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26座矿山因暴雨关停,煤炭价又要涨?一紧急通知突然刷屏

财董并购观察 2021-10-09 23:5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基金报、财联社、中证网、21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社
国庆假期间山西遭遇强降雨侵袭:40年最大洪峰、铁轨悬空铁路中断、上万人连夜转移、停产煤矿27座及非煤矿山99座...
@四川观察 视频截图
在当前本就供需偏紧的动力煤市场背景下,山西省二十几座煤矿因防汛需要而关闭,引发节后动力煤市场产生更大缺口的担忧。
国泰君安最新研报称,全球能源短缺已成定局,煤炭价格在10月份仍有望超预期上涨,其中动力煤在动态旺季的缺口将会进一步放大。
与此同时,10月7日晚间,一份内蒙古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在网络流传,今天上午火热的煤炭股电力股崩了。
40年最大洪峰、铁轨悬空铁路中断上万人被转移,126座矿山关停!
继河南暴雨后,山西地区又遭遇强降雨。
据中国天气网10月7日消息,今年国庆假期,山西遭遇强降雨侵袭,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多地降水量打破10月上旬纪录。数据显示,2日20时至6日20时,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强降雨导致多地出现内涝、地质灾害、洪水等灾情,山西省已启动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图源:中国天气网
受暴雨影响,截至10月4日8时,山西共转移10704名群众,停产煤矿27座、非煤矿山99座、危化企业7家,停工在建工程231个,关闭景区74个。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10月6日17时30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据山西日报消息,7日,山西省运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经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到7日上午7时左右,近40年来的最大洪峰进入运城市境内。
此外,南同蒲铁路祁县站至东观站之间的昌源河大桥桥台日前被冲垮,枕木悬空,致南同蒲铁路行车中断。目前,800余名抢险人员已携机具赶赴现场,抢修正在紧张进行中。

7日,山西降雨暂歇,但8-9日,仍有一段降雨过程,并且还会伴有大风降温。
据中国基金报,有网友表示,和7月河南暴雨不同,这次山西的暴雨看似没那么猛烈,只是1小时几毫米的下。但是,这场雨连续下了60个小时,局部总雨量超过了250毫米,是常年均值的8倍!更重要的是,在这场雨之前,山西已经土壤饱和,所有的雨都渗不下去,化为洪水;雨中当地气温骤降,均温已经低于10度,是彻彻底底的冬天体感。这场寒冷洪水,在山西乃至整个北方都是史无前例的。

据央视财经7日报道,受连日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山西省乌马河清徐县、祁县段5日发生多处决堤,据了解,目前山西清徐县已有序转移8个村的村民15000余人。当地水利部门表示,正在全力抢险救灾,对于险情险堤正在加紧修固。
山西重新成为第一大产煤省强降雨下煤炭保供压力增大
8月底以来,国内多地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限电限产也时有发生。作为国内电力供应主力的煤电,则由于煤炭供需紧张以及动力煤价格屡创历史新高的限制,整体火电发电量受限。
在当前本就供需偏紧的动力煤市场背景下,山西省二十几座煤矿因防汛需要而关闭,引发节后动力煤市场产生更大缺口的担忧。
山西省是国内第一大产煤大省,全省目前公布的生产煤矿超600座。山西省能源局9月6日公布的《全省生产煤矿生产能力公告》中,包括已取消(可恢复)的部分煤矿在内,共有682座煤矿在列,年产能自几十万吨至两千万吨不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共完成38.4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山西省2020年原煤产量10.63亿吨,成为国内历史上第二个原煤年产量超过10亿吨的省份,并且在产量上超越内蒙古,重新成为全国第一大产煤省份。
作为国内煤炭生产大省,山西省近期也承担起十几个省区市四季度煤炭的保供任务。
据新华社报道,9月29日,山西省保供14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按照相关要求,中央驻晋煤炭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其余保供任务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业承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美尔雅期货认为,山西停产煤矿27座恐在节后造成更大的缺口预期,而煤炭行业产能收缩叠加能耗双控及需求增加等因素带动的缺煤现象,一时间似乎难以看到改观的迹象。
国泰君安最新研报亦称,全球能源短缺已成定局,煤炭价格在10月份仍有望超预期上涨,其中动力煤在动态旺季的缺口将会进一步放大。
据中国基金报,有机构表示,国庆节期间,山西因防汛需要,二十余座煤矿关闭,恐在节后造成更大的缺口预期,虽有零星进口到港煤炭,但效果还有待观察。进口蒙煤方面,后期蒙煤增量难度依然较大,对高价焦煤相对有支撑。后续重点关注粗钢压减进度,影响双焦需求的程度,以及动力煤保供政策是否能带来配煤供给增加。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