整个信用的金融体系。另外,整个房地产产业链非常长,它既包括施工,施工可能又涉及上下游的一些,包括钢材,包括一些建筑材料,后面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工程队、装修队。竣工之后,后面又涉及到家电,买家电,然后装修。然后再到更上游的,又涉及到比如说炼钢的一些铁矿石、一些煤炭,这些其实都和我们的地产息息相关。包括很多的生活用品的一些购买,其实和买房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关联性。整体来讲,应该说地产在目前的经济结构里边的占比仍然很高,所以我们一直希望经济结构去转型,去大力发展制造业,去发展我们的高科技的一些产业。 但是站在我们当前的这个时点,如果我们要达到像政府工作报告里边提到的全年5.5%的经济增速,其实我们应该说,客观来讲整个的地产端应该说还是需要进一步去稳住,或者说进一步的扭转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幅下滑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地产之外还有基建,因为基建相对来说本身可控性比较强,基建业主的主体主要还是政府部门,施工的主体又是各个中央的企业,相对来说整个的控制力度比较强。另外,今年年初以来,应该说整个的资金是比较充裕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建是今年一季度,尤其是上半年发力的一个重点的选择。 我们站在当前时点看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整个国内的经济增长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压力和机会。首先,我们如果把稳增长狭义地理解为稳定GDP增速,GDP的构成主要就是三驾马车,我们的出口、消费以及投资。首先看出口,我们从疫情以来已经延续了两年出口的非常高的增长。包括大家看到前几天披露的一到二月份出口的数据应该说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强劲的水平。但是客观来讲,我们前面两年整个出口的强势主要来源于几个原因。 第一就是在去年,尤其是疫情之后,欧美发达国家延续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不只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延续了非常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像美国以直接发放消费券的方式直接补贴,或者说直接给终端的消费者发放现金,让他们去进行消费。在这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极的驱动之下,应该说2020年走出疫情以来,全球的总需求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进行扩张。 但是我们看到,今年应该说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是美国,包括英国,英国收缩的其实更早。今年应该说美联储加息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三月份的议息会议很有可能就会开始它的第一次加息,也是继去年12月份宣布缩减购债规模之后,开始正式的进入它的整个一个加息的周期里边。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对全球的总需求造成偏负面的影响。 另外,我们前面两年整个中国的出口的优势,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国内的疫情控制得比较好。所以尤其是去年,全球疫情大爆发,全球的产业链受到负面冲击的时候,国内的产业链没有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相对来说供应端我们又有产业链安全的优势。但是回到今年当前时点,欧美的发达国家随着去年12月份开始奥密克戎毒株的流行,其实是加速了它们的群体免疫。尤其夏天之后,很有可能它们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群体免疫,国内产业链的优势也会受到偏负面的影响。 尤其是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事,大家看到欧美又开始制裁俄罗斯,会不会势必逆全球化的局面又会进一步的加剧,这对中国的出口客观来说也是偏负面的。所以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出口可能还勉强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增速上,但是到下半年有可能我们的出口就要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我们再看消费,应该说今年国内一季度面临的问题又是我们的疫情爆发的比较严重。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全国每天的新增确诊人数客观来讲已经不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不论是元旦还是春节,我们整个疫情的管控其实对消费都造成了偏负面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消费它从来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见效的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因为正常意义上来讲,应该说消费是我们收入水平的一个函数,但是我们国内目前没有太好的收入的公开数据可以去做一个领先指标。