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倍!鹏华孟昊:消费+制造,圆润的“锐度”

躺赢派研究员 2021-12-06 00:00

文/二马小姐

作为中生代基金经理,孟昊在这一轮科技浪潮中,迅速崭露头角。

他的职业历程颇有特点——始于消费,但迅速与新能源无缝衔接。

2018年11月,孟昊开始管理鹏华消费领先,截止11月26日,任职回报233.7%。

2019年7月,恰好也是新能源行情的准起点,开始接手行业基金——鹏华环保产业,仅仅2年多(截止11月26日),这只基金的任职回报,达到280%。数据显示,在同期(2019年7月24日至2021年11月26日)的所有类型基金中,排名第35位。和这一轮牛市中,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们比肩。

图片

数据截止:2021年11月26日


与市场上优秀的“新能源捕手们”相比,孟昊在消费领域的长处,让他显得更为圆润,张弛有度。和全市场选手相比,他在新能源领域的锐度,进攻性,又十分突出。

“我2014年入行,先后覆盖的行业主要有轻工制造、环保公用、电力设备、家电。轻工、家电既偏消费,又有点制造。电力设备、环保公用这些其实更偏制造业。所以我的能力圈其实也可以从过往追溯。”孟浩说。

他目前最看好的方向是新能源+品牌消费+国防军工。

“这几个行业,产业长期发展空间比较大,只有水深才能养出大鱼。”

最近孟昊的新基金鹏华沃鑫正在发行,恰好有机会交流,也因此对他有更多的认识。个人觉得是值得关注的一位中生代基金经理。

新能源+品牌消费+国防军工

孟昊管理着5只基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基金,比如鹏华环保产业、鹏华消费领先;另一类是偏全市场的基金,比如鹏华优选回报。

鹏华环保产业,持仓以新能源为主,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全市场基金,部分新能源的持仓,部分非新能源的持仓,主要是在消费、医药和军工这些板块。

“我觉得全市场基金相比于行业基金会均衡一些,也更能体现我的整体资产配置的想法。”孟昊说。

他的投资风格也经历了一段自我发现的过程。

“我从2018年2月份开始管理组合,经历了市场风格的不同变化。2018年整体偏熊市,2018年年底后整个市场有结构性机会。我在2018年刚开始管理组合的时候,整个风格还是偏向于仓位管理。因为正好是熊市,仓位管理,行业轮动。当时仓位比较低,通过这样的方式度过了熊市。”

“2018年底之后,市场反转,从熊市到结构性牛市,当时仓位管理没有很好的调整过来,所以在2019年上半年,整个组合是比较偏被动的,这是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偏自上而下的行业轮动和仓位管理的投资风格。

到了2019年四五月份之后,孟昊的投资风格逐渐转为“仓位相对恒定”——在仓位相对恒定的前提下,从中观产业角度出发,立足于产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在产业的大方向下去找一些优质的长期成长空间比较大的公司。

关键词是“产业长期的发展”,“优质的成长公司”,总体来说更偏向于成长。

孟昊实际上也并不执著于某一种打法,他说,在市场参与过程中,他的投资理念在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去适应市场环境。

组合均衡:“压舱石”和“进攻性”

孟昊对组合的“均衡”颇为重视。他的做法是,选一些资产作为“压舱石”,也会选一些资产承担“进攻”的任务。在他看来,进攻和稳定,都是重要的。

“哪些资产是相对进攻型的,哪些资产是相对稳定的,哪些资产可能从中短期来看会有一些表现,哪些资产是相对来讲偏长期压舱石的仓位,我们在组合管理里面肯定会有这样的一个思路。”

“我自己组合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些想法,我的前十大个股相对来讲,会选一些长期有竞争能力和竞争地位的企业。所以前十大重仓,主要是偏细分行业的白马,换手率也不是很高,还是偏长期压舱石的态度去持有的。

“前十大以外,有些个股偏中短期的爆发力,比如阶段性的寻找供需错配、价格弹性机会的品种。这些个股也我会做一些阶段性的参与,强调一些组合的中短期进攻性。”

在孟昊几只基金三季报的持仓里,新能源车电池相关公司占据了不小比重。他解释说,核心竞争力可以穿越周期。比如像新能源车的电池,就类似组合中的压舱石。

“这里面我觉得核心还是首先要去看这个环节它有没有壁垒。”

