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穿不炒!为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齐痛批?

栋察栋见 2021-04-07 15:48

摘要:又一花钱买空气

导语:炒完盲盒,炒积木熊,万事皆盲盒;炒完阿迪耐克,接茬炒李宁安踏,万物皆可炒,究竟是这茬“韭零后”的真爱?还是活在别人评论里的智商税?【#六家央媒斥炒作国产球鞋#】

人民网:消费爱国心炒鞋,邪气必须狠刹!

新华社: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门路

光明日报:严查部分“炒鞋客”和相关平台

央视:“炒鞋”当心“鸡飞蛋打”

央广网:打着爱国幌子的“炒鞋热”,必须遏制!

工人日报:炒鞋,一边“支持国货”一边算计同胞

01

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万事万物皆可炒......

不少人的基金近期绿的都能看到极光,本想着清明换个新装,出去踏青一下。万万没想到,一直以平民价位示人的国产球鞋,竟然已经被炒到高攀不起了。

(来自微博,周末宁波大学生排队买李宁,隔壁AJ、H&M无人问津)

很早就听说过中年人炒股,年轻人炒鞋。

本因为小朋友们的炒鞋子,都只是些阿迪、耐克之流,没想到现在炒鞋大军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李宁、安踏、回力、美邦这些国产品牌。

近日一些跨国企业的无礼粗暴抵制新疆棉花,遭广大爱国网友谴责,洋大人被打入冷宫,用脚投票,支持国货本应是件正常事。但被嗅觉灵敏度炒鞋客闻到了”血腥味“,趁机转战国产球鞋,各种兴风作浪。

是不是在消费广大爱国朋友的爱国心,暂且不论。

就说网上时不时的传来的各种诱人标题和鸡汤网文:

男孩一面墙、堪比一套房;00后炒鞋月入过万;

炒鞋一年,我把大学4年学费全部缴清;一口气扫了10多万元的货,赚回了一辆车钱;

炒鞋赚首付 大学生月入50万只是基本操作;

就问,国产服饰品牌真的就此崛起了吗?炒鞋,真的是个大风口和聚宝盆,简单操作就能暴富?

02

先说一下,我并不是觉得国产品牌不能充当时尚承载物。

外国名牌的女包一出场就是几万,几十万,还理所当然。

1985年,耐克推出的篮球鞋“乔丹一代”就被不少零售商加价销售,开启炒鞋一代目。

倒卖运动鞋几十年下来,美国有StockX、GOAT,中国有得物、Nice,这些球鞋转卖平台,在商言商,无可厚非。

不是说,Nike搬砖了多年,没问题;国产鞋一被炒作,就惊诧莫名,觉得不应该。这是骨子里觉得国产品牌就该低人一等,我不如洋,不好。

但,我所反对的,是借鞋子之名,击鼓传花割韭菜,而且这韭菜还是祖国的花朵,要给连根拔起的。

所谓“炒鞋”,简单来说就是把鞋买回来,不穿,等到价格上涨时再卖出。明星联名款、限量爆款,产量少,一转身就能卖高价。

所以,炒鞋,与制鞋技术和产品质量无关,与生产厂家和品牌商也无关,纯粹是一门“买家多花钱,卖家少赚钱,中间商赚大钱”的二级市场炒作。

顶多,出个生产厂家和品牌商的内部员工和炒鞋贩子内外勾结的事。

那么重点来了,为啥会出现炒鞋这个品种,而不是炒T恤,炒裤子的潮牌?

多走一走校园,就不难发现,现在的高中生,初中生,每天上学都要穿统一的校服,唯独,也只有鞋子才能展现出自我个性。甚至很多小学生的标配,都不止单是小天才手表了,还有AJ。

炒鞋,实际上是某一圈子在拼品味,拼社交、拼共同语言、拼家境。无奈,中国9年义务教育,大家都要上学,这一圈子的人太多太广泛。

03

潮玩经济,为喜爱买单,为品牌溢价买单,本身没什么可指摘的。可一旦疯狂过了头,就变了味了。

我自己捋了下“炒鞋”圈的套路,万变不离其宗。

现在经济下行,盘子不大且有噱头能炒的东西不多了,鞋子就成了民间游资的目标。

球鞋发售,越是资金量大的人就越能对接上游经销商,便宜拿货,垄断后就开始炒作,各路散户、媒体和转卖平台一起帮着吆喝,把价格抬上去,顶点再偷偷大量抛货。

散户、小贩裹挟其中,若是钱不够,可以分期贷款、借钱“炒鞋”,甚至是集资去“炒鞋”。门槛低到地平线,操作简单,满足你的一夜暴富梦想。

这些年,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我们玩的太多了。

炒黄金期货,炒生姜大蒜,炒作登喜马拉雅山和马拉松门票,炒过滑雪和骑马高尔夫,女士比包包,女生屯口红,有人拼钓鱼装备,有人拼名表豪车......

资产证券化,黑箱操作、假冒仿制、“洗澡蟹”、平台跑路的,也是见怪不怪。

重点是,炒鞋热情最高的人群,是刚刚走出初高中阶段,脱离高考,刚能自主支配自己生活费的大学生。

由此可见,一旦炒鞋风潮烂尾,最终买单的这波韭菜,是朝着低龄化去的,都是些没有收入的、在读初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要多嫩有多嫩,都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