我们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代理变量,比如说我们看中小企业的盈利情况。毕竟对于消费来讲,其实它真正边际的贡献量主要在于我们的偏低收入的人群。因为你哪怕收入水平再高,你一天也就吃三顿饭,你也就买一个衣柜、两个衣柜的衣服,你不可能说无限制的去进行消费。但是我们的偏中低收入的人群,他如果收入水平提高,他可以进行消费升级,甚至是他原来没有的消费可以去进行,可以去尝试或者说是去享受原来他的资金不足以去支撑的消费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对消费造成提振。 但是我们看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里边的中小企业的情况应该说是不容乐观的。去年下半年,整体工业增加值的变化还可以,但是我们从细项来看,更多的是大型企业,尤其是很多国有企业贡献的。其实去年下半年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相对来说经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去年又面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所以客观来讲,对于收入这块也不乐观。尤其是疫情的冲击又是比较直接的,所以整体来讲今年上半年应该说消费的压力也很大,而且是偏负面的压力。 我们再来看投资,投资主要分成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样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行,应该说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意愿是不足的。包括大家可以看到,从十月份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以来,贷款应该说放的是不少的。但是大家看整个的贷款结构,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客观来讲都是不太尽如人意的。这也表明目前制造业应该说整个资本扩张投资的意愿是比较低的,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得比较多,成本端的压力很大,消费端又传导不下去,所以其实很多制造业企业自己作为中游,在里边承担了很多的成本上升的压力,所以制造业投资客观来讲也很难帮得上忙,甚至有可能拖后腿。 我们再来看地产投资。地产投资今年上半年大概率会继续出现很大幅度的下滑。因为地产目前我们虽然看到了大量的政策已经出现了转向,尤其是地方政府端,包括在房贷的一些限制上,在购房的支持上,应该说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边际放松。但是我们看到,第一是整个居民的购房意愿还不足,包括我们从12月到1月整个信贷数据里边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数据应该说客观来讲也是不理想的。这里边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往往就对应房贷,其实也恰恰说明居民的购房意愿其实是不足的,虽然我们整个政策的层面已经出现了转向。 另外一方面,地产商尤其是民营地产商,资金链的压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大家可以看到,今年包括去年12月以来,地产拿地的数据仍然是不理想的。尤其是很多地方在拿地的时候更多的是国企、央企在拿地,很多民营企业这个位置已经不想拿地了。所以这里边整个的地产投资出于惯性的原因,应该说今年整个一季度、二季度仍然有很大的下行的压力,这是一个客观的情况。 所以在当前时点,出口、消费、投资里边的制造业投资和地产投资都没有太好的起色,尤其是地产投资又大概率要做出比较大的负向贡献的时候,这里边其实一季度就只能靠基建发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当前应该说还是比较看好整个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 其实了解基建板块的投资者都知道,其实基建上一轮大的行情还是在2015年以前。你看基建指数的周线或者月线,基本是从2015年的下半年开始一直跌,一直跌到可能后面2017年左右有一波反弹,再后面可能2020年左右有一波反弹。但是后面整个走势一直都是往下的,客观来讲已经跌了六七年,至少五六年的时间了。 在这种情况下,和2016年我们的基建投资见顶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我们整个的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所以其实从2016年、2017年之后,国家的战略就是发展制造业。而基建整个单位资金创造的GDP其实边际效应已经在逐渐的减弱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客观来讲整个基建板块的表现也就比较差。 但是我们看到今年基建应该说是稳增长的一个最主要的发力点。这里边原因我最开始也和大家讲过:第一,它整个的投资主体是以我们的政府为主,相对来说可控性比较强。施工的主体也以我们的中央企业和很多地方性的国有企业为主,相对来说协调起来也比较容易。