新能源车偏制造业投资,要从供给的角度看,这个环节它有没有壁垒。如果它没有太多的进入壁垒,往往都是阶段性的供需错配。

孟昊解释说,电池这个环节肯定是有壁垒的,因为投资门槛高。第二是产品有差异性,第三,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比较高,电池的的安全性、一致性、稳定性、循环说明要求都很高,而且电池是整个车里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整车对于电池的品牌忠诚度和产品忠诚度是比较高的。这个环节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天然的决定这个环节进入壁垒相对比较高,客户突破的难度也比较大。

反过来看,中游的一些材料环节,没有太多壁垒,有阶段性盈利,来自于阶段性的供需错配。这类环节的一些公司可以阶段性参与。

“所以像电池这类,我可能更多的还是偏长期持有,在组合里面作为压舱石的环节。”

另外,如果是全市场基金,孟昊在单一行业的配置不会超过30%,这样对组合来讲单一行业的暴露不是很高,对组合的稳定性会起到一定的帮助。这里面会涉及消费、医药这些长期稳定类的资产,起到组合稳定的考虑。

孟昊说,归根结底核心还是看投资经理的整个能力圈。“我主要的能力圈还是偏制造业,第二个是偏消费。所以我在这两个大的赛道里面会做比较多的倾向性配置,因为这是我的能力圈,我有这个能力上的相对优势。”

“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圈的范围里面力争挣够足够的钱,这样你的组合才有生命力,才有很强的表现。”

明年的新能源:机会在何处?

临近年末,各路资金对明年的布局也在徐徐展开。

新能源一直被认为是超级赛道,但问题可能是巨大的涨幅和高企的估值。

孟昊认为,新能源目前参与的资金越来越多,在这个时间点上,估值肯定是不便宜的,或者说,有些环节肯定还有点贵,这是目前我们都要面临的状况。

新能源行情的演绎未来会怎么样?“我觉得会出现两个非常典型的情况,就是行情的波动会比较大,板块内部分化也会比较大因为它走过了起涨的阶段,里面有很多环节和个股之间的分化行情会出现。

如何去处理这样一个情况?“我觉得第一我们还是要更加深入研究这个行业,深度的研究、紧密的跟踪上市公司动态的变化。因为波动比较大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敢于在波动的过程中加仓,或者坚定的持有,核心还是来自于研究的深度,对这个产业的认知,对这个公司的认知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第二,新能源涵盖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特别长,内部也有轮动,或者说,分化非常剧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要对每个产业的细分环节,有非常紧密的跟踪。然后在分化的过程中,能够实时地去调整自己的组合。”

对于新能源车,孟昊认为,它产业链最快、最紧缺的阶段应该是过去了。从渗透率的过程来看,去年的渗透率是5%,今年1到8月是15%,渗透率是200%的增长,明年大概率应该是在20%左右的渗透率增长,渗透率的增长会趋缓。所以说新能源车它的环比来看,动能是往下。

“我们看供给情况,中游材料的某些环节明年会出来比较多,包括像六氟、正极这些环节,明年供给会比较多。所以在整个行业需求环比动能出现平稳或略微往下走的过程中,一旦供给比较多,对于这些环节,我们目前是阶段性会慢慢回避的。”

“但有些环节,比如电池的长期竞争格局很稳定,而且电池还有出海的逻辑、国际化的逻辑,所以对于电池还是会长期的持有。”

相比新能源车,孟昊可能更看好光伏。

“光伏的产业层面,环比还在快速的往上走“,孟昊说,“从明年来看,相比于今年肯定是有快速增长。因为今年光伏主要硅料的价格比较高,所以它的下游出货,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展望明年,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整个硅料的价格会往下走,因为新的产能投出来了之后天然就会往下走。所以在明年我们看到光伏产业整个材料价格是往下。另外政府大力推动,会导致终端的组件出货以及下游的装机有快速的增长。所以对于光伏产业,我们看组件排产情况,它环比都是在逐步往上的状态。”

“光伏在整个能源里面目前的占比还非常低,政策也在极力推动”,孟昊说,全球的能源公司都是大的公司,不管是石油、电力都是大型公司。能源这个行业有天然的很强的护城河,所以这个行业很容易出很大市值的公司,它是一种寡头垄断,寡头竞争经营的生意。”

“相信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随着它在能源里面的比例提升,国内一定会成长出万亿市值的公司。所以我们从这些角度,一个是从它的成本,第二个是从政府态度,第三个是从生意模式天然的特点,光伏产业我还是非常看好的。”

相关证券:
  • 鹏华环保产业股票(000409)
  • 鹏华消费领先(160624)
  • 鹏华优选回报混合A(006526)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