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华安基金被爆料

走在桥水的猫 2021-03-30 21:55

夜报开头,还是先讲讲市场的变化。今天军工的代表公司中航沈飞涨停。


先提前说句,业绩的绝对值不是重点,简单扫一眼:

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8.63%,2021年关联交易额验证军工高景气 2020年3月29日,中航沈飞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收(273.16亿元,+14.96%),归母净利润(14.80亿 元,+68.6%),扣非归母净利润(9.40亿元,+11.3%)。

重点在于,年报里的关联交易额超预期,市场又开始憧憬“十四五”带来的高景气

一方面,2021年沈飞预计购买原材料等关联交易额相对2020年实际额同比增加53.57%),而航发动力公告的2021年向航空工业集团系统内销售商品预计金额相对2020年实际额同比增加42.56%,两者增速趋势一致,反映出行业的景气度还不错
另一方面,在关联方的财务公司的存款额度,由2020年的109亿元提升至500亿元。财务公司存款大幅增长或表明大订单将落地。这也说明,大单采购模式下提高预付款比例,表明航空装备产业能够锁定更长周期的景气度,军工产业链现金流也会对应改善
我看到还有一些分析师是这么吹的:拜登上台成为调整的诱因(当时市场预期很温和),拜登政府过去2个月的表现(依旧是对抗的架势)也将成为上涨的催化剂。
说实话,业绩那段还算客观,拜登那段实属脑补,横竖都被说了。
沈飞能不能像卖方老师吹的那样引领新一轮行情不好说,但军工近期在陆陆续续超跌反弹,业绩只是个诱因,有业绩且证实赛道维持高景气度肯定是好的,但本质还是资金在驱动
就拿沈飞来说,高点下来最大跌幅42.15%,接近腰斩后即便弹20%,那还是下跌了不少(100%/2*120%=60%)。而这个腰斩过程中,难道沈飞基本面发生过变化?变化的只有价格而已。
……
看到半导体行业的一些动态,也顺带聊聊。
芯片短缺对汽车和电子产业造成很大的扰动,也凸显出全球对部分地区关键产品供应的高度依赖。所以,全球各国政府都在资助半导体工厂建设,火速推升产能。如果各国政府的计划得以实现,那么半导体行业可能会变得更像1970年代和1980年代,那时每个国家都将芯片视为对国家核心技术的关键一环

但是,风险咱之前说过,一是缺货过程中会挤压中下游的利润。二是得思考,全球建设过多的芯片制造产能,大概率会导致价格下跌并淘汰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1980年代从澳洲到南非,芯片厂就发生过大规模关闭潮。

整个行业的演变会不会成为这样咱暂时不好说,咱只知道蔡总去年7月以来,净值高点回撤超过30%。作为全球第四大半导体生产基地,如果真的发生优胜劣汰,蔡总估计得第一个倒下。


……
今天还发生了一件事,财经圈集体吃瓜。事件起因是有人爆料,一名自述在大陆工作12年的台湾女性,屡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涉“台du”等不当言论,疑为华安基金某“首席培训师”。


这事圈内讨论不少,说她靠国资背景的机构发着工资、吃着咱的粮食,最讽刺的是,他还表示要继续“回上海捞钱”。也不知道这些国资背景的公募基金,能不能好好做做背景调查...

还有其他的消息面简单过一下:

1、小米,正式宣布造电车。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这事来来回回折腾市场不少次了,看来是PPT已经修订好,这市值能不能坐火箭就不知道了。
2、美债收益率继续飙升,速度确实有点快,超出市场预期。下面贴张图,咱也不好多说啥,反正总有一边是错。





相关证券:
  • 顺控发展(003039)
  • 中航沈飞(600760)
上一篇 & 下一篇