另外,整体来讲和政府的协同性可能也会更强一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又恰逢一季度大多数的经济增长点可能都会面临熄火,甚至是像地产一样出现拖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基建去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就成了必然的一个选择。 尤其基建和地产一样,它既可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尤其是这里边中小企业不景气的话,其实今年有不少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压力会比较大,包括很多相对来说偏中低收入的人群,包括地产在上半年如果压力仍然比较大,整个地产建筑业这一块相对来说就业的压力也会比较大。 做基建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去对冲GDP下行的压力;另外一方面,它同样也能够解决大量的就业,尤其是劳动人口的就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基建发力在一季度来讲是一个不得不去做出的选择。 我们看基建其实主要就看两点:第一点是有没有充足的资金,大概能够安排多少资金;第二,有没有足够的项目,因为像去年相对来说基建的资金还可以,还算比较充裕。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项目,所以导致去年的基建的投资力度应该说是非常弱的,历史以来都是属于比较弱的年份,2021年。 站在今年2022年,首先对于基建的资金来源上,第一是我们去年有大概1.4万亿左右的专项债可以结余结转到今年使用。第二是今年财政又把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前置。到目前为止已经大概有1.8万亿以上的专项债发行,所以整体来讲应该说有去年的1.4万亿结余结转和今年的1.8万以上的前置发行的专项债资金,今年整个一季度客观来讲基建的“子弹”是非常充足的。 从全年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基建的主要资金来源主要就是几块,其实主要还是地方政府的自筹资金。除此以外,可能大概还有百分之十几的预算内安排的资金。预算内因为今年财政是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尤其包括大家也看到,昨天提到央行把自己的一些利润直接划归国库,也就相当于把央行的留存利润直接形成财政可用的资金,最后是要形成财政的实物工作量的。 而财政去托底其实主要就是两块:一块就是搞建设,直接投资;还有一块就是减税降费,通过减税降费的方式,相当于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业,让企业和居民去投资和消费,通过这两种形式。 今年整体来看应该说是双管齐下的,包括我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重点提到了减税降费的一些超预期的措施。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财政部其实也表示今年要实行非常积极的财政政策。所以,从基建资金来源的角度来讲,今年预算内的资金应该说没有太大问题。 还有一块就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应该说也没有太大问题。大家如果有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大家可能了解到,应该说今年信贷的任务下的是比较重的。但现在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信贷指标,而是找不到资产,所以现在对银行来讲其实是有点资产荒。尤其是地产这块不太景气的话,银行很多的资产或者说它的贷款和地产的关联度都是比较高的,如果地产这块没有很强的需求,这一块其实银行客观来讲确实也很难找到其他相对来说质地抵押物(音)这样相对来说比较优质的资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基建这一块银行贷款端的问题也不大,主要的问题就出在地方政府自筹的资金上。 自筹资金主要是几块:一块就是专项债安排的资金,这一块应该说一季度尤其是上半年“子弹”是非常充裕的。另外还有一块就是来源于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又来源于土地出让的收入。所以这一块很多不看好基建的投资者更多的是对于资金来源里边的土地出让收入是不乐观的。它们的逻辑就是地产现在是不行的,对于整个基建的总的资金量是会有制约的。 这里边,我们站在当前时点,我个人认为其实主要的矛盾不是总量,不是今年大概能有多少基建的总量,而是今年基建的节奏很有可能会前置,很有可能一季度就会出现非常快的,非常超大家预期的基建投资的体量。这一方面得益于一季度基建的资金是非常充裕的,“子弹”很充足。另外一方面,项目储备也很充足,因为去年其实发改委和财政部也吸取了去年整个的基建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偏慢的教训,所以应该说发改委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就让各个地方政府开始提前储备今年的专项债应用的项目。所以说提前半年去进行项目的储备,历史上来看这个准备时间也是非常长的。正常来讲,一般是提前两个月,最多提前三个月左右储备项目,去年是提前半年储备项目。 另外一方面,去年财政部有发文,专项债的项目资金可以进行灵活的资金用途的变更。如果有一些项目,比如说我当下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的资金到位了,但是我项目准备还不充分,没有办法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个时候我可以通过资金用途调剂的方式,调剂成其他的项目,让准备比较充分的项目获得资金去形成实物工作量。所以应该说今年整个财政部在绩效考核的维度,应该说对专项债会实行比较严格的绩效考核。资金到位之后,必须要尽快的形成实物工作量。一方面,整个资金在上半年是比较充裕的。另外一方面,项目相对来说也还可以。所以整体来讲,应该说一季度很有可能我们看到基建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成长。而我们基建的板块又已经连续跌了六七年的时间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出现一波比较强的估值修复的行情。这是我们对基建的一个判断。 具体到下半年,其实我们对整个的地产应该说也是不看空的,所以我们认为整个下半年很有可能地产投资的同比增速会逐渐回正,回到正常的地产投资的增长水平。所以下半年可能的土地出让的收入提升了之后,对于基建资金的资金来源上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正向贡献。所以,基建从节奏上来讲,我们觉得可能是一季度、二季度相对来说会强一些。下半年可能要且走且看,重点要看下半年的资金来源问题。 地产正好倒过来,地产客观来讲应该说是上半年整体的压力很大,尤其是一季度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越往后反而地产边际改善的可能性是越大的。地产其实涉及很多的主体,地产之所以比基建复杂,就是说它整个传导链条上有很多的主体。最顶层显然是我们的国家政策。现在我们看到房租不炒,包括地产融资领域的三条红线,客观上来讲都是不大存在松动的可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信贷政策应该说目前对于地产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放松。 其实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我们看到居民的房贷其实已经开始逐渐的放松了。这个放松体现在,第一是整个去年三季度你如果买房,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可能银行房贷的额度已经没有了;第二,银行房贷的审批速度非常慢。但是从去年的十月份开始,整个情况就出现了扭转。大家可以看到,尤其是在当前的时点上,你如果买房,整个房贷的审批和放款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短的话可能甚至一周、两周左右的时间就能搞定,原来你可能要等一个月、两个月左右才能够等到贷款,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涉及到地方政府,很多因城施政。今年包括大家看到广州市LPR加点的贷款利率整个加点已经降下来了,包括郑州市现在整个的认房认贷也开始取消了。包括其他的很多的城市,有的是一线,有的是三四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也开始进行房地产相关政策的一些放松。这些我们其实在2020年、2021年也能够看得到。但是我们在2020年、2021年看到这些地方政府采取一些放松的政策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马上就是纠偏。可能昨天政策刚刚放松,后面马上文件就收回去了,比如住建委开始发公告了,说不存在这样的事情,马上就被纠正过来了。但是你看今年大量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放松地产相关的一些政策,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比较大的纠偏的情况。所以客观来讲,这一块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也确实在逐渐的去放松对于居民购房的约束。 但是现在其实地产端主要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两块:一块是居民的购房意愿不足。一方面,尤其是去年以来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了制约。另外一方面,整个房产税包括去年下半年开始对于地产的一些很多偏负面的消息,尤其是有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债券违约的情况,包括甚至有一些楼盘也都面临着一些交付的压力。所以现在很多购房者一方面是对房价没有信心,觉得万一以后房地产税征收之后房价会不会大跌了,我现在会不会高位接盘了。另外一方面,也担心我买的这个楼盘会不会有交付的压力,这里边都影响了购房者的信心。但是历史上来看,其实凡是通过政策性的,或者说是通过放松来刺激地产的情况,往往最后都还是能够收到一些比较有效的结果。 另外一方面,房住不炒的底线其实也从来没有被突破。再往后看,其实整个房价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分化,而不可能再维持单边上涨的预期。其实房住不炒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想打掉大家对于房地产永远能涨的预期,但是你正常的购房需求,以及正常的房地产的买卖,这个从来都没有说要限制,只不过是有一些杠杆率比较高的地产企业可能受到三条红线,包括其他融资方面的一些约束,或者是整个银行的贷款额度可能差不多达到上限了,这个时候你想去贷款,贷不到款了。但是今年整体来讲这一块应该说是已经得到了放松。 另外一方面,今年还会通过保障房的形式来去对冲地产下行压力最快的上半年的地产下滑的压力。所以这个方面是整个居民购房意愿的角度。第一,它不是一个快办量,它是需要逐渐去见效的。第二,我们从历史上来看,客观来讲,一般最后还是能够见效的,只不过有一个传导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地产商拿地的意愿,客观来讲也需要传导时间。因为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地产商预售款的监管可能是监管的太严了。正常来讲,预售款的监管账户,正常你把充足的建设的资金留下就可以了,剩下的利润按道理来说你是可以拿走的。但是现在有一些地方可能就是预售资金下来了之后,直接这个账户就不让你去划出资金了。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是这样,它整个的预售房制度还有什么意义?其实预售本来就是通过这种制度能够加快地产商资金的周转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对地产商的资金链会产生问题。很多央企包括国有企业目前来讲应该说问题不大。其实去年在地产压力最大的时候,很多治理比较好的国有企业、央企其实也没什么压力,压力主要还是在民营企业。但民营地产占全国地产的总量大概占75%左右,大概占四分之三左右,这个体量是非常庞大的。 所以这里边现在第一方面是在整个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地产商的并购贷款上,在整个资金风险指标的监管上,包括对于贷款的额度上都出现了放松。这是一种思路。还有一种思路就是保障房的形式。另外还有一些,目前也有传闻,就是说预售账户的监管力度有没有可能放松,这块可能还要看相关部委的明确表态。但是我们再往后看,整个政策端对地产客观来讲都是越来越友好的。包括大家看限售限购的一些政策,包括看贷款的一些政策,其实都是在逐渐扭转的。所以,整体来讲,应该说地产压力最大的时候很有可能是一季度。越往后,地产环比应该说是边际改善的。二季度同比有可能还是不大行。但是三季度很有可能我们就能够看到地产的同比的转正,或者说快的话有可能在二季度的末期就能够看到地产的相关的一些同比转正的情况。 地产这里边就涉及到很多的产业链。首先是地产本身,我们觉得这里边有一些可能是杠杆率比较高的企业,可能还是会有偏负面的一些压力。所以,地产商客观来讲应该说选股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客观来讲个别的企业有可能是有踩雷的风险的。所以地产商我个人觉得整体作为一个群体来讲我是不看空的,是比较看好的。但是作为个体来讲,相对来说选股的难度比较大。 我们这里边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地产上下游的产业链,这里边一个就是建材,建材本身又分成传统建材和消费型的建材。传统建材主要就是水泥和玻璃。水泥下游的需求可能大概三分之一是地产,三分之一是基建,还有三分之一是农村相关的一些建设。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整个水泥的表现还可以,因为这里边有基建的预期。玻璃相对来说主要就是地产,大概下游70%都是地产。但水泥和玻璃作为传统建材,应该说它的特点就是说集中度比较高。比如说水泥和玻璃都是短腿的品种,水泥的运输半径大概就是四五百公里左右,所以基本都是以区域型的销售为主。 另外,本身它的单价又很薄,一方面是它储存时间比较短,运输的时间如果太长,运到了之后可能都没用了。另外一方面,它本身的成本就很低。本身的售价就很低。所以这里边如果运输的成本太高,就会完全失去成本的优势。所以整体来讲是一个短腿品种,区域集中度很高,全国的集中度大概要在60%左右。你想一想,作为区域性的品种,它区域的集中度其实就更高了。 玻璃也是一个短腿的品种,因为它相对来说运输的难度比较大,长途运输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损耗。另外,也有单价比较便宜的特点。所以整体来讲玻璃也是短腿品种,运输半径可能大概600公里左右,所以也是一个区域集中度很高的品种。全国前五家的公司集中度大概在50%以上,也是一个集中度很高的行业。相比其他的一些周期板块,比如说煤炭,比如说钢铁,其实水泥和玻璃的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了。集中度高的好处就是相对来说竞争格局比较好,大家能够通过停产的方式来挺价,来维持一个相对来说良性的竞争。基本上是这样。 另外,消费建材本身走的是成长股的一个逻辑。比如说像防水材料,最早防水材料相对来说市场是鱼龙混杂的,市场的总量不大,可能大概就是几百亿的市场空间,最多到千亿的市场空间。但是它里边的玩家没有什么太多大型的公司,前五家公司的集中度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前面几年由于地产行业已经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包括甚至现在进入青铜时代,各个开发商对于房地产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了。防水一旦出问题,对于地产商楼盘的口碑会造成巨大的负面的影响,所以地产商开始逐渐的重视防水材料。 但是防水原来大家都不重视,都是鱼龙混杂、伪劣产品很多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优秀的产品就脱颖而出,迅速地扩大了市场份额。所以这里边这种消费建材更多走的是一个市场占有率提升的逻辑。在一个比较小的赛道里边,但是原来因为竞争格局很混杂,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有绝对的优势。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求端的驱动,由于地产商总包对于质量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相关的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于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一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约而同地促使其中的某一些龙头公司迅速地脱颖而出,占有率快速的提升,其实它走的是一个成长的逻辑。 整体来讲,应该说去年四季度是建材最黑暗的一个时刻,因为建材去年四季度面临的问题第一是需求端,整个地产的需求很差。因为去年下半年开始,地产端的投资、施工、竣工都掉得很厉害,需求不行。资金流方面,有一些地产商现金流又出问题,债券都违约了,它对于整个上下游供应商的占款就会很厉害,整个建材企业的一些应收账款又面临坏账的压力,这是第二种压力。第三重压力,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快速的上行。 这里边很多建材一方面是像水泥、玻璃,很多成本都是燃烧的成本。大家看到去年的电价,包括煤价上涨的都很快,尤其是煤价上涨得很快,成本端的压力很大,所以去年四季度应该说是需求也不行,然后现金流还有应收账款,还有风险,成本压力又逐渐的增大,是一个最黑暗的时刻。 但是我们站在今年和去年四季度相比,整体来讲应该说今年的PPI下行已经是一个趋势了,包括今天我们看整个披露的PPI的数据,环比稍微有一些反复,但是同比也出现了大幅的下行。应该说整体来讲今年PPI下行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成本端的压力会逐渐的缓解,可能没有俄乌战争之前大家觉得缓解的速度会快一些,但是现在由于有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尤其全球的能源价格又在上涨,成本端下行的速度可能会放慢,但是整体来讲成本下行的方向是比较确定。 另外一方面就是需求端。地产二季度末左右开始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同比的积极的变化。一季度有可能是地产最黑暗的时候,有可能整个地产负向的增速比去年的四季度还要大。到了二季度,有可能有环比的改善,也就是二季度比一季度稍微好一些。但二季度和去年的二季度的同期相比,可能还是不行,还是负向的增长。但是我们到了三季度,因为本身去年地产的下行就是从三季度开始的,所以三季度去年是一个低基数。我们到了三季度,很有可能地产同比的一些数据有可能就要逐渐转正了,环比的数据有可能我们逐月、逐季度都是在逐渐的好转。所以地产整体来讲,到了下半年很有可能就不错了,这个对建材来讲,它的需求端包括它的资金链相对来说都会有很大的改善。 所以对于地产产业链相关的一些标的和基建正相反,基建有可能就是一季度包括二季度爆发力会比较强,但是到了三四季度反而要担心总量上会不会受到比如说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的一些制约,会不会受到土地出让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的这些资金来源的制约。全年不一定有很大的总量,但是一二季度会爆发式的增长,这是基建板块的特点。 地产产业链的一些特点反而是一二季度有可能压力比较大。从业绩的角度来说,可能一二季度压力比较大,到了三四季度有可能会好一些。但是本身周期板块,一般业绩最差的时候往往是股价的低点,股价的底部往往是领先业绩的底部,有可能领先两个季度,也有可能领先一个季度,这个都不确定。 包括大家看建材,其实建材的低点大概是在去年的12月左右,所以其实从去年12月就已经开始走地产修复,包括基建的预期了。建材里边因为它的水泥包括一些管材本身和基建是高度相关的,所以本身也算是一个基建相关的标的。当然,客观来讲,它本身里边真正纯的基建的标的比较少,基建纯的标的主要还是在基建这个指数里边。建材大多数还是看地产,但是一季度也会沾点基建的光。所以大家会看到建材板块应该说去年12月以来一直维持宽幅震荡,其实也没有走出很强的上涨的一个趋势。但是我们往后看,它整个的基本面是改善的。所以当前时点应该说建材板块也是比较值得去配置的。 另外,和地产关联度还比较高的就是像钢铁,因为需求端里边有一部分主要的来源也是地产,包括基建也是有钢铁的一个需求量,所以其实钢铁需求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因为它的成本端也在涨价,煤炭的价格涨得也挺多,所以钢铁这一块客观来讲相对来说波动,但是整体来讲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它弹性不一定有地产其他的一些产业链的标的那么大。这是钢铁,整体来说也不错,也是基建和地产相关受益的标的。 还有一个地产受益的标的就是家电。因为家电其实里边分成像扫地机器人等等这种消费型的家电,这个其实主要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占有率的提升。另外还有一块就是地产相关的一些家电,包括厨电,比如说厨电其实主要就是地产相关的一些家电。这里边还有一些和地产也有关系,但是和日常的更新换代也有关系,比如说像白电,像空调等等,这种就是既有更新换代的需求,也有地产竣工之后的一些需求。但是整体来讲应该说家电还是作为地产后产业链的一个主要的标的,和地产的关联度还是比较大的。 家电同样去年也面临一个是地产需求不行的压力,还有一个压力也是成本端的压力,成本端上涨的比较快。尤其是大家看到今年一季度它的一些材料端,包括铜等等涨价都很厉害。所以这块大家看到今年以来家电的表现是非常弱势的,但是也恰恰提供了比较好的弹性。 大家可以看到,家电指数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到了历史上很极端的估值低位。所以后面如果地产端有比较边际的改善,整个成本端的压力又能够降低的话,其实到下半年应该说家电很有可能会有比较好的配置机会。所以,整体来讲基本就是这些板块。 大家如果做不好选股,大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ETF,因为ETF本身是投资于一个固定的行业主题指数,这个指数本身是跟踪个行业里边一篮子的相关的股票,可以一键式的去布局相关的成分股,减少大家选股的烦恼和压力。另外一方面,其中即使是有一两个企业出现暴雷的问题,因为它本身是分散布局,所以对整个行业指数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的影响。整体来讲,应该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省力、省时、省心的一键式布局的工具。尤其它以一手为一个最小单位进行交易,一手基本也就是100多块钱,百来块钱这样一个量级,相对来说也比较亲民,配置的门槛比较低。 基建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基建ETF(159619),基建ETF跟踪的是中证基建指数。我们跟踪的中证基建指数和市场上其他的基建的标的有比较大的区别,我们里边还有一些工程机械的标的,其他市场上主要的很多基建指数可能里边主要是央企的建筑装饰公司,以及一些地方性国企的建筑装饰公司,可能还有一些基建产业链上相关的一些钢结构,比如说设计类的一些公司,当然这些公司市值比较小,主要以央企的建筑装饰公司为主。 我们这个指数既包含我们刚才提到的央企的建筑装饰公司,地方性的建筑装饰公司和其他的一些建筑装饰公司,还包括一些工程机械的标的。所以应该说客观来讲我们这个指数是覆盖了基建全产业链的指数,相对来说覆盖的范围更全一些。 另外就是建材,我们有建材ETF(159745),建材ETF里边大概就一半的传统建材,水泥、玻璃,还有一半的消费建材。传统建材本身和基建沾点边,当然消费建材主要还是靠地产。这里边有一些消费建材最近几年也有新的一些驱动力,比如说防水材料,现在做一些光伏屋顶,做一些建筑光伏一体化,这里边对于防水材料又会有更多的一些应用。包括对于防水材料的质量和用量都有更多的一些应用,所以这里边本身也有一定的成长性。所以大家如果关注建材板块,也可以关注建材ETF(159745)。建材的特点就是一季报我个人认为可能压力会比较大,二季报可能环比稍微改善一点,同比仍然有一点压力,下半年业绩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周期股往往股价的底会领先业绩底,本身当前的时点也是一个值得配置的时点。 另外还有就是钢铁,大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钢铁ETF(515210)。钢铁去年有一波比较大的行情,今年弹性可能没有去年那么大,但整体来讲应该说整个地产端包括基建的发力对于钢铁来讲也是有利的,而且钢铁大的长期的逻辑应该说是集中度的提升。 2018年一直到2020年的那一波水泥持续三年多的行情,就是集中度提升所驱动的。当然,2018年到2020年整个地产的需求是不差的,所以这里边我们还不能简单的类比。但是大家可以类似的去看一下,2018年到2020年其实水泥板块走出了一波很强的行情,其实主要的逻辑就是集中度的提升,全行业都很赚钱。 钢铁去年行业是非常赚钱的,今年到目前为止看下来也仍然是很赚钱。所以其实是有一点类似于2018年到2020年那一波水泥的行情的,其实都是供需格局的改善下维持盈利比较高的水平,因为基本上严格限制新增产能了。像现在煤炭还在新增产能,但是产能的投放是有时间周期的。而钢铁根本已经严格限制新增产能了,甚至是要减产的。所以这块整个供求关系未来是会逐渐越来越好的,这是钢铁。 还有就是家电,应该说今年依旧是全市场表现最差的几个板块之一,这里边既有地产端的压力,也有成本上涨的压力。所以整体来讲,我们一季度已经这么差了,其实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下半年可以稍微乐观一些。家电从长周期的角度来讲,应该说目前估值水平也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所以大家如果对家电板块感兴趣,也可以逢低布局我们的家电ETF(159996)。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和大家就差不多聊这些。今天虽然A股市场挺惨的,但是你看现在整个欧洲股市也涨起来了,美股股指期货也涨了一些。投资虽然有可能有压力,可能资产上蒙受了一些损失。但是我们在整个新冠疫情的流行中,千万还是要健健康康的,保证身体健康,保证心情轻松,心情开心。把投资当成是一种业余的爱好,或者说是一种消遣,千万不要把投资的负面的压力传导到自己的工作中,传导到自己的家庭中,甚至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个我个人觉得可能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其实历史上来看,往往基金最难卖的时候,整个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客观来讲都是很值得布局的时候,只不过这个时候谁跟你说值得布局,你就会觉得这个人简直是神经病,因为跌的都已经不想看自己的账户了。但我们历史上回顾一下,其实2015年、2016年熔断的时候,包括2018年连跌一年,其实A股都经历过很多很极端的时刻。包括像今天,客观来讲也已经是比较极端的时刻了。所以,今天时间的关系,和大家就分享到这里。 这边也做一个风险提示,我们提到的一些基金产品都属于风险偏好比较高的,波动率比较高的一些基金标的,大家一定要在充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我们购买配置的基金产品实际情况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和实际需求酌情进行配置,充分考虑基金波动的风险。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时间的关系和大家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